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论文_涂玉荣

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论文_涂玉荣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各方面教育打根基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我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浅要谈了几点见解,希望能与广大的语文教师产生共鸣,使大家有所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各方面教育打根基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包括课堂阅读内容,还包括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们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各方面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他们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学习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今后语文的学习具有长远的意义。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也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课外的阅读能力。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兴趣是最好老师,要想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而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他们才会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循环,不断从课内外书籍中汲取养分,从而使自身知识不断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第二,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供良好的环境影响。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小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学生们带来的影响是可以看得到的。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贴上阅读带给人们的好处以及名言名句,制作主题黑板报等方式,引导学生全员参与阅读。再比如可以在班级中成立好书交换站。让同学们把自己看过的书籍与班上的同学相互交换着阅读,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形成同学们之间你追我赶的局面,还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分享的好品质,对于他们在成长中格局的塑造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使班级形成人人都积极阅读的氛围。

第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把注重学生们阅读方法的培养;同时建立阅读任务,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读书,并不只是我们传统印象里的大声朗读,它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大家常见的: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略读法等,这在课外阅读中最能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很多人提倡课外阅读无压力阅读,但是放任学生去读一本书,他们很有可能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远离了我们提倡课外阅读的真正初衷。让同学们带着目的去读一本书,会让阅读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可以通过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们读书的效率,同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可以在班级里建立阅读群,每天在群里坚持阅读打卡:可以简单的打卡,也可以发视频、声音,通过这些任务,不断激励着孩子去阅读,通过阅读微信群,也可以让外面务工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有利于家校联系。

第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处理好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的关系。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忽略任何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现在课外阅读的提倡与重视,很多教师、家长会忽略课堂阅读的重要性,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要知道,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只有确保课堂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使他们将良好的阅读习惯延伸到课外阅读上。我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只要求在数量上,更重要是课外阅读的质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堂阅读仅限于教材课文的阅读,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教材课文的补充,可以是教材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课堂知识能力的补充读物,如报刊可以拓展学生们的社会认知;教材课文作者其他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等。

第五,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有方向,它不是盲目、放任的。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读物没有指定方向,那么学生以及家长对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是没有明确的方向的;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课外读物有个大体的建议范围,做到对于学生的课外读物设定范围,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进行建议性指导,切记所选书籍超出他们的知识水平或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厌恶情绪。

第六,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将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意义落在实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演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读到的故事演给同学们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认真阅读内容,又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既可以让同学们做到共同学习,又可以做到自由、自主阅读,又能将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总之,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多方面的指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学生的坚持。而一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所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同学们自主阅读、爱上阅读,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0)

[2]侯怀银.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

论文作者:涂玉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学生阅读指导之我见论文_涂玉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