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五大精神--认清形势、任务、努力实现中国旅游业跨世纪发展--1998年3月2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旅游开发论文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认清形势、任务、努力实现中国旅游业跨世纪发展--1998年3月2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旅游开发论文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清形势和任务为中国旅游业的跨世纪发展而奋斗——1998年3月2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旅游业论文,中国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旅游业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这次会议的任务,不仅要对1997年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1998年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出要求,而且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研究部署世纪之交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1997年旅游工作的简要回顾

1997 年是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再攀新高峰的一年。 旅游入境达到5758.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外国旅游者为742.80万人次,增长10.14%);旅游创汇120.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7%;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112.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8.98%。

1997年是成功举办’97中国旅游年、旅游业的国际国内影响空前提高的一年。’97中国旅游年适逢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两大历史盛事,旅游业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旅游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功能,做大文章,抓大促销,取得了积极圆满的成果。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在新年致词中向全世界宣布’97中国旅游年开幕,全国各地配合江泽民主席的致词,举办了各种首迎式欢迎旅游者,形成了旅游年的首次高潮;在4月PATA年会、交易会上, 国务院总理李鹏向世界各国旅游界人士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和举措,罗干国务委员还作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发言,中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在国际旅游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旅游业促销成果丰硕,形成了’97中国旅游年的第二次高潮;在喜迎香港回归的历史性庆典中,各地旅游部门抓住契机,开展了生动活泼、意义独特的系列旅游活动,不但有效地进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的促销,而且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国家形象,形成了’97中国旅游年的第三次高潮;第四季度江泽民主席又亲自出席中国、加拿大旅游合作协定签字仪式。朱镕基、李瑞环、李岚清、尉建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年内分别会见到访的各国旅游业界外宾,视察旅游企事业单位,参加旅游年节庆活动,钱其琛副总理多次对旅游工作作重要指示并参加大型旅游活动,罗干国务委员参加了旅游年闭幕仪式。这都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旅游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在国际上使中国旅游业的形象进一步突出,在国内促进各省市区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也极大地鼓舞了旅游行业广大职工献身旅游事业。’97中国旅游年在“政府主导”下,造市兴市,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游客旅华,社会各方面积极主动集中到“旅游年”的旗帜下,共做“开拓客源市场”的大文章。各地旅游部门紧紧扣住’97中国旅游年这个主题,把握市场时机,找准自己优势,主动结合进来,推出了富有特色的旅游年活动和项目,形成了全国统一而又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节庆气氛,形成了一种国内国外、业内业外、各地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997年是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的一年。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践中,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趋势进一步鲜明起来,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国内市场、创造就业机会、推动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24个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导产业发展的省市区和多数重要旅游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政府主导”的力度。旅游创汇超亿美元的省份由上年的15个增至17个;十多个省市旅游业收入与GDP的比例达5%以上;全国旅游总收入与GDP的比例由上年的3.8%提高到4.16%。尤为可喜的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的创汇连续两年以大幅度增长,中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潜力整体上开始体现。

1997年是旅游行业抓住机遇、奋进开拓的一年。1997年的大环境有利于发展,各地方旅游部门、各旅游企业把握这一机遇,多方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上下努力保证’97中国旅游年圆满成功

各级旅游部门珍惜机遇,积极开展海外促销,在促销策划、促销方式、促销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旅游年四大高潮和强大声势。同时,全行业围绕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工作主题,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十店十社文明窗口示范单位、推行旅行社饭店优质服务10条要求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计划,推动了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较好地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总体形象,取得了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

——推动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继续深化

全国75个申创城市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行业管理、优化旅游业发展大环境为目标,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工作。大连、青岛、昆明等城市,开展全市创优大讨论,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创三优”活动,重点抓旅游优质服务;成都、南京、海口、桂林、苏州等城市,强化领导,广泛动员,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规范旅游秩序,促进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看,“达标创优”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府领导重视、旅游部门推动、各方面配合的积极发展局面。

——旅游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1997年旅游行业全面推进了《旅行社管理条例》的实施,并重点完成了旅行社类别的转换工作。地方旅游立法步伐进展加快,深圳、湖南、云南、山西、武汉、四川、辽宁、重庆、厦门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旅游法规,为旅游业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法制保证。同时,旅游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深入。首次对长江游船进行了星级评定。制定颁布了《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完成了《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修订工作。《旅行社资质等级标准》、《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新标准和办法正在积极制定之中。

——国内旅游蓬勃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之一,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也有较明显增长。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结构、配套程度、服务含量有所提高;民航国内票价的优惠和铁路客车的提速、“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旅游列车的增加,使出游距离和舒适程度有所提高,人均花费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组团标准合同制度的试行,使经营服务的规范程度有所提高;旅行社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推动了旅行社品牌化、网络化、规模化经营。

——出境旅游管理走上正轨

各地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和《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为契机,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和边境旅游纳入有序管理轨道。通过理顺管理渠道,实施“出入挂钩、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措施,总体规模实现了有计划控制,出境旅游管理有较为明显的加强,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

——企业体制改革有了新进展

在各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旅游企业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一些地区积极倡导和促进依照《公司法》审批新建旅游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大中型旅游企业不断增多;9 家以旅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通过多渠道改制上市,“旅游板块”在股市中的形象和规模开始形成;一大批小型旅游企业向股份合作制和更为灵活多样的体制改革;一些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资产规模较大、跨行业的旅游企业集团相继组建;一批实力雄厚的大部门大企业参与旅游市场开发,逐步形成势头,促进了旅游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发展。

——地方旅游工作开辟了新局面

各地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为目标,积极争取、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在不少方面取得了突破和经验。上海市成立了“旅委会”,初步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和发展大城市旅游的新模式;甘肃、黑龙江等省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规定;一批省市通过制定旅游管理条例,在促进旅游发展和强化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粤港澳“大三角”、西南六省市区七方、环渤海地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西北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东北三省等区域性旅游协作的层次和水平有所提高;上海的都市旅游、海南的海滨度假、黑龙江的冰雪旅游、云南的民俗风情旅游等的深入开发,逐步成为地区性旅游产品的象征。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靠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也靠全行业干部职工的创造、努力和奉献。在此,我代表国家旅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世纪之交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我们的目标,2000年达到年创汇140 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500—26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争取占GDP的5%;到2010年,达到年创汇4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3万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争取占GDP的8%。同时,我们要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争取把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的旅游大国。这是二十年来中国旅游业者的梦想,也是我们跨世纪的旅游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既要从一年一度的旅游进展中明确我们的工作,更要从跨世纪的高度明确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有利于克服一时一地一个单位的狭隘的利益观念,找到在大变革格局中本地本单位发展的位置,在大的方向上明确统一,形成全国一盘棋;有利于走出在变革中不知所措、无所作为的状态,主动开拓创造,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在这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形成明确而突出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些方面对旅游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紧紧把握:

一是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与国际竞争带来的强大压力并存。一边是世界经济看好服务业,旅游业被作为21世纪的第一大产业和重要的增长极;一边是国际经济舞台波澜迭起,亚洲在金融危机中重新认识“全球经济”的艰难曲折,激烈的国际竞争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是中国经济经受了各种考验继续稳定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大的投入,促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 %以上,人民生活水平能够持续提高。因此,旅游业的基础市场将保持稳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会更好。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宏观管理进一步成熟。十五大以后,所有制结构调整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金融、投资、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措施使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因此,要求旅游业各方面适应“转轨时期”的各种冲击,并积极主动进入竞争性行业状态。

四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入最关键最艰巨的时期。加快旅游业的自身调整,找准优势,顺势而为,将是旅游业在整体上、实质上确立新兴支柱产业地位的关键所在。

五是国家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旅游业又一次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六是中西部的开放开发作为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提上日程。中西部省区有可能凭借旅游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地。

七是国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战略上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改制、多元投资主体发展、资产重组、产业重构等措施,将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猛烈的冲击和深刻的改变。

八是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渗透和改变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挡。经济信息化对旅游业的组织形式、营销手段、经营方式正在产生日益强烈的重大影响。

九是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则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将被限制以至逐步消亡。旅游业必须适应这个要求,科学规划,认真处理环保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十是大力度的政府体制改革,要求各级旅游部门加快改革和创新。

十大趋势总的说明: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的几年中,我们一定要更加适应市场、适应开放、适应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不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不变、政府宏观调控的保证作用不变,因此,旅游业的重要方针政策不变——一是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变;二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不变;三是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不变。同时,又必须根据十五大的要求和世纪之交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以改革的思路,以开拓的精神,分析研究我们面临的任务;对我们已经在做的各项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对还需要我们开拓的工作领域,大胆地进行探索创新。

1.主动寻求市场开拓新突破

客源市场开拓的新突破,是确保旅游业跨世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我国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正从初期自然增长和机缘性增长,进入客源市场竞争性增长的阶段;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市场产生了未曾预料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直接的、较严重的和较长期的。市场促销的责任、作用和任务更重于以往。应该认识到:我国的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处于新的调整升级时期,需要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主动积极寻求新突破。

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市场促销是整个旅游业的“牛鼻子”,是统帅旅游各个环节的“纲”,抓好了这个环节,客源增长就有希望。客源市场突破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促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化。我们连续数年的系列主题促销和旅游年、国家专线产品、请进来走出去的宣传促销方式,对于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设施滞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适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应该充分肯定,继续做好。但形势在发展,各国采用类似促销方法的越来越多,如何在开拓客源市场上出新、出奇、出效果,正是需要全行业的企业和管理部门共同探索的问题。新时期突破的关键在于:一是要争取对主要客源国公众促销方面的突破,这是与21世纪成为入境旅游大国相适应的战略性突破。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政策、资金,首先在一两个主攻市场上,有计划、有组织、有专业人员组织实施,形成面上和声势上的强力影响。二是专业促销要向纵深发展,争取各主要旅游环节的大型旅游企业联手进入促销主渠道,形成以产品为纽带或同一市场为目标的专题促销;三是整体促销形象上要有新突破,联合香港和澳门地区,在国际促销中突出展示中国在新世纪的形象和魅力;四是促销手段要加快更新,将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作为宣传促销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争取尽快、较明显地提高公共促销利用媒体率和网上促销率,主动占领国际促销的制高点;五是争取在客源市场格局上的突破,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抓住市场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近距离新兴市场和中远距离市场的开拓,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六是争取促销经费增长上的新突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促销经费渠道。

2.争取开发建设高层次的新突破

开发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经过十几年地抓开发和配套,目前产品供求状况大体走出了短缺阶段。但总体上,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还比较浅,配套程度仍不高,特别是缺少后续产品、缺乏精品、缺乏经典产品。为实现21世纪的大目标,开发建设的任务要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完成。

旅游开发建设突破的关键:一要抓住这几年国家把经济增长的主攻点放在发展基础设施上的机遇,争取21世纪旅游主导产品相关的基建项目进入快车道,创造一个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二是要扩大视野,积极促进旅游建设各方面的发展。要看到传统投资热点“热”中有“冷”,如住宿设施,一部分地区某种类型的饭店基本满足需要了,但现代化的经济型饭店市场还很大,家庭旅馆、宿营地等设施还相当缺乏。旅游产品是内涵十分丰富的投资领域,而且外延在不断拓展,农业主题、海洋主题、动植物主题、生态主题、体育主题等都在发展。这种活跃的市场变化,要求旅游行业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及时发现市场中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前期介入、主动引导、大力促进、纳入管理。三是强化市场调控观念。要积极调控和引导社会资金对旅游业的投向,还要改变“社会投资粗放与旅游部门无关”的观念,尽量减少旅游投资的浪费,保持旅游业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保护和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四要切实探索调控开发建设的方法手段。依靠地方政府主导,实行有强制力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旅游部门要在规划的制定、执行中发挥作用,同时要通过主动服务引导开发建设:要健全旅游建设项目权威性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度;要建立国家和省级的投资商和优质项目库,形成投资开发供需的服务体系,实现对重点项目投入的引导。五是要争取大财团大企业投资于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实行高水平的开发。

3.主动迎接扩大开放的挑战

国家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扩大开放,再次将旅游业推到对外开放的前沿。旅游业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经国务院批准旅行社市场对外开放后,旅游业由当初率先开放的市场进而成为全面开放的市场。这不仅是旅游业开放程度“量”的变化,也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加速了与国际大市场的全面衔接。随着我国公民经济实力和出国旅游需求的增长,入境和出境两个市场的双向开放也更趋明朗。我们要把20年开放中取得较大成效的引进外资和饭店管理技术领域的经验,运用到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从现有的基础上,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拓展,争取更多的成功。

新的开放形势中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一是鼓励旅游企业走出国界,探索国际化发展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借鉴日本等国旅游企业发展的经验,以在国外接待自费出境旅游的我国公民为目标,和民航及其它跨国公司联合,通过收购或参与经营目的地饭店、旅行社等企业,逐步发展自己的国外接待体系,争取使其成为旅游创汇的一个新增长点。二是要认真应对旅行社市场的对外开放。要在充分估价开放所引起竞争激化的同时,抓住旅行社合资带来的机遇,积极发展自己的网络,树立品牌形象,加快发展壮大。三要进一步扩大“软件”引进的力度和范围。要在继续搞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突出地重视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软件”,进一步扩大推广运用的领域,将先进“软件”逐步嫁接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营销网络、接待服务中去,将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

4.要主动适应国内旅游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21世纪国内旅游将全面发展。不仅出游率和收入将有大的增长,而且产品和服务质量也会显著提高。这一发展趋势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国内旅游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现实需要,旅游行业能够及时适应这一巨大市场,就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第二,积极发展国内旅游,是旅游行业顺应和参与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的实际行动,有利于推动各地的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业发展积蓄后劲。第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地位,国内旅游在全国有着普遍的增长点,市场广阔、便于开发、见效较快,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投资者的重视,这是旅游产业地位提高的基础。

把握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最基本的在于:一是企业已经开始自觉面向市场,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国内旅游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各地旅游部门要适应这个要求,把握这个趋势,在国内旅游市场培育开发上有所作为。二是要集中力量解决“热点市场”上的突出的薄弱环节。交通不行抓交通、秩序不好抓秩序,紧紧抓住旅游者反映突出的环节,尽快促进旅游市场的成熟,尽快推动旅游产品的质量升级。三是提高在建和将建项目的起点。国内旅游是大众化的消费市场,但产品开发也要考虑跨世纪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提高起点、争取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四是切实抓好服务质量。要在国内旅游中全面推行已比较成熟的国际旅游接待的服务规范,提高国内旅游服务的含量。五是要在几年内建立面向公众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散客服务、旅游紧急救援服务和旅游投诉受理体系。

5.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旅游产品

下世纪我国旅游产品将呈现下列特点:一是观光产品仍将最具国际竞争力。我国旅游产品种类丰富,但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的还是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族风情,这些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丰富性,而且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是我国旅游产品长久的优势。二是度假产品将取得一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为大众化度假产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家庭度假、城郊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等度假产品将有广阔市场;不但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而且会在国际度假市场上形成若干个具有地区竞争力和民族特色的海外度假产品。三是专项产品市场广阔。专项产品的特色将更加突出、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配套更加完备,将初步形成一批独具魅力、有一定知名度的专项产品。四是生态旅游产品将起步发展。我国拥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倡导和促进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既符合国际旅游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国策,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99生态环境游的举办,对启动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完善和优化旅游产品的关键在于:一是加强主打产品的完善和宣传。各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和产品促销效应的扩大,取决于形成比较完善和相当知名度的主打产品,应该根据市场定位和地方特色选定最能代表地区形象的产品,大力完善、宣传、促销,持续不断地强化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地方旅游业的象征、成为吸引旅游者的焦点、成为产品系列推销的领头羊。二是进一步突出产品特色的开发。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生命力和经济效益,相当程度地取决于产品的特色。世纪之交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非常强调突出特色、发掘特色,要使地方特色、民俗特色、创意特色成为新开发产品的优势,要使具有特色成为所有产品开发的导向。三是要加强对重点旅游产品的规划把关。省市旅游部门不仅要参与当地旅游发展规划,而且对于具有一定投资规模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要争取在立项、审批和验收方面的参与权和较大的发言权,以确保旅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四是要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沿海地区和综合配套条件较好的地区,要瞄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奖励旅游、游船旅游、修学旅游等,要主动引导旅游开发资金的投向,加快建设和完善会展中心、游船码头等接待设施,推动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和高水平发展。

6.旅游企业素质必须尽快提高

旅游业实现跨世纪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旅游企业的素质和实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旅游业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使提高旅游企业素质的任务非常紧迫。提高旅游企业素质的关键点:一是要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以多种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对小型旅游企业体制进行改革。二是推动一些资质较好和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加快网络化建设,形成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的网络化经营体系。三是战略性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要有新的进展。目前行业内部的企业集团化正以多种模式迅速推进;系统外的各类大企业集团积极参与旅游业的趋势明显增强;随着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和政企分开,新创立的大型公司在进行资产购并和重组中,将推动形成一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具有竞争实力和适应国际挑战的旅游企业集团。四是旅游企业的市场分工和专业分工加快。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旅游者要求的提高,使服务市场细分化成为必然趋势。要大力发展和丰富与旅游相关的或延伸的服务项目,使之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和投资点。五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建立新的机制,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员工队伍素质的竞争,企业在更加重视企业品牌、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建设的同时,应更加自觉和突出地重视职工队伍的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各类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关系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旅游部门要主动适应和积极推动企业机制的进步,推动企业改制和新建工作;要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积极推动企业集团化、网络化建设,加快放活小企业;要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7.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取得突破

随着国家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和实施鼓励开发政策,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目前中西部省区大多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旅游战略,综合环境在不断改善,东南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中西部的旅游发展大有潜力。

面对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形势,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西部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克服等待观望、畏难发愁的倾向,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外界的协作和联合。利用国家对中西部倾斜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加强与国内旅游发达省份的协作,在引进投资、引进管理、引进营销网络等方面有所突破,要以利益和资产为纽带,加快带动中西部旅游业的开发。第三,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旅游发展的经验。旅游产业的市场一体化,要求中西部旅游业要保持一个较高的起点,及时把握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产品开发的潮流,充分吸取和借鉴沿海地区旅游开发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坚决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确定以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在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规划基础上,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型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招商引资,逐步开发成为21世纪的旅游拳头产品。

8.要在改革中加快职能转换,开拓工作新局面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加快建立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机构改革原则,必然对现有的旅游管理职能和管理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各级旅游部门能否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变化,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形成,关系到旅游业的第二次创业和飞跃的实现。旅游业对市场机制适应的要求,最根本的是以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勇于冲破既得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的高度,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一是旅游资源配置与开发更加市场化,传统的由资源所有者和所在地组织开发的格局将逐步被打破,统一规划下的成片租赁开发、委托开发、招标开发等方式应成为推广的方向。二是旅游市场的准入将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市场准入的条件,将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和宽松,企业的组织形式、所有制性质和投资者背景的影响将进一步消除,旅游部门对市场进入的调控手段,将由行政审批为主向更符合市场公平准则的方向改革。三是旅游企业真正成为旅游市场经营的主体。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之间因隶属不同而形成的不平等将随之消除,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市场价格、劳资管理等,将更加体现对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旅游部门要主动适应市场形势,积极探索新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国家旅游局将率先转变思想观念,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旅游管理方法,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探索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省市旅游局要充分依靠各级政府,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努力争取政府对旅游业改革的支持,积极协调改善旅游运行环境。地市以下基层旅游部门要加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紧密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重点抓好旅游市场秩序的治理,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全行业上下齐心协力,共创旅游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格局。

三、对1998年几项重点工作的要求

1998年是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旅游行业的工作任务和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加大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以服务质量为中心,努力搞好城市的创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推动行业的进步;力争实现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持续发展,确保旅游入境接待5800万人次,旅游创汇125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6.5亿人次,旅游收入2400亿元人民币,将全行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对于今年的重点工作和目标要求,年初印发的《国家旅游局一九九八年工作要点》已作出部署。现结合近几个月的形势和工作进展,再对有关工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全力以赴开拓市场,确保接待和创汇增长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今年旅华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前两个多月相当一批市场都有下降。这种影响在一两年时间内可能还将持续,影响程度和波及的市场范围也可能会有所扩大。我们必须对市场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从企业到行业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市场,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团结协作,要全力以赴、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整体优势,采取非常措施,把客源抓上来。

首先各地要组织企业调整市场开发战略。国家旅游局要求“抓重点市场,促新兴市场”。第一,争取日本这个传统的第一大客源市场保持稳定,利用两国间通航城市明显增加的机会,加强同航空公司合作,增加对路产品,形成一些新的吸引出游的热点。对北美、欧洲、澳洲等增长潜力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台湾客源市场有可能继续增长,要加强调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促销,争取台胞市场稳定增长。第二,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俄罗斯和新兴的印度市场展开强大促销攻势。一开始就要选准目标层,对富裕阶层推出中国观光和海滨度假等旅游产品,发起一系列促销攻势,争取来华客源有较多增长。与俄罗斯接壤的省区更应在市场上有较多的作为,要保证健康有序地发展,防止把新兴市场搞乱。第三,对东南亚市场绝对不能放弃,要根据变化了的市场情况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要保持相当规模的促销声势和力度。

各地要设法增加宣传促销经费,运用各种有效的市场开发手段,努力推出一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急剧的市场变化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考验我们的素质。此次会上,还将请大家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1998年市场开发还要抓好下面几件事情:

1.办好’98华夏城乡游

“古城新貌”和“乡村旅游”两大系列产品涵盖面很广,要调动各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工作,组织好主题年的宣传促销。“华夏城乡游”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可以推动开发一批全新的产品,要做好这个工作。

2.办好’9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9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1998年10月29日至11月1 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本世纪内在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旅游交易会,力争将其办成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有影响的旅游交易会之一。请各省旅游部门组织好旅游企业参加,争取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配合’99世界园艺博览会,做好海外客源招徕工作

国家对’99世界园艺博览会非常重视,我们也制定了“配合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力招徕海外游客的方案”,正在一项项具体落实。各级旅游部门要充分认识世博会也是旅游市场开拓的机会,找准切入点,力争把海内外促销的工作抓实抓好。

4.’99生态环境游的开发工作要抓紧启动

生态环境游有相当的市场潜力,要把握这个机会,开发这个市场。特别需要认识的,生态旅游产品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保护生态的双向促进的特殊旅游形式。国家旅游局和各地要在今年制定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划,确立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制定生态旅游的发展政策和各个方面的技术指标。我们要在观鸟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旅游、狩猎旅游、热带雨林旅游、滑雪旅游等一系列生态旅游专项产品的基础上尽快推出生态旅游产品的10个示范点;同时,要举办若干与生态主题相关的特色活动;出版一系列介绍《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系列的宣传小册子,进行宣传促销。各地也要组织自己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方案,争取在1999年形成新的产品、新的市场。

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要见成效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是适合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的工作方式,也适合旅游业以城市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下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对优秀旅游城市条件提出了明确、详细、量化的要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将依此标准产生。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现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既已下发,就要坚决认真地加以贯彻,继续强调重在落实、重在创建、重在实效的原则。旅游部门尤其要珍惜、抓住和利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抓实创新,切实解决一些问题,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工作基础和发展环境真正改善。

2.有关城市要对照《标准》找差距,使创建活动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防止和克服重名轻实、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弄虚作假等不良倾向,认真搞好自检自查工作。对于通过达标的城市,要定期进行复核,不搞终身制。

3.要把优秀旅游城市审核、验收、达标,同机关作风、机关队伍、机关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制定几条严明的工作纪律,严禁创优达标验收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增加工作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禁请客、送礼、说情,切实保证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4.创建工作的时间安排:上半年是对照标准,深入创建阶段;三季度是自查初审阶段;从10月开始,国家旅游局统一组织验收。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的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 使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基本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三、中外合资旅行社的试点要启动

今年我们将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外进行中外合资旅行社的试点。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对行业影响比较大的工作,一定要慎重进行。

首先认识上要清楚,开办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的目的是要引进海外客源,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这是扩大开放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体利益目的所在。合资旅行社办起来肯定会对国内的旅行社有较大冲击,所以现阶段还是有限度的开放,搞试点。现在有的地方和企业热衷得不得了,好像就靠着合资来救命,从思想上就没有端正过来。我们的企业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搞好自身建设,如何开发产品,如何打开市场,如何留住人才,如何适应更加激烈、严酷的竞争,而不要指望“一合就灵”,以为合资了,客源就自然都来了。在合资旅行社的问题上大家要有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合资旅行社是逐步开放,不是遍地开花,不能一哄而上。我们定的条件是适中的,对于中外双方的资格要求都不能再低,大家要根据要求慎选合作对象,选择的合作伙伴要真正能起到增客源、促管理的作用。

四、出境旅游的管理要抓规范

出国旅游市场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要求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很多,21世纪还有大的发展。对这个有前途的市场,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把它作为21世纪旅游企业的一个重要市场加以培育、促进和开发,绝不要一锤子买卖,惟利是图,把事业搞坏了。1998年我们在出国旅游的管理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调整一些做法,切实搞好管理。

首先要治理出国旅游非法经营、秩序混乱的状况。要从出国旅游的广告入手,进行市场治理。目前在出国旅游方面出现的问题许多源于非法经营出国旅游的旅行社广告,根据《广告法》,国家旅游局将与工商、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一起,对出国旅游的广告进行规范治理,打击非法虚假广告,树立正规合法企业的形象。其次要认真清查旅行社经营出国旅游中转手卖配额等种种违规违法操作行为。第三,要加强对出国旅游团队的管理,组团社要对出国旅游活动的全程负责,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办事,不得诱导旅游者购物,不得介绍参与黄赌毒等非法活动,不得出现滞留不归等问题。哪个旅行社出了问题就取消它的经营权。真正把法律法规中赋予的手段用起来,树立起管理的权威,强化管理的力度。对于出国旅游管理工作中一些操作性、技术性的问题,我们也要根据方便管理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微调,一些环节可以简化,一些方面可以调整得更好、更顺。我们将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套完善出国旅游的政策,主要包括理顺组团社和代办点之间的关系;实行出国旅游专用发票,代替现行的发票加审核证明的做法,减少中间环节。

总之,出国旅游的管理局面来之不易,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出国旅游经营秩序,打击非法违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出国旅游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五、行业改革要继续推进

旅游行业的改革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整体推进,讲究实效,真正达到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的实质性的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旅游集团不是把几个直属企业焊在一起就行了,而要真正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进行战略性改组,并形成良性扩张的局面,做到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能是只增加管理层次,加重企业负担。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推进各种形式的改革。旅游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要深化。很多地方都有旅游企业上市的设想,但要精心组织,优化配置,真正实现旅游上市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绩优股”。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这一次机构改革的要求,转变职能,搞好自身的改革,做好旅游工作。这一次机构改革中撤消、合并了一些部门,而国家旅游局保留,这说明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旅游业确实是一个前景远大的希望产业。我们作为旅游事业的推动者、旅游产业的建设者、旅游行业的管理者,肩负很重的历史使命,应该更加信心百倍地做好我们的工作。这一次机构调整的幅度很大,也有可能对一些地方旅游机构产生一些影响。不管机构如何调整,旅游行业管理不能断、不能散、不能乱。我们希望各地方保留单独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而且真正做到政企分开、转变职能。国家旅游局将率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转变思维,转变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旅游业的方方面面服务,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今年是圆满实现旅游“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实现今年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要在全行业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委、纪检、监察、审计、人事、财务等部门要结合旅游中心工作,加大反腐倡廉和纠风力度,推动机关作风和队伍自身建设;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重视和加强调研、培训、信息、统计等工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倡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讲实效,反对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努力造就勤政、廉洁、高效的工作队伍,积极争创“三优一满意”的文明机关。

同志们,在跨向新世纪的历史性时期,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任务已经明确,工作重点也已经确定。让我们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团结一致,满怀信心,克服困难,勇敢地承担起历史重任,为实现我国旅游业21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认清形势、任务、努力实现中国旅游业跨世纪发展--1998年3月2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旅游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