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小儿输液护理;护理满意度
前言:小儿输液护理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小儿自身依从性较差,输液过程中多见各类不良事件,另一方面患儿家属出于对患儿病情的担忧,可能出现护理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常规护理模式下,输液护理质量不完全理想,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应对现有问题,我院借助对照实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输液患儿中,选取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1-5岁,平均(3.3±0.6)岁。观察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1-6岁,平均(3.4±0.5)岁。两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合患儿病情提供药物,告知家属输液流程、方式和注意事项,嘱做好自我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拟定音乐护理、针对性护理、延伸护理三项措施:
①音乐护理。于患儿接受输液前,选取合适的儿歌、摇篮曲进行播放,年龄小于3岁的幼儿播放摇篮曲,要求音乐舒暖、节奏平和。年龄不小于3岁的患儿提供儿歌,选取原则和要求相同。音乐持续播放至患儿输液结束,部分患儿对音乐的兴趣不高,可播放动画片等吸引其注意力。②针对性护理。输液前,对患儿病情、机体态势进行综合分析,选取规格合适的针头、确定理想的穿刺点。对于血管较细,捕捉困难的患儿,可建议家属辅助患儿进行少量运动,提升血管的清晰度。穿刺前,对穿刺针、待输注液体、导管等进行预热,使其温度达到40摄氏度左右。穿刺完成后,借助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嘱患儿家属加强陪护,避免非计划性拔管问题。告知家属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出现红肿、反流等问题及时上看。患儿严重哭闹,也应及时上报,避免出现药物过敏等问题。对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可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儿“勇敢的小朋友会配合治疗”等。③延伸护理。护理前后均给予必要的知识宣教和疏导,告知家属治疗的安全性和输液必要性,告知患儿积极依从疗护。做好患儿病情信息、体征信息的跟踪和记录,尤其是心率、呼吸、血压等核心信息,以评估治疗不良反应。患儿哭闹问题无法得到控制,可酌情给予玩具、食物,待患儿情绪稳定后进行输液治疗。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见表1:
表 1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n=58)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见表2:
表 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输液属常见治疗方法,可实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纠正,也能快速实现药物的稀释和运输,控制患儿(者)病情。小儿输液护理工作面临患儿哭闹、依从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率偏高。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常规护理模式下患儿出现并发症、家属对护理工作存在不满的情况多有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超过10%,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多在85%以下[1]。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小儿输液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超过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可达到90%以上[2]。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
在此前学者的研究中,小儿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得到明确,如患儿年龄偏小的情况下,无法充分认识到输液治疗的价值,可能出现因疼痛哭闹、拔除输液管的情况。常规护理无法充分契合患儿需要,患儿依从性相对偏低,诱发了较多的不良事件,如非计划性拔管、哭闹等,这也导致了家属护理满意度的下降。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小儿群体的特殊性意味着不良事件难以根本免除,依靠常规护理不足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根本优化。重视结合患儿群体特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分析,提供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的服务,成为实现护理工作改进的可行选择。在此要求下,临床护理路径得到重视和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以满足护理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工作目标。该护理模式重视考虑范围化护理需求,保留常规护理内容的同时,对各类措施进行集中分析,建立标准、规范化的护理方案具体推行。实际工作中另强调以既有方案和思路为基础,灵活进行工作方式的变更。换言之,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更具灵活性特点,能够结合患儿病情特点、护理工作需求提供服务,有效应对了各类常见问题。
具体工作中,我院推行了音乐护理、针对性护理、延伸护理三项措施。音乐护理可改善患儿依从性,直接控制各类不良事件,强调契合患儿特点,使其注意力得到分散,适应病房、医院环境,避免陌生感导致的依从性下降等问题。针对性护理重视规范性,减少了患儿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使护理工作可以高效规范的开展,也能实时根据患儿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是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核心措施。因实际工作中收治的患儿存在年龄、心理特点、病情特点的差异,针对性护理能够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基本原则、规范框架下适当进行优化,使患儿的个体特殊性、群体需求得到兼顾,从而改善护理质量。延伸护理强调提升护理服务的全面性,有助于取得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从而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患儿体征的关注,能实现并发症、不良事件的控制,当临床护理工作压力较大、患儿依从性不足时,家属作用得到发挥,可较为全面的开展护理工作,家属充分了解患儿病情、掌握对应知识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得到提升,直接表现为护理满意度的优化。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效果也更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下,观察组仍见不良事件2例,且出现家属对护理工作认同程度不高的情况。这表明护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寻求改善。从原因上看,一方面患儿依从性不高,可导致各类不良事件,另一方面护理工作强调服务性,应重视对家属心理波动、认知需求的关注。后续工作中,建议着眼于小儿输液护理的特点、考虑当前工作的不足,尝试进行护理优化,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发生原因,谋求予以控制,包括加强对家属的知识宣教、强调微笑服务、提升护理人性化水平等,不断推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趋向完善。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提升小儿输液护理效果,表现为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降低,此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宏云.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99-100.
[2]蒋薇薇,赵小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137.
论文作者:朱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患儿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路径论文; 小儿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