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价值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4)05-0027-07
科学与价值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也一直引人入胜的问题,对此大体上形成了“价值中 立”和“价值关联”两种对立的观点。虽然科学包含着若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内容,在此意义上具有某种价值中立特征,但其“负荷价值”[1](p.1)的根本属性却是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的,这一点社会科学比起自然科学更加突出和典型。笔者认为, 社会科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建制,其中 都凝结着人的劳动智慧、渗透着人的理想信念,它们都服务于人的目的需要和具有促进 人的发展的效能,由此而必然地包含着价值信息和外显着价值功能。全面深入地认识社 会科学所具有的价值属性和价值特征,并据以进行合理有效的价值调控,这是繁荣发展 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条件。
一、社会科学价值观念
“价值”一词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2](p.112),而 在哲学意义上则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一种特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3](p.62) ,即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依此推论,“社会科学价值”这一概念应包括社会科学中 的价值和社会科学的外显社会价值两方面的含义。“社会科学价值观念”中的社会科学 价值主要指社会科学的社会价值,即社会科学这一特定客体系统对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 类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社会科学价值是客观显在的,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步感 受和领悟到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功能,产生关于社会科学的功能认知和意义构想,即形成 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所谓社会科学价值观念主要指人对于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效用 与意义的认识、观点和看法,它是社会科学观念的核心与主导,内在地规定着人们对于 社会科学的情感、态度和行为选择,因而对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关键的先导和支配作用, 要发展社会科学必须首先优化和提升人们的社会科学价值观。
社会科学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三种认识成分:一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事实认识。事实认识 在认识论意义上指主体对社会科学客体的自身客观属性的主观反映,包括对社会科学知 识与方法的掌握、对社会科学思想与精神的理解和对社会科学历史与状况的知晓等等, 它是人的社会科学价值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人只有首先具有社会科学知 识,然后才可能形成社会科学自觉价值判断。二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认识。社会科学 价值认识是主体对于社会科学这一特定客体形态的地位、功能和意义等价值属性的主观 反映,它是人在上述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意识,包括对于社会科学的价值感知 、价值理解、价值体验和价值直觉诸项环节及内容的特殊认识形式。三是社会科学的价 值态度。社会科学价值态度即主体在上述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知识背景和观念作用下 形成的关于社会科学客体对象的情感、评价、意图和取向的统一体。古往今来,人类对 社会科学的价值态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背逆和顺应两种态度,其中的背逆态度即背离和 鄙薄社会科学的价值,看不到乃至于否认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而顺应态度则与之相 反,指人对社会科学具有尊敬情感、给予崇高评价,形成获得意图和采取参与取向。事 实表明,这两种对立的价值态度对于社会科学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要繁荣发展 社会科学必须使公众普遍形成顺应社会科学进步的积极价值态度。
二、社会科学价值构成
现代社会科学是一个由科学主体、科学客体、科学手段等知识生产要素以及相应的科 学生产关系组成的社会知识生产系统,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 劳动和社会建制。按照劳动价值理论,社会科学的价值首先渗透和存在于社会知识成果 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社会科学知识正确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而本质和规 律是深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它的发现和揭示过程需要科学主体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 付出长期艰苦的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可以说任何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人的活的劳动和智慧 的凝结与物化,由此而必然地具有了内在价值。从社会科学价值量和科研劳动凝结量的 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呈十分明显的直联正比关系。通观近代以来的社会科学发展历史, 我们会清楚地发现一条基本规律,这就是: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量是随着必要科研劳动 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的。这里的劳动投入量既包括劳动数量(以社会科学的劳动人口和 劳动时间计量),又包括劳动质量(以社会科学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新水平来计量)。像 马克思殚精竭虑、倾毕生精力研究资本和资本主义问题,所揭示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和 剩余价值理论正确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千古之谜和资本主义秘密,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方向,由此而具有了彪炳千古的不朽价值。
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社会生产,它需要投入和消耗各种必要的人财物力和信息 资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科学组织和制度进行协调管理,由此也就发生了社会科学的物 质资源投入和组织管理成本,它构成了社会科学价值构成的第二种形式。社会科学价值 构成的第三种形式是社会科学知识成果的记录、保存、流通、传播的各种具体载体的价 值,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磁盘、网络等媒体的制作和维护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科学的各种载体的价值是易于计量和测算的。
以上所述的价值属于社会科学内在蕴涵和直接发生的价值,除此之外,社会科学还具 有更加重大、真正有价值的外部价值,诸如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等等。社会科学的这种外部价值是社会科学内在价值的一种推广应用和转化形式 ,可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转化价值。古往今来,人类所以倾力发展社会科学,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获得社会科学的这种外部转化价值,而社会科学的存在理由和赖以发展的支持 条件也在于它所具有的这种外部社会价值。
三、社会科学价值目标
社会科学的知识创造和成果运用都是人的高度自觉的追求某种价值的社会活动。所谓 社会科学价值目标是指人们进行社会科学活动所要追求的理想信念、所要实现的目的任 务以及所要取得的预期结果,它所要解释和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发展社会科学、社会科学 的目的和旨归何在之类的问题。应该看到,每个社会科学组织和人员从事社会科学的具 体动机和目标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各界对于社会科学也抱有不同的态度和预期,但若对 之进行最一般的总结和概括,则可以抽象出社会科学的三大基本价值目标体系。
1.求真。这里的“真”主要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求真也就是追求真 理,即追求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事实和客观规律。求真是社会科学家共同体的直接的基本 目标,广大社会科学家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奋工作,直接目标就是为了追求真理 ,作出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人们学习和追求社会科学知识,在最一般人类学意义上, 也就是为了解惑脱愚,把握真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观科学进程我们会看到,这 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社会科学发生发展的深层精神动因。
2.求善。善是一个功利范畴,属于一种价值判断,主要是指客体属性对主体的需要的 肯定和利益的满足,而与之相反的范畴则是恶,即客体属性背离人的需要、损害人的利 益。社会科学劳动的直接目标是求真,但更为关心和追求的或许是求善,这表现在两个 环节:一是进行课题选择时,社会科学家们普遍偏重于那些有重大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 效益的课题进行研究;二是他们很重视自己科研成果的应用,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就国家和社会而言,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目的 就是促进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追求功利之善是近代社 会科学产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加速发展的最为强大的物质动力 和条件。
3.求美。美是真与善的高度和谐统一,它历来是科学家们追求的一个发展目标。社会 科学的审美追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追求社会科学理论美。社会科学家们常常用审 美规范来建构、选择和评价科学理论,如对语言美、逻辑圆满、优雅文风和规范性的推 崇等等。二是追求社会科学应用美,即希望社会科学运用符合人类美德,给人以美的享 受,产生美的效应,实现人的美好理想。这种审美目标可以说是社会科学最为崇高和终 极的价值目标,它对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根本的价值定向和领引作用。
四、社会科学价值功能
社会科学价值功能指社会科学在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效能,它 属于社会科学的转化或转移价值。社会科学的价值功能是复杂多样、效力巨大的,对此 可以简略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科学的经济功能。社会科学一般不能直接转化成各种实体性的物质生产力要素 ,但却可以转化为比微观具体的生产力要素更为根本和重要的经济观念、经济制度、经 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效益,从而发挥出比自然科学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巨大经济功能。通观 历史,人类每一次经济观念的大更新都是以经济学、政治学等社科理论的大突破、大传 播为先导条件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革新迟早会引发人们经济观念的大解放,而 社会科学理论的停滞和凝固则会造成人的经济观念的陈旧与僵化。社会科学与经济制度 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科学的基本社会功能实际上就是调整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的。古 往今来,人们选择、改革某一种生产关系除了根据现实生产力需要以外,还需要依据某 种社科理论进行经济制度的具体目标模式、规则体系、组织结构的具体设计和具体调整 。无论是经济制度的调整、完善还是革新与重建,都需要社会科学理论提供理性根据和 观念模型,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超前变革与预先更新。否则,经济制度 就不能合理重建、及时调整和不断创新,社会的生产力成长和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与 窒息。社会科学对于经济政策创新也具有重大的价值功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历来非常 重视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尤其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调整和创新中一 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典型的如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就对政府经济政策产生了深刻而长远 的影响。如果经济政策失去了社会科学理论的依托和指导,出现经济政策失误或者经济 政策创新滞后,就会使整个经济系统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
2.社会科学的政治功能。现代政治是由政治主体(国家、政府、政党、政治领袖)、政 治规范、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社会科学对政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可以 内化为政治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政治主体的国家、政府、政党、政治领袖都有自己行 使权力、治理社会、管理经济的一套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这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 形成和确立是政治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些社会科学理论逐步选择、接受并加以改造和 信奉的结果。如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次是可以外化为现实的政治规范。政治规范包括法律制度、政治 制度、政治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政治规范都有着现实的理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都可 以看作是某种社会科学理论的具体转化形式。再次是可以升华为政治文化。古今中外每 个国家、政党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意识形态都是对某些社会科学理论学说的 接受选择、改造和尊奉。像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民主、自由、人权理论就是西方国家普遍 的意识形态基础;中国古代汉武帝实行的“独尊儒术”,也就把儒家思想选择、改造和 尊奉成了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即民众的政治动机、政治兴趣、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 ,它是人们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与社会环境发生双向互动和内化建构的结果,实质上也 就是其在学习、接受某些社会科学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每个人学习、接触的社会 科学理论不一样,则其政治心理也就必然有所不同。
3.社会科学的文化功能。现代文化是由文化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制度、文化工程、 文化事业等众多要素组成的庞大系统。社会科学对文化系统的作用形式主要就是它可以 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理念保证、道德观念 依托和知识投入与智力条件的支撑。所有这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水平,都可以说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转化形式。此外,社会 科学还能够指导各项文化建设和文化环境改造。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工程,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和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各种 文化事业、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等众多方面。要卓有成效地进行文化建 设、推动文化现代化,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文化政策和具体 规则,进行组织领导和有效的管理。而社会科学作为正确反映社会发展本质和文化发展 规律的科学恰恰具有这种指导文化建设的功能。全方位地掌握社会科学基本理论、运用 社会科学方法,是科学地指导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要条件。
4.社会科学的主体功能。社会科学的主体功能主要指社会科学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所有这些方面的发展都需要 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的影响、渗透和支持。如要提高人的 心理素质需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掌握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提高人的社会素质则更 必须真正把握社会科学理论,认识和驾驭社会规律。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 表明,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们的知 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能够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塑造人的人文精神和提升人的人格境界。 没有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知识传播、成果运用和方法掌握,则人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社 会公民和劳动者,更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五、社会科学价值标准
社会科学的健康运行和有效发展有赖于正确的价值标准的规范和指导。所谓价值标准 实际上就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4](p.280),不过这里所说的主体侧重于社会主体,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社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同时还要遵循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与要求具体设 定社会科学的价值标准。
1.真理价值标准。认识世界、获取真理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专门探求新知的学术活动,无疑要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符合社会 的真理价值标准。从真理与功利的关系来看,可以说真理是功利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科 学只有首先具有真理属性和真理价值,然后才有可能被有效利用从而具有功利价值,因 此在社会科学运行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真理价值标准,它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基本 标准:
一是客观实证标准。社会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社会规律的知识体系,能够与经验事实 保持一致即被客观实证,是它的本质属性和生命力源泉之所在。从科学的最本质内涵来 说,这种客观实证标准对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建立、评价与选择无疑具有绝对、至上的意 义。
二是逻辑自洽标准。科学理论是一种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概念范畴体系。它所包含的 许多概念、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从其基本命题和原理出发可以推出各种具体 命题和结论,各种具体命题和结论的合理性都可以从逻辑上加以推演和证明。理论的这 种逻辑圆满和自洽性在选择和评价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历来被认为是区分科学与非 科学的重要标准。
三是理论简单标准。客观世界是统一和谐的,真理是朴素的。作为社会规律正确反映 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应具有最大的简单性,即该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定 律最少。因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越少,则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越易于判定, 实践检验就越容易,其应用也就越广泛。可以说一门科学越成熟、完善,其理论简单性 也就越强。
四是理论创新原则。科学研究的目标任务是有效地进行知识创新,它不承认重复劳动 ,拒绝重复发现。任何一项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都必须确实提供出其他成果所没有的 若干新信息,做出自己独特的知识贡献。否则就属于无效的重复劳动,而不是真正的科 学研究。
五是理论预见原则。社会科学理论能够依据自身的基本观点及逻辑结构揭示社会发展 的特点与趋势,对现实状况给出科学解释和理论说明,对尚不清楚的未来做出合乎逻辑 的预言。能够对社会发展趋势作出正确预测是社科理论的实践价值所在,也是评价其科 学真理性的一个标准。
2.功利价值标准。功利即实际功用和利益。判断社会科学功利价值的基本标准是具体 分析它对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就业改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管理效率、决策科学 化等方面的具体作用状况。鉴于各门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目标任务和功能上具有重要 差异,对于那些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一般主要适用学术和真理价值标准进行评价,而对 于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则应主要以功利价值标准进行评价。
3.政治价值标准。社会科学研究者主体是具有特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政治偏好的 现实的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则可以说是研究者置身其中、被研究者所 理解和定义的客体,而国家、社会对于社会科学也总是有其政治方面的规范、预期和要 求,由此就使得社会科学成果会带有某种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这样也就发生了社会科 学的政治标准问题。回顾历史与现实,社会一般用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权力稳定、阶级 阶层的利益与偏好等具体标准来衡量和判定社会科学成果的政治价值。这种政治评价有 其历史地位和必要性,但如果排挤、削弱甚至替代了学术标准则必然窒息社会科学生机 活力和降低社会科学的科学品位,乃至于发生真理蒙难、谬误流传的悲剧,这是应当避 免的。
4.道德价值标准。现代社会科学具有重大和多方面的效应,它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社 会和人的发展,但也可能出现失范、越轨和异化,产生负面社会效应。为了抑恶扬善, 保证社会科学健康运行并产生良好的道德效应,需要建立健全道德标准,对于社会科学 运行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进行有效的道德规范。健全社会科学道德标准从微观个体角度说 ,应当健全社会科学人员的道德意识和职业规范,具体内容和要求,一是树立科学信念 ,使社科工作者热爱和献身科学事业、追求和维护科学真理;二是增强科学责任,使社 科工作者具有科学良心和责任感,将社会科学成果用于造福社会而不是相反;三是坚定 科学意志,使社科人员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四是具有科学气节,倡 导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为真理献身的崇高精神;五是醇化科学学风,使社科工作者在 科研活动中严谨、严格和实事求是,决不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健全道德标准在宏 观层次上,要求国家和组织加强社会科学道德立法和制定社会科学道德政策,将社会科 学系统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使社会科学运行的各个层面与环节都受到有效的 道德主导和道德约束,从而产生积极良好的道德效能。
六、社会科学价值评价
社会科学价值评价事关公平存废、资源配置效率和科学能力建设,其重要意义是不言 而喻的。笔者认为,对社会科学的价值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国内社科界存 在的突出问题,当前似应重点改进以下几个环节。
1.健全社会科学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社会科学的价值功能与标准是多元的,要对之 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此大体上可以从 规范、创新、影响和效益四个维度来具体设定。
一是专业规范指标。现代社会科学已经高度职业化、专业化,在学术行为方面也已形 成为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所普遍认同和遵奉的一些基本规范,具体内容包括基本学术规 范,如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术职业道德;学术引文规范,核心内容是客观合理地使用 引文,凡引用文献资料必须如实说明;学术成果规范,如不得抄袭剽窃、力求严谨严密 等等。
二是学术创新指标。创新是社会科学的天职和使命,能否进行有效创新是评价社会科 学价值的重要尺度,它可以具体分解为如下具体评价指标:一是观点创新,即是否提出 新的概念、新的见解、新的理论、新的主张;二是方法创新,包括运用新的思路、新的 程序、新的工具、新的途径、新的规则等;三是材料创新,包括是否提供了新的数据、 新的个案、新的经验、新的事例等等。没有创新的研究不能称其为研究,没有任何创新 的社会科学理论严格说来属于无效劳动,因而是没有价值的。
三是学术影响指标。一项社会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可以通过其学术影响来具体测量。 关于学术影响评价,在国际上最为公认和通行的测量指标主要有两项;一是成果被引用 、转载的次数,二是刊登成果的学术期刊的权威层次和学术声望。如果一项成果发表在 国际国内顶尖权威学术期刊上,且发表后被广泛引用和转载,则标志着具有较高的质量 ,反之则质量可能比较平庸。
四是社会效益指标。社会科学的价值终究取决于它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运用社会效益 尺度评价社会科学的价值,主要以社会科学对于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社会发展、文化 进步、人的素质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具体效应指标来判断其价值。运用社会 效益指标来评价及引导社会科学研究,这对于保持社会科学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十 分必要的。
2.甄别社会科学价值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评价主体指评价者,包括特别指定的评审专 家、专业人士等。目前充当评价主体的主要是各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管理部门选择 的同行专家。一个科学、公平而有效的评价主体群体要求专家个人必须具有精深专业造 诣和可信赖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求评审专家在专业上对应评价学科在数量上足够充分 ,在任职上应来自不同单位,要严格防止外行评内行、自己评自己的无效评价。评价客 体指社会科学成果,包括学术性著作、论文和应用性的研究报告等。基础成果和应用成 果有着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按照学术规范程度、创新水 平、引用次数和发表期刊权威层次来判定,而应用性成果的评价则主要依据其对决策、 管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作用大小来判断,对此应当区别对待。
3.优化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社会科学评价方法有多种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定性评价 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管理目标和主观见解进行的抽象概括性评 价,而定量评价则是根据相关数据、具体事实作出的详细、精确的评价,如论文篇数统 计和引用指数的运用就是一种客观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各有其合理性,也各有局限性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定性与定量平分秋色、相互补充。评价程序即 评价的过程、次序和规则,合理的社会科学评价程序应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过程公开、 民主监督、规则公平、结果公正和高度孚众,能够有效防范和消除各种虚假评价、错误 评价和恶意评价。
4.确定评价的时间和空间。任何社会科学成果的产生、传播、转化、价值显示和准确 检验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社会科学的这种时空特征要求“构建时间与空间双重制 约的学术评价规则”[5]。就时间特性而言,社会科学成果从构思到创造完成是一个较 长的过程,而它的确切的社会效应和学术价值更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充分 显示和证明,这就要求被评价的社会科学成果必须经过足够长时间的淘洗和检验,像著 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审年限至少在10年以上,有许多得奖成果甚至是20~30年以前 发表的成果,这种足够长的时间跨度有效保证了评价结果的高度可信度和权威性。中国 目前的各级社科评奖远达不到诺贝尔奖的时间规定,但最少也不应少于5年。现在普遍 流行的当年评奖或者隔年评奖的办法总的说来是不科学合理的。评价的时间要有足够的 长度,而评价的空间也应当具有足够的广度,具体说,一些比较重要和权威性的评审要 打破狭隘的单位界限,其评审委员应包括足够数量的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国内外著名 专家,这样的评价才可能具有真正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七、社会科学价值转化
社会科学成果作为复杂精神劳动的产品在其中凝结着大量的高智力劳动和高物化劳动 ,它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但由于社会科学成果自身还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在它 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效益之前其价值就还只是内隐和潜在的。社会科学价值的实 现过程也就是将社会科学的内禀潜在价值转化为外部社会价值的过程,这一价值的实现 无论对于社会科学价值的增值和扩大再生产,还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效益都具有决 定性意义,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比社会科学内禀价值的创造更为重要和关键的环 节。
社会科学价值的转化可分为社会科学系统的内部转化和社会科学系统向外部社会系统 转化两种情况。现代社会科学是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庞大系统,各门不同学 科和知识之间有着十分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与交叉的协同共生效应,其中任何一门具体 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成果。由此也就必然地发生了社会科 学系统内部各种不同具体科学劳动的相互转化与交换。社会科学系统内部的价值转化中 最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的价值转化以及应用科学向具体决策方案的 价值转化。这三个层次的价值转化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共同组成了社会科学系统的整 体功能。
社会科学系统向社会系统的价值转化包括社会科学向生产力和经济系统的转化、向政 治管理和决策的转化、向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转化、向人的体质进化和精神素质转化 等内容和形式。这种社会性转化是社会科学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和要求,也是社会科学 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条件。然而历史和现实都已说明,社会科学价值的转化涉及社会的经 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没有各种物质、精神和制度条件的协同作用及其改革措施 的配套联动,则其转化必然是缓慢、低下乃至无效的。要提高社会科学价值转化效率必 须改革社会科学体制、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和健全科学化决策程序,促使社会科学与经济 社会系统融为一体和协调发展。只有较好地解决了社会科学价值转化这一关键性的中介 问题,才能形成社会科学价值创造——社会科学价值转化——社会科学价值增值三者之 间的良性循环运动和加速发展机制,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八、社会科学价值调控
社会科学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和外在的价值功能,这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价值方面的 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它的持续协调发展。
对社会科学进行价值调控的基本对策也就是要调节控制以上所述的各种社会科学的价 值属性与效能,具体而言首先要调适社会科学价值观念和优化社会科学价值目标;其次 是提高社会科学价值含量和增强社会科学价值功能;再次还要革新社会科学价值标准、 改进社会科学价值评价体系;最后则是必须大力促进社会科学的价值转化。
此外,最为有效的调控举措应当是加大和优化对社会科学系统的价值资源投入。现代 社会科学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是以高价值投入为先决条件的,没有足够强度的价值资源投 入支持则社会科学就不可能高效发展,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所谓价值资源即 为社会科学发展所必需的人财物和时间等条件。加大价值资源投入首先要求增加人才投 入。人才是社会科学之本,他们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历来是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为 根本的条件。为了加快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教育和改善社科工作条件 ,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质量的社科人才。其次是必须增加经费投入。经费短缺是目前 制约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造成了我国的社会科学竞争力的增长缓慢和人才 的流失,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个 人在内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体系,争取社科经费投入逐步接近和达到世界中上水平 。再次是要增加时间投入。时间是一种最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确保有效的时间投入 无疑是创造科研成果和科学效益的基本前提条件。要增加科研时间投入必须严格科学分 工协作关系,实现家务劳动与后勤劳动的社会化,千方百计地减少科研人员的非科研劳 动时间和杜绝科研时间的浪费,使科研人员将其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到科研 工作上。
对社会科学的价值调控可以参考运用科学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以最低总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种技术经济方法。这种方 法由于能有效地处理提高产品功能和降低产品成本的关系从而对科技研制与经营活动具 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社会科学活动中运用价值工程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注重提高社会科 学成果的价值。用价值工程来评价产品只考虑功能与成本两个方面。如果以最低的总成 本研制出社会所需要功能的社会科学成果,则这项成果的价值就大。因此进行社会科学 活动不仅要降低成本,而且要提高其成果的价值,也就是说要以最低的总成本来实现高 价值。二是要强调用户观点和价值观点的一致性,就是必须使社会科学成果所提供的功 能符合社会需要。三是要求总成本最低,即在社会科学成果的创造、传播、转化、推广 、运用的过程中耗费最少。四是要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地制定出最佳活动方案,使 科研成果取得理想价值。当然还必须看到,价值工程主要适用于那些应用和开发性学科 领域,而对于一般基础理论科学往往是无效的,对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社会科学的价值调控要尊重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和主导性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毫无疑问要对社会科学 运行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理解和掌握价值规律、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则将有力地加快社 会科学速度,反之则将延缓和妨碍其发展。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促进社会科学的发 展中,当前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竞争法则完善社会科学竞争机制。 竞争是价值规律的本质要求和实现条件,社会科学竞争也是当今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 面,建立起完善的竞争机制可谓促进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社会科学竞争的内 容包括学科创新竞争、项目与经费竞争、职位与荣誉竞争、发表与出版竞争等等。建立 科学合理、公开公正、高效有序的竞争机制对于社会科学的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交换价值。社会科学成果属知识形态的 产品,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技术产品的诸多特点,由此而使得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及价格 计量比一般商品复杂得多,许多社会科学成果的交换价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影响了 社科研究人员的利益和积极性。为此国家和社会应当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增加经费 资助、提高稿酬标准等途径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价值。三是要根据按比例法则搞好 对社会科学活动的市场与计划调节。市场与计划是调节科学活动的两种基本手段。这两 种调节手段都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更具体地说,主要是以这一规律所要求的按比例法 则为依据。众所周知,价值规律对社会资源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它所要求的按比例地把社 会总劳动时间分配于各类商品来实现的。根据这种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按比例分配的规律和要求,国家应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依照社会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按比例地将科学劳动时间恰当地分配到各个社会部门和各类商品生产,使社会科学资 源的配置结构同社会需求的基本结构相互适应和顺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两者 的结合价值,这是社会科学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共同原则与目标。
收稿日期:2004-07-25
标签:政治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 学术价值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政治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