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论文_袁学婷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北京 100055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办法,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症状有效控制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诱发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多样,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医护人员需辅以有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早日康复与出院。

[关键词]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我院针对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部分心血管合并肺部感染者推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现对应用情况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与肺部感染相关诊断标准。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6~74(65.7±2.4)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5~73(64.1±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环境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等。

1.2.2观察组:推行针对性护理干预。①体位护理:错误的卧位会诱发患者出现吞咽、误吸等现象,以致呼吸道严重受阻,甚至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故此医护人员需重视心血管病患者体位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处于侧卧位或平卧位,头部稍向一侧倾斜,并把患者患者口角位置适度放低,以为分泌物顺利导出创造基础条件。进食时,帮助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以规避误吸现象。护理人员每隔2h对患者翻身1次,在转换体位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顺沿肺底至气管扣背,利于排痰。②全面落实无菌操作规程:相关报道显示,气管切开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所提升,故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落实无菌操作规程。例如,患者吸痰管不可混用,吸痰后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采用盐水纱布覆盖套管口,并对气管空气行湿化处理,以防有异物进入气管中。及时调换被污染敷料,切口周围敷料每天均要定时换新处理。③对于有吸烟史者的护理:多数吸烟者合并肺部感染症状,故此在对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一定要把吸烟者设为重点对象,该类患者体中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呼吸道抵抗能力显著降低,免疫功能也相应降低,故此需对其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及时发现反常现象,快速上报主治医师或值班医生,予以对症处理。④饮食护理: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需长时间插管,机体营养素摄入率相对较低,对于合并意识模糊者,其功能情况更差。故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食物,提升其免疫能力。鼻饲者维持仰卧位,清醒者在进食时可采用取半坐位或坐位,同时对喂食速度严格把关,以防误吸气管。

1.3观察指标

1.3.1肺部感染疗效评估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采用痊愈、显效、无效三个级别评估效果。感染控制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

1.3.2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采用我院自编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率(%)表示感染症状控制与护理满意度,X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部感染控制情况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3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其中非常满意22例,满意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6.0%,其中非常满意14例,满意5例,不满意6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认知障碍、吞咽障碍以及反复呛咳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症状,同时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并卧床制动,进一步加大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以致其生命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在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局势中,人们给予心血管病患者住院治疗与预后情况一定关注,同时积极探究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干预措施[1]。

诱发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多样,例如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没有落实无菌原则、滥用抗生素、医疗器械感染以及患者体质差等。故此,护理人员需在明确各种诱发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施以护理办法,认真做好病房环境消毒基础工作,并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有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几率明显大于未合并基础疾病者[2]。故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采用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密切监测血糖、血压水平等方法,以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呼吸系统产生刺激,故此护理人员更需落实无菌操作规程,以防细菌侵入,诱发或加重感染症状[3]。

综合全文,发现诱发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多样,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医护人员需辅以有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早日康复与出院。

参考文献:

[1]刘宝玫.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6):93-94.

论文作者:袁学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论文_袁学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