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2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在水利工程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设备和材料也取得优异的进步。尤其是导流施工技术的突破,缓解水流对水利施工的影响,提高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推动了工程的施工周期,也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见,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导流施工技术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导流施工技术是为了能够使流水绕过施工区域流向下游而采用的一种引导水流的技术,其有利于为水利建筑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快速而有效的进行施工。
2导流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与特点
2.1基本内容
在水利工程的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流水从施工的地方引流到下游的河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都需要采用导流施工技术对流水进行引导。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使建筑的施工环境保持干燥,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导流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水流进行引导和控制,概括来说,导流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截流、基坑排水以及下闸蓄水三个过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的运用导流施工技术,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
2.2导流施工技术的特点
在对工程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坝体的位置进行考察,在考察的过程要对当地地形地貌、地理环境、施工的难易程度以及工程的规模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工作,从而选择到合适的坝址;选择坝址的关键在于制定出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方案,在坝址确定以后,进行厂房的分布以前要先从导流明渠设置相关方案,从而更好的保障工程项目分布的合理性;在进行工程的施工以前要先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另外在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上,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分布、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以及搬迁规划等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阻碍施工进度的因素。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改进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这些都为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的帮助。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也被称为分期围堰法导流,分期是立足于时间的角度进行导流,并且分为不同时段,而分段则是立足于空间的角度进行围堰。分期和分段在数量上不一定要达成一样。分段围堰将水中的建筑物以分期或者分段的方式进行维护,通常在河流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的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其可以方便后续施工顺利进行。该技术还分为前期导流和后期导流,前期采用狭窄的河道进行下泄,后期采用之前修建的泄洪建筑物下泄。
3.2全段围堰法导流
全段围堰法导流见图1。
图1 全段围堰法
3.2.1明渠导流
在河岸挖导流渠道,在基坑的上下游设置围堰,让流水通过渠道下泄。这种技术适用于河床两岸比较宽,导流流量大的河道。通过布置明渠导流轴线,确定进出口位置和高程。布置明渠导流轴线时要选择河床宽的古河道,而且渠身轴线要能延伸到上下游围堰以外的坡脚,水平距离的设置要能抵住河流的冲击,一般设置在50~100m。此外,还需合理的缩短明渠长度,避免过度挖掘。
3.2.2隧洞导流
隧洞的排泄能力较低且工程造价高,在汛期排水时,通常采用淹没基坑的方式或者开辟新渠道来施工。隧洞导流一般情况比较适合用在导流流量低、河床狭窄、岩石结实,地形陡峭的山区。在隧道导游设计过程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结合永久隧洞实施,有效降低水利施工成本和工作量。
3.2.3船闸施工
在其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对上闸首、下闸首、闸室、上游导航墙和下游导航墙的施工。因为其施工内容多且较为复杂,使船闸施工时对水利工程的进度有影响,并且施工现场环境的限制及船闸技术都会影响船闸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以船闸为主体并结合施工原则开展水利工程施工。
3.2.4主体工程施工
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且分层厚度控制在3~7m之间。在挖掘河床基坑时,采用围堰闭气将基坑中的渗水全部抽完,确保基坑施工道路顺利实施。除此之外,挖建基面岩体时,采用预留保护层的方式,保障原基础不会被破坏。
3.3施工排水
在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中,施工排水是其重要的环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排水措施。河道截流后,采用原河道过流进行基坑抽水。并且将基坑中的渗水通过闸坝过流,以减少基坑渗水,也可以用基坑周围的明沟将降水和施工用水汇集到集水坑,利用潜水泵进行抽排到外面的河流中。
3.4缺口导流
其通常用于混凝土坝施工,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缺口的大小,其在河水汛期能够起到临时辅助导流的效果。当缺口完成导流后,通常情况下会根据设计方案建设成永久性建筑物。因此,在建设导流建筑时,需按照河流的枯水期为标准设计合适的流量,在河水的洪发期,停止部分坝体的施工,预留相应的缺口,配合其他导流建筑排泄河水流量,等到枯水期在提升缺口的高度,其能有效减少导流底孔的大小,降低工程成本。
4提高导流施工技术水平策略
4.1完善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领域,要想取得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施工导流技术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前我国很多水利企业并没有相关的内部管理机制,导致施工质量监管存在很大的漏洞,无法改善施工技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加困难。对此,我们需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体制,为施工技术的规范使用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水利工程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只有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4.2加大创新投入
施工技术的进步需要创新,对此,加大创新投入是推动水利技术提升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采用政策扶持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平台,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水利工程的创新投入。在此情况下,我国水利工程不断向前发展,水利工程企业应及时掌握社会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进行技术改革,并且加大创新力度,扩宽改革道路,开展多方合作,以此来推动水利工程的进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4.3注重人才培养
在我国水利工程发展中,做到以人为本,科技的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在技术创新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高技术水平人才。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缺少创新能力。水利施工人员中需注入新鲜的血液,除了要培养原有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还要引进新的技术人才。通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结合,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不断完善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导流技术,让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一定的进步。科学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还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要做好施工导流的准备工作,确定导流的方式,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英娟.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
[2]许朝会,孙凡永.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0).
论文作者:刘占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围堰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