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秦永欢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技术的应用价值,为直肠癌术前分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CT以及MRI诊断。对照组100例直肠癌患者行CT诊断,观察组100例直肠癌患者行MRI诊断,对比2组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情况。结果:2组直肠癌患者T1、T2、T3、T4分期准确率以及N0、N1、N2分期准确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常规CT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技术的准确率更高,为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MRI技术;CT诊断;准确率

近年来,基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养成、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肿瘤疾病明显增多[1]。以直肠癌患者为例,直肠癌属于常见性胃肠道恶性肿瘤代表,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以手术以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为主,为了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需准确的明确术前分期,可以成功减少直肠癌术后复发率。MRI以及CT均为临床常见诊断手段,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方面价值显著[3-4]。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诊断手段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结果的影响价值,本文就我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为例,对比MRI、CT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8月,总计100例。纳入标准:(1)实验对象临床资料完整;(2)患者有腹痛以及便血、便秘等症状表现,病理证实为直肠癌;(3)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4)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无法有效配合或者拒绝配合的患者;(2)脏器病变患者;(3)妊娠、哺乳阶段患者;(4)实验诊断手段禁忌症患者。100例直肠癌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患者年龄区间37-73岁之间,年龄均值(50.50±2.60)岁;病理证实分期结果:T分期,T1分期患者25例,T2分期患者25例,T3分期患者30例、T4分期患者20例,N分期,N0分期患者50例,N1分期患者25例、N2分期患者25例。100例直肠癌患者分别采取CT以及MRI诊断,即对照组、观察组,无基本资料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CT检查。使用128层64排螺旋CT机,检查前1d叮嘱直肠癌患者减少饮食,并视患者个体情况遵医嘱应用缓泻剂,检查日维持直肠癌患者患者空腹状态,CT扫描上腹、盆腔部位,扫描层厚度、间隔也各5mm。静注碘对比剂后行三期增强扫描,时间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分别为30s、70s、240s。

观察组——MRI检查。使用GE3.0T全身扫描设备,扫描层厚、层间隔分别为7mm、0.7mm,横断面行T1WI以及T2WI扫描,矢状面、冠状面行T1WI扫描;静注钆对比剂0.1mmol/kg,流率2ml/s,横断面三期增强扫描时间与对照组CT检查一致,扫描层厚、层间隔分别为3.2mm、1.6mm,视患者个人需求行矢状面、冠状面T1W扫描盆腔。

1.3观察指标

记录直肠癌患者T分期以及N分期情况以及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计算100例直肠癌患者实验观察指标。计数观察指标T分期、N分期情况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P<0.05情况下,表示CT以及MRI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T分期结果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直肠癌患者T1、T2、T3、T4分期准确率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T1、T2、T3、T4分期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呈递增表现,病因尚不明确,和遗传、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均有关,患者一般初期无特异性症状,从而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5]。针对直肠癌,为了保证治疗方法的合理性,需重视术前分期诊断价值,促进患者预后。MRI检查分辨率高,在分期方面准确率高,可以更为明显的显示患者的病灶部位、机体浸润情况[6]。庞吉超,王平怀研究指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扫描快速、有效且分辨率高,有应用价值[7]。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直肠癌患者T1(96%vs60%)、T2(96%vs60%)、T3(93.34%vs66.67%)、T4(85%vs55%)、N0(94%vs66%)、N1(92%vs64%)、N2(92%vs60%)分期准确率比较,P<0.05。和张静研究结果有一致性,MRI成像T≤2分期诊断符合率92.86%、T3分期诊断符合率90.00%、T4分期诊断符合率87.50%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由此说明,MRI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更高[8]。

综上所述,CT、MRI均为常用诊断手段,但在直肠癌诊断中,后者诊断准确率更高,成功提高了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为直肠癌患者手术以及放化疗等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但是,对比CT检查,MRI诊断经济费用较高,所以需综合患者意愿并在说明检查优势的基础上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甘锐,余文毅.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6):678-680.

[2]王达.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2):350-351,354.

[3]朱时锵.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2):83-84.

[4]肖寒冰.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2):80-81.

[5]汪志远.CT、MRI成像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666-668.

[6]黄茂华.磁共振减影技术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225-225.

[7]庞吉超,王平怀.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河北医学,2018,24(11):1817-1821.

[8]张静,曹树伟.分析CT及MRI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7):240-241.

论文作者:秦永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秦永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