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李松,郭秀婷通讯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3)

【摘要】目的: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1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用药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用药效果,并掌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90.9%,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过程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P<0.05)。结论: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效果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更少,是首荐降压药。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轻中度高血压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150-01

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以机体动脉压增高为病理表现的慢性心血管病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临床发病率高。降低和控制机体血压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而选用安全、可靠、有效降压药对患者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不但要重视降压效果,还需重视用药安全性。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门诊接治的11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症状、血压等检查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单一用药或首次治疗,接受本研究治疗前2周停用其他降压药;(3)对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过敏等患者。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均为55例。其中,研究组:男患者31例,女患者24例;51~78岁,平均(60.3±3.9)岁;病程1~9年,平均(5.2±1.0)年。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55~76岁,平均(59.5±3.7)岁;病程2~7年,平均(5.0±1.1)年。在基本信息、病程、病情等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次20170122),起始量为5mg/次,1次/d,餐后服用,在4周后如患者舒张压<90 mmHg继续按起始量用药,未达到者遵医嘱加倍。探究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727/20170119),起始量为2.5mg/次,1次/d,餐后服用,根据用药效果遵医嘱增加药量。

1.3疗效观察

根据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2]:(1)显效,治疗完成后,SBP降低30mmHg以上,或达正常值;DBP降低20mmHg以上或降低10~20mmHg且恢复正常水平;(2)有效,SBP降低20mmHg以上,DBP降低10~19mmHg或降低<10mmHg,但未恢复正常水平;(3)无效,治疗完成后血压改善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为显效、有效之和。同时,掌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例数(%)表示,组间以X2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的90.9%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在用药治疗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21.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再加上老龄化加快,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应用降压药物治疗,需患者长期甚至终生用药。而在药物选用上必须考虑患者实际病情、病程、体质等情况,确保用药安全、可靠、有效。

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药理作用在于可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能与失活后Ca2+通道结合,延长通道复活时间,抑制血管平滑肌的Ca2+内流,进而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机体内含量,降低血浆内儿茶酚胺,达到扩张机体小动脉作用[2]。同时,可扩张血管和减少Ca2+进入心肌细胞,减小心肌细胞收缩性,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心脏冠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氧耗量,并可阻止缺血心肌线粒体Ca2+超负荷活动。降压血幅度大,且作用时间长。氨氯地平在化学结构上存在两种同型异构体,左旋氨氯地平是经手性拆分技术得到药理活性部分,在相同剂量下其钙拮抗活性为消旋体2倍,为右旋体1000多倍。去除不具药理活性的右旋部分,保留具有相同降压效果的左旋部分,提升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少,且对胰岛素抵抗影响小。从本研究结果看,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单用上述药物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但应用左旋氨氯地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3%,显著低于应用氨氯地平患者的21.8%(P<0.05)。与田静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综上而言,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确切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更为适合年龄较大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病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96.

[2]赵志刚,陈亚军.氨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03):318-321.

[3]田静.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J].中国卫生产业,2012,9(07):72.

论文作者:李松,郭秀婷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李松,郭秀婷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