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廊坊市惠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质量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地带,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通过建筑的建构设计,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成为关键。本文将从目前建筑结构中的安全隐患出发,提出常见的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建筑结构设计措施,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复杂,而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安全性最基本的保障,同时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危,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设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安全性的问题,本文针对此情况进行了探究。
1建筑安全的概述
通常情况下,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采用科学的方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汇总,然后制定相对合理的符合建筑安全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同时,在进行设计时,还应考虑施工队伍的能力、建筑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实际施工所需的拆建筑材料情况。然后,在现阶段,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忽略了对上述因素的考虑,大多数的建筑结构都是在设计人员的经验、施工材料和施工能力等因素影响下设计出来的,这样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往往安全系数较低,而且总体工程成本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施工水平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虽然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同时带来的经济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建筑水平和施工能力差异较大,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不能以点盖面,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应的建筑结构,达到提升建筑安全性的目的。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缺少良好的抗震性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建筑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抗震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近年来,我国地震发生频率增加,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这也体现了建筑结构在抗震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有的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不能满足我国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想要减少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失,加强建筑结构抗震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既需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能力,同时还需要强化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性能的设计。我国相关规范当中对于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和内容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主要根据。但是针对当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建筑单位以及工作者,对建筑结构抗震性缺少一个完全的认识,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这也是建筑结构抗震性不佳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各个地区地质情况和地震带分布的不同,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地区区别对待,这也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需要面对的问题。
2.2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实际操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科学、不系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案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最大弊病,其次,设计人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导致建筑设计缺乏灵魂,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内容考虑不够全面系统,导致实际施工环节和设计构思环节脱节,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整体方案。再者,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存在着专业设计水平不高,缺乏实际设计经验,“纸上谈兵”,而且由于他们对于建筑外观以及建筑成本的过分追求,导致建筑物的实用价值和安全性能偏低,对于安全事故的承受能力较弱。
2.3建筑设计时材料选择不当
影响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选择不当。部分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善,导致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建筑安全的要求,造成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受建筑行业成本较高得影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成本支出,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有意的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选择一些成本较低同时质量相对不过关的材料,给建筑设计安全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性。
3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方法
3.1提高设计师的抗震认知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广泛、系统的工作过程,对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设计师要认真对待设计每一环节,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在此基础上培养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理解抗震性能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2结构的整体性设计
(1)结构应具有连续性: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应保障结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2)构件间的可靠连接。为了提升建筑物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可靠,同时确保具有较好的延性。应当确保构建的强度不低于其连接构件的强度,预埋件的锚固强度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强度;装配式结构构件之间应采取保证结构整体性的连接措施。(3)提高结构的竖向整体刚度:很多建筑物由于在进行选址或者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处理不良,导致出现沉陷,倾斜等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地下室,箱形基础以及沿房屋纵、横向设置具有较高截面的通长基础梁等方式,提升建筑物的竖向整体刚度,来降低因地基不良或者地震产生的沉降问题,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3.3利用科学技术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是否安全的根基,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化科学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科学的发展在为实践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自身影响事物复杂性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提高,这在无形之中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保持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同时适度的增加建筑物的现代特色是建筑结构设计师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确保建筑的美学特征。设计师应该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使设计的建筑符合实际情况,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注意设计结构的整体安全。从专业设计施工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应持有正确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4强化监督,构建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规范
(1)一方面,建立严格的建筑图纸审核监督制度。审核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总平面图、剖面图和细节部分进行全面具体的监督和审核。设计人员也应积极的配合,并且大力支持检测部门监督、检查的工作。一方面,又要建立对工程材料的审核监督机制,施工材料直接关系着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一定要严肃对待。对每一种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测,质量要过关,在材料的数量上也要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此外,对施工过程严密监控,要与施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最好让专业的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亲自监督,若有不同建议,可根据设计图进行探讨,达到最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2)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审核结构设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还要审核其资质,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管理,认真审查,严格对待,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设计,进行惩罚,并且给予专业的指导,督促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日益壮大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也逐渐重视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性能,所以要提高建筑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加强设计建筑结构安全性,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马恒运,牛韶山.谈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与企业,2015.
[2]饶亚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合理化建议[J].江西建材,2016(21):38.
[3]苏小敏.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研,2017(2):227.
论文作者:凌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抗震性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