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区域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水北调论文,西线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区域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重要目标是开发西北,繁荣发展中西部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将转向大西北,实现区域资源开拓的重点转移。显然这对振兴大西北,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1 西线调水工程的区域地理背景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量的宜农、宜林、宜草的土地面积,而且还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矿产和水能资源,所以该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抱,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特征:它不仅受蒙古高压大陆气团的控制,而且地中海往东的水汽受阻于帕米尔高原,另外,沿横断山脉峡谷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也被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还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暖流到达河西走廊的东部就剧减。因此,海洋的潮湿气流难以输入本区,降雨量远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少,成为我国一个干燥少雨多风沙的区域。
关于西北地区干旱环境的形成,普遍认为,它是从第三纪末(距今约2500万年~200万年)或上新世(距今约1200万年~200万年)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它对现代气候的形成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导致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重要因素[1],
西北地区干旱环境的变化与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众所周知,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西北最长的内陆河,曾是一条繁荣的绿色走廊,其终端湖——罗布泊,也曾是浩森的大湖,在其西侧曾为楼兰古绿洲,当时的楼兰古城就建于此。现都已成为古代的遗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措施。西线调水工程引水区南部降雨量为600mm,往北至巴颜喀拉山南麓为500mm,大渡河源为700mm,雅砻江一带为600mm,往西至通天河一带为500mm,区内的年际变化较小,下垫面较均匀,故其年径流量年际变化较稳定,水量丰沛。所以,西线调水工程是解决陕、甘、宁等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保证。这对黄河上中游干流沿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受水区的经济开发,发展西北经济,推动我国中西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都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2 西线调水工程区域的历史地理与环境演变
西北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古代欧亚大陆上的陆路交通枢纽之地。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就是当时联系欧亚几个文明中心的通道。
从历史地理上看,西北地区曾是一个文化经济发达的区域,因此,对其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变化的研究,例如古城(如楼兰国,公元330年之后被弃)的废弃、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有现实意义。
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分析,西北地区早期的人类活动大多见于距今7000年~8000年的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中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这一地区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类对自然界适应和改造的能力也不断增强[2]。因此,该区聚落兴起,交通线逐渐发达,绿洲农业出现,社会文化日渐昌盛起来。
共和盆地是黄河干流上的一个大型盆地。据考古遗迹得知,早在夏商时期,就开始有人类定居,开展农业,其依山傍水,水草丰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摇蓝。但到了18世纪初,共和一带的人口变得稀少[3]。这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变化的结果。
据竺可桢对我国历史气侯变化的研究,“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还是我国温暖期”。当时柴达木境内温暖,湖水面积大,适应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但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变得干旱,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先民被迫迁移。随之人类文化、农业文化日渐消失。
这种干旱环境也影响到黄湟、共和盆地一带的社会经济,使农牧业兴衰变化一直延续至今。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盆地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居住的先民,在狩猎的同时,又开始在低平地带开垦种地,并在盆地草原上出现了原始畜牧业。
青海湖盆地,地处祁连山区,古称“西海”,流域面积约2万km[2]。盆区内水草丰茂,宜作四季牧地。历史上群雄相争,古代不少民族曾在此建起王城。
距今10000年~8000年时,青海湖地区为森林草原,距今8000年~3500年时,湖滨是森林环境,自距今3500年以来,其地理环境由森林草原向疏林草原过度,乃至自前的草原景观。
青海湖盆区历史上曾是一个肥美的天然草地精华地区。随着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得干旱,湖区水位不断下降,湖水浓缩变咸。据推算在全新世以来的一万多年中,青海湖水面缩小2150km[2],水量减少20多亿立方米。
柴达木盆地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至于该区的种植业,历史上几乎没有,仅仅是本世纪上叶发展起来的。
河西地区,中全新世时气候正是温暖湿润期,大量冰川融化,径流量大,改变了干旱的气候,那时,祁连山麓分布有森林草原,在河西走廊平原呈现一片草原景观,从而为走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河西走廊的东部,出现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到了中全新世末至晚全新世,气候向干旱寒冷方向变化,致使植被稀疏,从草原景观向干旱荒原过渡。
据考古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民族就对河西走廊进行了开发[4]。
自唐代中期以后河西走廊经济趋于衰落。元代,“丝绸之路”的地位已被北方草原之路替代。其干旱化日趋明显,许多终端湖泊消失。
分析上述典型区域的历史地理可见,干旱环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背景、人类活动过程息息相关。
论及西线调水工程区地理环境的演变,其特点为:
V(1)中石器时代(距今11000年~8000年) 属原始人类社会形式,是生存能力低弱的原始聚落社会。此时期自然环境较优越,主要是冰后期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水文条件好,多处为森林草原,适于当时那种孤立、分散的原始聚落的生活。它是以自然有序按地理环境的自身规律发展的社会阶段。
(2)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2200年) 人类社会活动地域范围扩大,但整体生产力仍较低。这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区内湖泊数量多,植被主要是草原。区域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后期出现不少城邦小国,但同时也出现一些荒漠草原,不过风沙活动不大,总的说自然环境较稳定。人类处于依附于自然环境而生存的状态。
(3)汉初—清末(距今2200年~100年) 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很大的一个时期。其气候变干转暖,冷暖波动较大,水文条件不断恶化。河流湖泊变为干涸,出现沙化现象,例如,河西走廊地区等沙化变得严重,荒漠草原面积不断扩大。另外,此时期西北地区的古城堡、古垦区、绿洲村落相继被废弃。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顺应和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地增强。
(4)清末以来(距今100多年) 西北地区气候环境继续变干,水文条件迅速恶化,致使许多地方的沙化现象严重,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明显的制约。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更重视环境的保护.进行有序地开发资源,积极地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从距今10000年来,对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及其环境的演变分析认为,该区古代经济的发展、衰退等除了人类活动的因素外,自然环境的演变,尤其因气候水文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3 西线调水工程与区域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分布区。在古代,对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开发重视程度远比江南地区要大,因为它不仅自然条件较为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文条件良好,而且联结着欧亚大陆几个文明中心,是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的区域。西北地区在全新世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时期,曾是一个灿烂文明的历史阶段。但是,自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河系水文和城镇聚落的演变。例如,罗布泊的变迁乃至消失,楼兰国等古域的废弃,都是因水文条件等的变化结果。所以,开展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水文状况等自然环境的分析研究,总结人类生存活动中的经验教训,重视人地关系的调控[5],设计西线调水工程(见图1),有序地解决缺水问题,整治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社会经济发展,是大西北经济转移的重大战略。
从发展的观点看,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按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六个省区的黄河流域土地面积计约有68.59万km[2],耕地面积16485万亩,同时还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里有水就有绿洲,只要有灌溉条件。就能发展农牧业,就可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繁荣。距今2200年以前,当时修建的郑国渠对秦国的富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兴修水利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措施。
现以西线调水效益模拟分析为例,分析其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据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雅砻江调水45亿m[3]入黄的计划,其农业、工业等效益是明显的,是维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见图2)。
据该工程设计的受水区农业供水经济效益系统模拟预测为:调水增加的灌溉面积(5省区)耕地约有546万多亩,草地74万多亩,林地约82万亩,油料约计25万亩。灌溉后,农作物净增产量,粮食预计达到约205万t,油料为4.3万t,肉类计6万多t。经计算,各受水省区调水后净增的农业效益每年计达29亿元。
工业供水效益模拟预测是考虑2030年工业技术进步和节水措施,确定计算参数而进行的。据受水区四个省(区)分析,雅砻江调水后。每年工业供水效益和城乡生活用水效益合计约23亿元。
由以上雅砻江调水效益系统模拟核算分析认为,该工程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受水区缺水的问题,补充黄河沿岸有关省(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工业供水和生活用水,促进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而且极利于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其向良性循环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4 结语
(1)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贫乏,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从水量丰沛的南方(各流域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耕地仅占35.9%)向缺水的北方(各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9%,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4.1%)调水,对水资源进行时空上的再分配是势在必行。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西部不富,全国不会真正富裕起来。土地资源充足的西北地区,人均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水平,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不足,因此,发展其水利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另外,黄河上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资源等。据1993年(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有关部门测算,已探明矿产的潜在价值逾千万亿元。自然,若要将这地区国土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解决大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关键问题,这将是促使黄河上中游地区建成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粮食、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和林牧业产品基地的重大战略措施。
(3)国家已将目标转向中西部、决心把经济开拓的重点转移大西北。将它建成我国经济的战略要地,以促使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配套。从长江调水到黄河,为开拓西北补充水源,改善西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振兴中华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该项目在研究工作过程中,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谈英武教授和刘新副总工程师等给予积极地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教授的热情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标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