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因材施教论文,理论基础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1]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2]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可见,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教学,所谓“材”,主要指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其时诸侯征伐,社会动荡。孔子居乱思变,牢牢把握“人”这个社会的核心与矛盾的主体,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建起了儒家的“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点。
(一)孔子的人本思想
孔子学说以“仁”为中心,用“仁”来规定人的本质,故曰:“仁者人也。”[3]同时,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使人有别于神鬼,通过“厮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4]之事彰显其重人轻物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核心。另外,孔子还鼓励学生把仁视为真理,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5]从而塑造出人之为人的不屈人性。所以,也就难怪郭沫若将“仁”学视为“人的发现”[6]了。
“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即“君子学道以爱人”[7]。“爱人”之“人”是一个相当宽泛而具有包容性的概念,正如冯友兰先生指出:“‘人’就是人类的那个人”,“和‘人’对立的名词是‘禽兽’”[8]。“爱人”的“人”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所有“他人”,既可以是“亲人”,也可以非亲人;既可以是“华人”,也可以是“夷狄”,因为孔子曾说:“虽之夷狄,不可弃也。”[9]所以,仁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博爱主义思想。[10]同时,孔子认为,“爱人”必须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知者利仁”,[12]“未知。焉得仁”[13];欲知人者必好学,“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14]“知者不惑”,[1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6]。因此,“好学”是“仁”、“知”的有力保障,惟有“好学”才能“知”,惟有“知”才能“不惑”、才能“仁”、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
孔子的知人之法首先是“言志”。《论语·公冶长》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而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让学生“各言尔志”、“各言其志”[18],孔子了解了学生志趣之不同。但孔子了解学生绝不停留在“言志”上,而是“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9]。同时,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20]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朋友群体、生活环境、做事方法、心理变化、情感心境、学习状况等,使“知人”落在实处,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另外,“察”还不是“知人”的终结,还须经过分析、思考,即“退而省其私”[21]。通过“言”、“听”、“观”、“察”、“省”,孔子对其弟子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达到了知人而乐的境界,奠定了因“爱人”而“知人”的人本思想核心。
(二)孔子对“材”的洞察与研究
孔子能够完美地诠释“因材施教”,为中外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关键在于他对学生的洞察与研究。
首先,他对人性“向善”的洞识,及其衍生的“择善固执”①之道,是对“材”洞察与研究的起点。孔子在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2]的命题,“肯定了人性即人的天赋素质的可塑性,也就是看到了人性具有的巨大的发展潜能”[23]的同时,紧接一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24],结合“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5]一句可知,“生而知之”为“上智”,“困而不学”为“下愚”。但是,在现实中,孔子从来没有提及何人是“生而知之”的“上智”者,并表露出否定“生知”的倾向。[26]所谓“下愚”者,乃“愚”不愿知、“自暴”而“不信”、“自弃”而“不为”者,[27]并非愚不可知者。所以,孔子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8]这再次肯定了人的可教性与可塑性。同时,在智商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的不同层面,表明孔子对学生的区分依据更在于学习态度与方式的不同,即只要愿学、想学、主动学、甚至于被动学,都是可教可塑的。
其次,孔子在人性“向善”与“习相远”的认识基础之上,通过“言”、“听”、“观”、“察”、“省”,对学生进行了准确全面的了解和科学合理的区分。从智力上的“上智”、“中人”、“下愚”,到性格上的“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29]、“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30]。从志向方面的“有的乐于从政,有的愿意从教,有的愿意退隐”[31],到特长方面的“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32]。从因年龄差异表现出的“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门;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3],到因发展差异而区分出来的“可与共学”者、“可与适道”者、“可与立”者和“可与权”者[34]。从能力差异的“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35],到学习境界上区分出的“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36],等等,对各个学生的差异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为因材施教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教育。例如冉有与子路都分别问过“闻斯行诸”,即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要马上去实行呢?孔子的回答不同。由于冉求个性过于“退”,即办事不果断,他就设法以“进之”,让他马上实行;而子路个性过于“兼人”,即争强好胜,他就设法以“退之”,②让他先请示父兄再说。通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37]的因材施教方法,达到了乐学乐教的境界,培养了弟子三千,成就了七十二贤士,使其弟子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孔子因材施教的实践前提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开始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人人平等,没有身份和地域等的限制。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之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有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更有曾皙、曾参父子两个。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招生原则与方法,就是不分性别、年龄、民族、种族,也不分社会阶层、家庭财产状况或地域来源,为每一个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发展的可能,创造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这一创举打破了当时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公平的应然之意
依据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诠释及其实践路径不难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学生准确、全面的了解,各依其长、兼据其短,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抑或扬长避短,取得应有的进步。这种思想正是我们今天追求教育过程公平的应然之意,是我们推进教育公平进程、践行教育本质内涵、彰显人性之光的关键所在。
所谓教育过程公平,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具有不同潜能、不同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的学生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达到孔子乐学乐教的境界,并使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进步的教育实践历程。也就是孔子已经践行,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3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9]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先厚“教育机会公平”之基,再利“因材施教”之器,以求厚积薄发。今日教育机会公平之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公平的教育政策与制度体系,通过公共财政公平配置(这里所说的公平配置绝不是平均配置,更不是城市优先配置,而应是对农村教育、教育薄弱地区或薄弱学校适度倾斜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学校设施优良、师资一流、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目标,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特色化教育。[40]所以,教育机会公平,无论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人的角度来看,都侧重于在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之教育政策公平的基础上扩展出的教育外部系统公平,即无差别群体公平或一般公平的优越条件与均等机会。同理,教育过程公平无论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人的角度来看,都侧重于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内部的微观公平问题,即学生个体在被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优质的个性化教育。[41]追求个体公平必须回归教育的本质内涵去追求“人的发展”、追求“个体人的发展”。所以,教育过程公平必须在研究学生群体与个体、个别与一般的基础上,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特色化教育,志在帮助学生接受切合他们内在特点与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促进其健康快乐、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基础素质协调发展与个性特长着力发展的最佳结合,践行“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42]之理念。
教育过程公平不是在教育过程之中一视同仁、一模一样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更不是依据学习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学生。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和心理变更,研究具体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态势和学习方法等;要求教育者既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以把握共性进行集体施教,又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志向特长、学习态度和能力差异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进行“因材施教”、个别教育,让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的活动、培养人的活动。俗语所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说教育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是,更要区别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教育教学的方法,选择适合于具体学生群体与个体的方法与进度,在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尽可能地兼顾个别。[43]
四、实现“人尽其才”是因材施教的发展效果
虽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语出《周易》,但是,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44]这是说人的智慧水平有差别,有上、中、下三等之分。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经过这种“人尽其才”的因材施教之后,还要做到“才尽其用”。所以,孔子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45]意思是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其才能、学问、道德都适合担任此职;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做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则十分不当。
教育的道理正是这样,因材施教正是为了“人尽其才”的教育结果公平。身为教师,对学生首先要有透彻的了解,让合适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合适的学生的需求,以达到生知相宜的效果。作为一名教育者,对学生的才能、兴趣了然于胸,才能针对某项特定的学习或工作选择适合的人选,追求人与知、人与事的和谐统一。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用到教育上,也就是“没有平庸的学生,只有平庸的老师”。无论这句话的转换是否得当或过激,都可以给教育一点启示,即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他应有的发展水平,教师在学生发展方面是可以作为的。另外,知人善教,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最终达到“人尽其才”,让学生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
综上所述,“人尽其才”就是“因材施教”的应然效果,就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教育结果公平,“才尽其用”则是“因材施教”的理想归宿或最佳结果,即教师要帮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并达到因材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凡结果公平皆是指以关注个体实质差异为前提的利益实现的公平或实质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也不例外,它作为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以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差异为前提的追求利益实现的公平或受教育者发展的公平,是实质的公平。”[46]教育结果公平的最优状态既不是等同的平均或平等,更不是消极的变化或误入歧途,而是在利益获得相对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在身心健康、个性特点、知识技能等方面获得与其潜能相应的或超出其潜能的最优发展。“因材施教”所追求的教育结果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获得同样的发展类型或发展水平,也不是让学生去做自己不感兴趣或没有专业特长的“舒适工作”,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追求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发挥他们的潜能的事业。[47]
总之,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教无类”基础上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为主旨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为追求的结果公平的有机统一。[48]我们要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特色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人人受适合的教育”、“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创造生生有个性的教育”、“建立个个能成功的教育”[49]。
注释:
①依《中庸》二十章之“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一语得出。参见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中庸》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参见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论语·先进》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