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取向思考_科学发展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取向思考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定位问题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进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07)06—0015—0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及由来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应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即从192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举起了自己的第一面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就是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正如毛泽东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1] 这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192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就是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实在此之前,即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干部已经“更多地学会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2]。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他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他强调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扩大)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一开头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3]。党的七大在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表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种思想原则、思想路线,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他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 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科学地和不断深化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相对立,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含义,给予唯物和辩证的说明。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的中国化的表述,得到全党的确认、拥护和贯彻。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党在理论建设上的突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和成功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自1921年党的成立至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实践中管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邓小平的发展哲学。”[5] 邓小平理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表明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考更加理性和坚定。通过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已形成体系,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大会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定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进行了准确的总结定位,胡锦涛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和阐述。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同时又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国际社会关于发展的最新成果,面向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理论概括,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优势,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众所周知,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根据这一理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览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收稿日期]2007—03—20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取向思考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