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下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传统的粗放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已收效甚微,难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整体水平。因此,为突破工程质量管理瓶颈,当前质量管理方式亟需转型。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一些列重要政策方针,为进一步提升建筑信息化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旨在提高建筑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引领建筑业积极转型[1]。本文重点对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
1984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1984)123号文《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为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奠定了基础,2001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全面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高层次的法规依据,至今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已经开展了30多年。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也稳步提升,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仍面临一些新问题,原有的粗放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已显疲态,,只有充分发挥“标准化和信息化”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各层级及层级内监督机构间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分散
近年来,国家针对建筑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并且大力倡导建筑行业要进行信息化改革。全国各地的建筑行业都积极响应了国家的这个倡导和号召,各地区各级别各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都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调整,把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到监督管理工作中,在一定时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从总体来看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是比较分散的,没有统筹发展,因此难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下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作中长期与实践工程接触,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更快地推进标注化与信息化,但是由于层级的划分,可能会因为上级建设行政主管机构的限制而阻碍下级监督机构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阻碍到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而导致类似问题出现的根本就是各层级各部门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分散,无法协调统一。因此,需要各层级间加强沟通交流,互相了解,作为下级部门就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做好工作汇报,才能让上级部门掌握到工作进展而进行更好的统筹规划和安排。
1.2各种类及各类型的信息化工具兼容性差
根据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国家政府对此采取了措施,并大力推进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进步和发展,不过也因为信息化工具的类型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兼容性差,暴露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信息化取得的成果零散,没有通过整合后更好的推广应用;二是各类型的信息化工具操作不同而给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和工作难度;三是各类型的信息化工具之间不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每种工具所搜集和存储的信息数据等不能够汇集整合,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悖于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初衷,阻碍了其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需要研发人员从信息技术方面入手,解决各类型信息化工具兼容性的问题,进而实现信息化共享,减少资源浪费。
1.3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政府与企业互动较少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实施,而政府出台政策等对此进行推广也离不开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因此,如果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动就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为了让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提高,政府一方需将其信息化工具对企业进行开放,并且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信息化工具结合,保证信息的交流通畅。信息交流的畅通一方面可以保证政府了解到企业的具体信息,好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而决定适合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不会因为重合而降低采集效率,这一点主要表现为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应用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成果。
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历了建立、规范、深化改革到科学化管理四个阶段。构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体系是科学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信息化全面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应用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需相互融合,有效贯通,这样才能最终推动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
2.1融合发展路径概述
依据标准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作用方式不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可以通过“正向融合”与“反向融合”两条路径实现。首先,正向融合—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支撑信息化,构建正向融合是从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入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它以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标准化、内容标准化和流程标准化为基础,并在三者达到一定水平后,量身开展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在信息系统的运转过程中,逐步实现系统的调整和优化。
2.2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工作由省、市、区三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根据实地调研,不同省、市,乃至区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都各有特色。因此,如果选择强烈的反向融合路径,直接开发一整套政府监督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软件,并在全省级范围内推广应用,将会使监督主体和监督受体均无适应空间,无疑造成管理混乱。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需要较强的人才和资金支持。区级,甚至某些市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可能难以承担其资源需求压力。因此,如果完全选择温和正向融合路径,省、市、区三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均依照自身特色各自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工作,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该工作的覆盖面积较小,难以充分发挥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巨大效益。总体说来,在省级范围内,选择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正向融合路径,汇集人才和资金资源,全面统筹开展标准化与信息化工作;在省属的市、区级范围,则选择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反向融合路径,即直接应用省级所制定、研发的标准化成果和信息化软件。
结论:
简而言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两化”融合存在不同层级部门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工作,需提高统筹力度,存在不同类型信息化工具的兼容性有待加强、与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互动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未来“两化”融合工作,应根据各层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情况,围绕“正向融合”与“反向融合”两条路径,有策略、有侧重地展开。同时,在未来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积极探索统计分析方法,量化监督管理工作过程和结果。
参考文献:
[1]沈思远.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7(6).
[2]黄卫东,单科华,王玉恒.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J].工程质量,2017(7).
论文作者:吕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化与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标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