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运动的人民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性论文,体育运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强调了我国体育的人民性特征。我国现行的《宪法》和《体育法》在保障每个公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更是全面、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体育运动来自人民、造福人民这一根本属性。
在人类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我国体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体育观念、体制、方法手段方面面临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在认识体育运动的人民性方面,出现了诸多的思想障碍。例如,为了发展体育产业和开拓体育市场,过于强调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缺乏客观、准确的认识;提出所谓“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超前发展的理论,淡化了体育运动的人民性特征和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
对此,我们应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对体育活动的人民性加以再认识,并自觉贯彻到体育实践工作中去。那些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违背社会公民的正当权益,或者只服务于“长官意志”的所谓“体育活动”,只会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而决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更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力。因此,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体育就不可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同样,没有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体育也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气候”和氛围。可以说,强调体育运动的人民性,就是把握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规律,我国体育的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1 体育运动人民性的历史成因
1.1 人民群众是体育活动的创造者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体育活动亦不例外。它在原始社会已初具雏形,在现代社会更是得到蓬勃发展,其中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激情和历史功绩。劳动创造了人,而体育活动则是人自身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们在原始社会,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苦生活,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时刻面临自然界的种种威胁,生活保障全凭双手,临泽而渔、依林而猎,不得温饱;既没有产品可供储存,也没有余暇用以消遣。这时的人要生存下去,不仅需要顽强的毅力,更要有强大的体力,用以挑战自然,逃避灾害。于是人们开始凭借自己的天然素质,以强大的力量和速度为后盾,向自然界索取衣食等生活必需品。并通过暴力手段,与天敌竞争,其结果是劳动能力的不断强化和适应能力的与日俱增。于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产生了人类体育的萌芽形式——在自然行为的基础上模仿劳动和格斗动作所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不断深入,活动时空亦得到拓展,人类生存环境大为改观。为夺取剩余产品,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出现以肉搏和冷兵器撕杀为特征的战争;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迫使人们企求神灵的保佑;盛大的宗教祭典活动展示了早期人类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所表现的情感和夙愿;对健康、长寿、强壮、完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使得人类很早就懂得了运动锻炼和养生、健身的重要性;剩余时间使得有闲阶层从事艺术、休闲、娱乐成为可能,促进了舞蹈、竞技、百戏等身体文化活动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体育运动的功能逐渐扩展到强身、健体、娱乐、技艺、医疗等多个方面。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而产生的与自然抗争的原始意义上的身体活动,在目的和手段上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异。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的日渐精细,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化,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农业、工业和信息革命的爆发,人们终于由原始劳动社会跨入现代知识社会的门槛。产品和时间的增加,刺激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欲望,造就了庞大的娱乐产业,一部分人专事运动文化的表演、制作和传播,甚至专以竞技运动谋生获益。而人们也乐于享用运动文化的成果,并将其作为健身、娱乐和休闲的手段。这时的体育活动已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体力,还能充实人们的智力、个性和情感;不再拘泥于个体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借助于场地、器材、音乐和大众传媒等手段,通过运动语言的艺术加工创造,并在不同时空对其功能加以拓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
1.2 人民群众是体育运动发展的推动者
古希腊、古罗马的市民和奴隶们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运动文化,其中规模宏大的奥林匹克竞技和角斗比赛得以青史留名。到了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时期,一向为人们称道的体育运动却创伤累累。在“肉体是灵魂的枷锁”等禁欲主义教条下,各种身体运动和技艺均被排斥在社会主流文化之外,除了骑士“七技”外,其它身体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人们对神的顶礼膜拜代替了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体育运动的发展趋于停滞。
翻开中国的历史,也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宫庭舞蹈和蹴鞠等,就是因为没有走向黎民百姓而走向衰落,今天,我们只能在石窟和壁画等古文物中对其进行有限的欣赏和揣摹;而武艺和兵阵操练,却因连绵不断的战争得以延续下来;杂技、百戏和龙舟竞渡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项目,因为各具传统文化特色,扎根于村野、市井和江湖之中,至今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追求,更导致儒、道、佛、医相互结合,形成技艺翻新的众多养生气功和拳术门派,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长盛不衰。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犹如一支兴奋剂,催生了自然主义体育的早产儿。然而,洛克所鼓吹的绅士体育,将大多数人拒于体育运动的大门之外。卢梭的平民体育理想和回归自然的呼声,实质上是将人的发展与完善信托给了自然神,根本不可能改变阶级社会的残酷现实,劳苦大众始终无法成为体育运动的主宰者。德国体操激发了普鲁士人的爱国热情,将兵士操练演化为现代竞技体操的雏形,但出神入化的体操技艺却使常人不敢轻易染指;英国人的户外运动因为既贴近自然,又不失现代时尚,为近代体育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古代奥林匹克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人所创新的球类、田径、体操、游泳等竞技运动,则更是魔力四射,使竞技运动最终在全球范围内走上职业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道绚丽风景线。
只有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体育活动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一旦脱离人类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参与,就会堕落成为供少数人玩乐的把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1.3 人民群众是体育权益的享用者
当代体育运动已与劳动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不但是人们情感的真实反映,也是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只有人民群众才是体育权益的真正享用者。
现代竞技运动,无论技术、规则和场地都日趋完善,对身体的素质和技艺的要求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有少数运动精英能登场献艺,大多数人只能坐在看台和电视机前一饱眼福。媒体和企业对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介入,形成了规模和效益都超出人们想象的运动文化产业。运动员的存在意义,一方面为了突破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极限、挑战自然、超越对手,最终战胜自我,获得高峰体验;另一方面,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英雄行为和偶像效应,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经济效益也最终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一旦培养运动员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行业,体育运动就必定会遭到人为的异化,在获胜的功利性目的远超过健身的普及性意义的条件下,兴奋剂、赌博、黑幕交易、暴力事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应运而生,公平、公开、公正的竞赛原则遭到挑战。人民大众渴望参与运动的欲望,一旦被高不可攀的技艺和运动场内外出现的一系列丑恶现象所湮灭,他们就只好另辟蹊径,打破自己树起的“运动偶像”,寻找属于自己的时空,选择适宜大众参与的、健康文明的身体运动形式,实现由来已久的强身健体的希冀与渴望。
由上可见,体育运动一旦失去人民群众的参与,就会失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主宰;运动竞技如果过分的商业化,就会沦落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导致体育运动本质的异化。而现代社会“文明病”的漫延,正是对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功效移位这一弊端的强烈回应。它告诫人们,体育运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必须与大多数人的利益保持一致,为大多数人所享用,使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真正得到好处,才能获得持续不断发展的能源和动力。
2 体育运动人民性的现实特征
2.1 普遍性
体育运动的普遍性表现在时间、空间和力度三个方面。从时间上看,体育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继承、改造和发展而来的。它以劳动、军事、宗教、教育和文化等为主要载体,经历了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越是生产力低下,人们体力劳动的量就越大,对体力的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当时的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体力锻炼和养生调息为主。而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精细,使得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日益减少,对体力的要求日益降低,大量的体力劳动由脑力劳动所取代。人们需要用体育运动来弥补身体活动的不足,这一客观现实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现代知识和信息社会体育的共同要求,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的特点。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和交通的发达,使世界变小了,但却导致人们交流的障碍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的同时,带来了休闲娱乐乃至健身的强烈愿望,劳动者参与体育运动成为社会时尚,也为政府制定场馆建设、活动组织和权益保障等体育政策法规,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要落实体育的普遍性,不仅依靠政府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相应的客观条件的满足,还需要参与者本身的主观努力,而社会大众的健身意识的提高和方法手段的改进是十分重要的。调查显示,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兴趣也逐渐提高,但真正参与并获益的却不多。中老年与病弱者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学校学生要应付学业,工薪阶层要成就事业,身心超负荷运转,锻炼和休息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在中国,“运动人口”远低于发达国家,许多人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水平,大众体质的监测和运动处方的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学校体育尤其是薄弱环节。随着双休日的实施和运动场馆的不断建设,体育运动正在日益向其广度和深度进军。我们坚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2.2 实践性
体育是一个以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的社会实践过程,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衡量体育事业成败的唯一标准。体育的首要作用,是通过身体运动加速社会成员身心的自我建构、改造和完善,通过对自身培育、锻炼和养护,达到健康、发达、完美的目的。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将体育运动仅仅作为欣赏对象。观看表演,虽然也是一种参与形式,但如果只是情感上与运动员共鸣,将身体运动作为音乐、戏剧、电影、绘画一样来进行欣赏,作为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部分,那无疑是对体育功能的片面理解。体育最需要的是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和身体力行的参与,只有参加运动实践,才能获得真实的身心体验。如果只停留在看、听、说比赛的层面,如果诸多的运动场馆只是将大众请上看台,如果活动的组织者只鼓动人民群众来消费,而忽视他们的切身利益,不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样的活动,就是再精彩,也终会有衰落的那一天。
2.3 实效性
迄今为止,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体育运动更是如此。体育活动的实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讲效率、有效果、出效益。讲效率,就是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协调一致。尽快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的体制,把健身作为社会成员的共识和民族振兴的标志。在实践中讲求高质量和低负担,不断优化健身方法和手段,在节约精力和时间的前提下,培养人们终身参加运动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有效果,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发挥体育运动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方位地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正达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的,取得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文明水准的良好效果。出效益,就是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努力培育体育市场和消费群体,开发运动文化产业,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全民健身——体育运动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我国“全国健身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它充分体现了我国体育运动的人民性特征,不但是体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而且是体育战略决策的重大转移。事实证明,只有把体育回归给人,使体育真正扎根于亿万人民之中,体育运动的发展才找到了生命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过分偏重于运动竞技和金牌,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不惜花费重金,而对社会大众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则长期重视不够,这一现象必须要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正处在知识和信息社会,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和技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全民健身计划”立足现实,着眼全民,以提高国民体质为己任,是我国政府对劳动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集中表现。“全民健身”或许没有观看比赛那样激动人心,但最终会使人民群众得到健康的身体这一无比珍贵的回报。动员全民参加体育活动,决不会影响运动竞技金牌的获取,还有可能使我们得到国富民强这一振奋人心的更为宝贵的金牌。
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使中国人民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我们党和国家数代领导的不懈追求和亿万劳动人民的殷切期待。现在,历史重任已经落在体育界广大有抱负、有作为和有神圣使命感的有志之士身上。来自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体育运动长盛不衰的必备前提。坚持体育的人民性,就是遵循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就是珍惜社会发展的文明成就,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保持的高度一致性,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更是这种一致性的有力证明。
4 结束语:发展体育事业必须遵循体育运动人民性的基本规律
4.1 体育是关系亿万人民身心健康的大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它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这一点,可以得到历史与现实的有力证明。
4.2 体育运动的人民性,是体育运动最本质的属性和最基本的规律。人民群众既是体育活动的创造者,又是体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体育效益的享用者。政府有责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个公民也有培育、锻炼和养护自己的身体,使之得以自我完善的权利和义务。
4.3 体育运动的人民性具体表现出普及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等基本特征。不但要在活动时间、空间和力度方面予以保障。而且要尊重社会需要,满足群众要求,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使体育运动的发展获得无穷的动力和源泉。
4.4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我国体育人民性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证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但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而且是我们科学地认识体育概念、本质和规律的又一新的学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