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何文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何文财

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具有可模性、耐久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而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在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通病,如:钢筋位移、混凝土烂根麻面等。笔者曾参与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其建筑转换层为整层楼高的大体积混凝土梁,当时现场施工对大梁防裂缝控制措施为:先对混凝土骨料进行淋水降温,并在搅拌混凝土时在水中加入冰用冰水搅拌。以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温度以达到防裂缝效果。但实际上只能控制早期的温度。接下来随着温度逐步升高仍然出现少量微裂缝,虽然这种措施对混凝土裂缝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少量微裂缝。因此,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作不完善。首先,混凝土的材料选用不合理,造成了混凝土的质量低劣;其次,混凝土在浇筑前,模板内部的脏物或者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模板出现了湿润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耐压力性能;再次,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施工方不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导致了混凝土的耐压性变差。

(2)模板设计不规范。在模板的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方不能够按照规格对模板进行设计,导致了混凝土的规格不符合标准规定,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的制作过程中,侧面模板的支撑不够,造成模板的刚度不够,出现了严重的膨模现象。

(3)钢筋的质量差,制作水平差。在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在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和钢筋焊所需用的焊条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现象多,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4)混凝土浇注温度控制不到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作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降温措施或浇筑时入模温度偏高,则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5)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产生的收缩裂缝。混凝土后期养护过程中,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导致混凝土相应地产生干燥收缩。在自身相互约束条件下,随收缩变形出现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承载力。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的不均匀,必然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波动,水泥则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主要材料,应经过严格检验,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骨料应精选,并严格控制、检验其级配,防止混入泥土等杂质。钢筋满足国家规范的规定,并且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现场拌制混凝土,应将原材料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同时还应审查、出具试配后的混凝土性能。对商品混凝土,要审查其配合比的试验资料、资质等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试验确定在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工地实际需要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可以掺不同种外加剂,很好的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起到减水缓凝功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使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可控制在0.55以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等因素,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后通过试泵送确定合理的配合,并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模板制作安装工序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模板制作安装的几何尺寸、标高、结构是否合理,均影响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加以重视。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钢模板。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技术员应绑扎钢筋前用仪器抄测、检查、对照施工图纸对当、板、柱的几何尺寸、标高位置预埋件位置进行详细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及确定支撑系统安全、稳定、刚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工程的制作绑扎质量直接影响钢筋在使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因此钢筋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极为重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施工除应遵照施工图要求,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大跨度结构中主梁截面较大,配筋率也较高,一般钢筋绑扎均在模板上进行(如南直桥梁、安发桥等),然后采用手动捣链送进梁内。因主梁筋较重,采用水泥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不适合,宜采用直径Φ18钢筋头垫在主梁底板上,顺梁底设置,长度应大于主梁箍筋间距,以避免在调整主梁钢筋位置时,保证不了保护层厚度。主梁、次梁主筋接头应优先采用单面焊接,既便于焊接工艺操作,又可以节约钢材。连续梁支座部位多为刚结点,负弯矩筋设计较密,加上柱的主筋与主梁交叉,浇注商品混凝土时振捣器插不进去,商品混凝土浇注困难,在绑扎钢筋时应事先将梁上部负弯矩筋预留振捣空隙,待商品混凝土浇注至负弯矩筋下进再调整钢筋位置,然后浇上面的商品混凝土。一般梁板结构在绑扎主筋时,应在混凝土施工缝以下5cm左右位置焊定位钢筋,以保证柱的受力盘在浇筑商品混凝土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在绑扎钢筋以前,也应对柱子的主筋近轴线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上层结构柱钢筋的正确位置。

(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基础钢筋、模板安装完成后,混凝土的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浇筑方法,当采用分段分层法施工时,段的宽度不宜小于2m。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是,宜可多点同时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振捣棒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浇筑面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收缩裂缝。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四、结束语

总之,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已有很大提高,可在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施工、温度和养护环节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从而有效防止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进而达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强,徐文栋.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质控方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28).

[2]丁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4:64-65.

[3]周援越,张少娟,曾艳.小议某水利枢纽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浅[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3:229-230.

论文作者:何文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何文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