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现代园林的设计才是具有品位的设计,园林设计不能就是简单地照搬复制,更不是随心所欲的种花种草现代园林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 开放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在设计上不断追求创新和独具特色的风格。本文就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例如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日益严格。人们对于园林的要求是,不但要构造出优美的风景,还要能为人们提供休养身心、游玩娱乐等场地。园林设计里既没有无意之行也没有无形之意,成熟的艺术风格往往表现为多样化的形式与经典主题的统一。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的目标需求有:一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渴望,二是人与人交往的需求。
一、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植物种植不合理
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不同,有些南方地区的植物并不适宜在北方生长,有些从国外引进珍贵物种也不适合在我国地区生长。从国外引进的植物不仅不利于生长反而增加了资源的浪费。在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常常为了营造美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各个植物之间的搭配层次,有些植物之间的生长季节不同,不同绿地植物的养护费用也不同,这无形中增加了大量植物养护资金,也造成植被物种的资源浪费。
2、园林设计缺乏人性关注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包括功能性和视觉上的美化性,而功能性则是其最终的价值所在。城市园林绿需要化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城市园林设计人员只为追求视觉上的美,忽视了设计上的人文关怀,这不利于城市园林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设计不合理致水资源浪费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有时会为了取得审美效果而忽略了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各有不同,一般南方雨季偏多,而北方多为干燥炎热,因而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多为喷泉和人工湖以达到城市居民乘凉的效果,但由于北方个别地区常年缺水缺雨,园林设计中喷泉引进的水源基本都来源于地下天然水,一些水景设施中的植物需要不断更换新水,很难进行水资源的再回收,因而一个城市每年的园林水资源消耗量都会很多。
4、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种类少
当我们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往往考虑不到植物的生态功能与本地环境的匹配程度,只注意到规划设计方案。导致我们设计的园林绿色植物种类单一,多样性、稳定性较差,给护林、环卫工人对其的防护工作增加难度。我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要遵守植物生态学法则,还要注重植物所要表现的景观效果。同时还要把绿色与人文相结合,建设绿色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市。
二、当前园林设计中的问题解决策略探讨
1、地方特色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必须要遵守地方特色原则,即要考虑生态学和美学原理。同时绿化设计还要考虑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天气特点,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园林。这就预示着我们要在满足当地地貌的基础上,尽量种植原有的植物,引入与环境相适应的植物。
2、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体现节约的理念
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植物品种丰富多样,各有特色,使用时应选择适宜品种,体现独特的地域风光。
(1)合理配置植物,提高单位绿地面积植物的多样性。植物配置时要贯彻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复层结构配植方式,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注意乔灌草的比例,尽量缩小大面积纯草坪开敞性空间,减少和避免“大色块”的设计模式,增加花灌木,适度增加宿根花卉作为地被,丰富植物品种,形成一个复合型、层次感强的“大绿化”效果
(2)植物配置时选材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选择乡土植物和适合本土气候条件的园林植物。在干旱缺水或盐碱地区,选育和推广抗旱、耐盐碱性抗逆型植物品种。大力提倡和推广耐旱、节水、养护成本低的景天类、鸢尾类、萱草类等地被植物。
(3)营造自然植物风景表现独特景观。野生植被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设计师可通过采取人工植物群落与野生植被进行合理配置,采用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配合使用野草、野生花卉,可营造出郊野的氛围,在城市中别具韵味。
(4)种植设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免多次投资进行重复建设。应考虑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期内可以达到的平衡,注重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阔叶树与针叶树相结合。
3、注重人性设计
园林设计考虑人性化是生态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园林人性化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于城市园林设计品位的追求。园林最终要服务于人,所以依据美学的园林,将园林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各个细节都融入人性化因素,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利用审美因素科学、合理的让园林绿化带给人们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提高,同时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4、转变园林设计理念,树立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大量种植灌木,简单追求植被覆盖率,将绿化指标数字化,使园林设计缺乏与人的协调,不能真正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为此,应该从转变园林设计理念开始,树立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园林设计理念,使园林设计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科学考察,将人文因素融入原理设计中。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树立“生态园林”的理念,坚持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走出一味的调整建筑与绿化面积比例的误区,建立具有多样性特征的园林,使人与自然协调、建筑与绿化协调、自然与人文协调,真正使人们在欣赏园林艺术的过程中能更好的观察自然,在生态园林中陶冶情操。
5、注重生态规划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
园林设计应以生态效果为目的。作为一个综合整体,园林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多使用乡土树种,少用大草坪,大铺状。增加植物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视觉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建设,应成为园林工作者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的根本目的。
6、有效协调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城市园林设计不得不考虑园林所呈现出的景观效果,园林景观效果受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配置的影响。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模式一般以乔木为主,辅以,乔、灌、藤、花草等,通过园林设计工作,利用园林植被为人们呈现大自然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等视觉景观,同时注意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将植物的人格化和多样化的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依据城市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随着四季的变换为园林适时培植多样性的植被,形成良好的植物生态系统,听过完善园林的养护与管理设施,实现城市园林多样化和生态化的要求,为人们呈现园林所带来的四季变换的色彩美,真正做到园林的生态效益同景观效果相匹配和融合。
7、人工培养优质资源的种苗
园林苗木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在使用自然植物的基础上培育急需的苗木,并把植物品种进行入库管理,保证工作人员顺利培育稀有的品种,使绿化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总之,园林的建设营造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园林空间的游憩过程中能够得到美感享受和放松需求。在充分分析现代园林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更好的实现园林设计的整体发展。园林设计一定要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园林生态环境,传承各地历史的人文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可以说,只要在今后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坚持良好的设计原则,克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实现园林建设的更好发展。
论文作者:庞文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效果论文; 生态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