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贸易平衡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如何看待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据中国海关统计,一季度出口1157亿美元,增长34.1%,进口1241.4亿美元,增长42.3%,外贸逆差达到创纪录的84.4亿美元。回顾1994年以来持续10年的顺差格局,当前中国贸易收支的逆向波动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观察中国贸易平衡的演化轨迹、分析其目前所处阶段的结构特点、研究其变动背后的决定力量,对于客观和科学地看待中国的贸易平衡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贸易平衡的历史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收支平衡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见表1)。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外贸出现20.2亿美元逆差;在整个80年代的10年中,对外贸易有8年处于逆差状态,累计逆差437亿美元。90年代以来,外贸逆差的局面得以扭转,除1993年外,历年均保持较大顺差,顺差最多的1998年达435亿美元。1990-2003年,中国累计实现外贸顺差2590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国家外汇储备攀升到4033亿美元,是10年前的19倍。
当前阶段贸易平衡的结构特点
从构成看,中国当前的贸易平衡表现为加工贸易顺差与其他贸易逆差并存,对美欧顺差与对周边逆差并存,劳动密集型产品顺差与初级产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逆差并存的局面。
表1 1979年以来中国贸易差额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贸易差额
1979136.6156.8
-20.2
1980182.7195.5
-12.8
1981220.1220.2-0.1
1982223.2192.930.3
1983222.3213.9 8.4
1984261.4274.1
-12.7
1985273.5422.5 -149.0
1986309.4429.0 -119.6
1987394.4432.2
-37.8
1988475.2552.7
-77.5
1989525.4591.4
-66.0
1990620.9533.587.4
1991719.1637.981.2
1992849.4805.943.5
1993917.4
1039.6 -122.2
1994
1210.1
1156.253.9
1995
1487.8
1320.8
167.0
1996
1510.5
1388.3
122.2
1997
1827.9
1423.7
404.2
1998
1837.1
1402.4
434.7
1999
1949.3
1657.0
292.3
2000
2492.0
2250.9
241.1
2001
2661.0
2435.5
225.5
2002
3255.7
2952.0
303.7
2003
4383.5
4128.3
255.2
资料来源:1998-2003年《海关统计月报》第12期。
1、加工贸易顺差与其他贸易逆差并存
中国的加工贸易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保税监管”和对本地中间投入品的“出口退税”,确保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出口导向的政策取向使加工贸易迅速成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3年,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47.6%,当年实现顺差789.1亿美元,是全国顺差的3.1倍,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顺差152.1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顺差637.1亿美元。加工贸易之外,一般贸易2003年出现56.7亿美元逆差,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逆差209.7亿美元,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逆差合计228.3亿美元(见表2)。
表2 中国2003年贸易差额分贸易方式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 出口额进口额贸易差额
总值 4,383.7
4,128.4
255.3
加工贸易 2,418.5
1,629.4
789.1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543.3 391.2
152.1
进料加工贸易 1,875.2
1,238.1
637.1
非加工贸易
1,965.2
2,499.0 -533.8
一般贸易 1,820.3
1,877.0
-56.7
边境小额贸易34.8 43.0-8.3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0.0 19.6
-19.6
租赁贸易 0.1 13.9
-13.8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 0.0 209.7 -209.7
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40.2 71.8
-31.7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54.9 251.5 -196.6
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
0.0
5.6-5.6
资料来源:2003年12月《海关统计月报》。
2、对美欧顺差与对周边逆差并存
近年中国贸易平衡的市场分布趋势表现为贸易顺差向美欧市场集中,与亚洲周边主要贸易伙伴的逆差进一步扩大。2003年,中国对美国和欧盟贸易顾差分别达586亿美元和19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59亿美元和94亿美元。从亚洲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长迅猛,双边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对台湾省、韩国、东盟和日本的逆差分别达到404亿美元、230亿美元、164亿美元和14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89亿美元、99亿美元、88亿美元和97亿美元。
3、劳动密集型产品顺差与初级产品、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逆差并存
纺织服装、旅行用品、箱包、鞋袜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3年,上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近1000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接近800亿美元。初级产品、部分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巨额逆差,2003年初级产品进出口逆差达380亿美元,其中仅石油逆差就达209亿美元,金属矿砂及废料逆差115亿美元。化工产品进出口逆差294亿美元,特种工业专用机械和电力机械逆差544亿美元。
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贸易平衡的变动
中国贸易平衡的变动,取决于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各方力量对比的动态演变,而决定这种力量对比演变的主要有四个因素:资源禀赋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周期波动,世界产业的动态转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变迁。这些因素有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有的只在短期内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变动施加影响。
1、中国资源禀赋的变化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总是出口其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产品,进口其资源禀赋相对稀缺的产品。改革开放之初,尽管中国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其素质相对较低。1982年,全国近40%的人未受过教育,有近8亿人生活在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79%。以当前汇率计算,当时中国的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不到0.5%;如果用Daniel Trefler计算技术差异的方法进行调整,当时中国的就业人数只相当于200万的美国“等价工人”。这意味着那时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高素质劳动力相对贫乏、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从而决定了其出口优势在于资源性产品、农产品等初级产品。1984年,初级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高达45.7%,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煤炭、原油、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民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此时劳动力变得相对丰裕起来。2000年,中国受教育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到近85%,其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增长了近一倍。经过调整的就业人数相当于近1800万的美国“等价工人”。中国的比较优势开始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进口国内稀缺的资源性产品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贸易平衡的动态演变,此时主要取决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对资源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内需求二者间的相互变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丰裕程度的相对提高,中国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国民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也提升了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事实上,当前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正不断提高,竞争优势开始显现,越来越成为扩大出口、增加顺差的重要力量。如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总出口的比重从1983年的5.5%上升到2003年的42.9%,提高了37.4个百分点;从1993年到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从0.7%上升到25.2%,上升了24.5个百分点。
图1 1979-2003年中国贸易逆差与GDP增速的关系
2、国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如图1所示(贸易逆差曲线的正值表示逆差,负值表示顺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通常也是贸易逆差大幅增加或顺差大幅减少的年份。在拐点处,贸易平衡的同向变动一般要比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晚一年左右。这种关系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表现特别明显。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趋于平缓,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外贸顺差迅速积聚的时期。
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重要推动力——投资的变动,与贸易逆差的变动存在类似的同向变动关系,而且更加显著。如图2所示,投资大幅增长的1985年、1988年和1993年,同样是中国贸易逆差大幅增加的年份。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投资增速趋缓,中国开始进入贸易顺差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与中国的进口结构有关——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以投资品为主,投资的快速增长通常都会导致进口相对于出口的大幅增加,从而造成逆差的出现。
图2 1979-2003年中国贸易逆差与投资增速的关系
3、世界产业的动态转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稳定的政治环境、日益健全发达的公共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安排和高效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外资进入中国。1992-2003年间,日本、韩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累计流入中国的FDI达3231.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吸收FDI总量的67.8%。这些转移来的资本以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形式,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与零部件,在中国加工组装之后,再通过原有的销售渠道,销往欧美等地。这一方面带来了贸易转移效应,上述国家和地区对美、欧的部分出口转化为中国对美、欧的出口,以及中国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另一方面,这种产业转移也带来了顺差转移效应,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前对美、欧的部分顺差转变为中国对美、欧的顺差。1992年,中国对东盟、日本、韩国和台湾省逆差合计仅71亿美元,对美国和欧盟的逆差合计29.2亿美元;到2003年,中国对日本、韩国、东盟和台湾省合计逆差扩大到945.3亿美元,为1992年的13.3倍;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则达到创纪录的777.1亿美元。从中国贸易方式和国别地区的结构特点看,世界产业的动态转移,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演变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4、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变迁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定,中国现在正逐步放开农业、汽车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同时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见表3)。在农产品和汽车等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由于市场准入机会的增加,中国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出现大幅增长。与2001年相比,2003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增长了60%,服装出口额增长了42%,对欧盟、墨西哥等的出口增长更快。同期大豆进口增长92.8%,食用植物油增长4.4倍,棉花增长15.5倍,汽车增长2倍。这种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制度变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对进出口双方的力量对比产生持续的影响。
表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影响进出口的部分制度变迁
有利于出口的部分制度变迁
有利于进口的部分制度变迁
1、美国国会通过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PNTR),结束 1、在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取消贸易权审批制;逐步使
对华正常贸易关系的年度审议。外商投资企业获得完全的贸易权。
2、欧盟、阿根廷、匈牙利、墨西哥、波兰、斯洛伐克、土耳
2、在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每年调整和扩大指定经营
其等成员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的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数 制度下的企业清单,并最后取消指定经营制度,植物油的国
量限制、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等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5
营贸易管理在2006年1月1日取消。
至6年内取消。这些措施主要针对中国的陶瓷、纺织品、鞋 3、至2005年,关税总水平降至约10%,其中工业品降至
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此外,受制于数量限制的产品约9.3%,农产品降至约15.5%。2005年前取消所有信息技
还将在过渡期内享受一定的配额增长率。术产品的关税。
3、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规定,发达国家 4、最迟于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额、许可证、特定招标
的纺织品配额将在2005年1月1日取消,中国将充分享受世 等非关税措施,涉及产品包括粮食、植物油、食糖、棉花、羊
贸组织纺织品一体化的成果。 毛、化肥、成品油、汽车、机电产品、天然橡胶、彩色感光材料
4、美国、欧盟等根据其国内立法,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
等。在此期间,相关产品的配额将享有一定的增长率。
调查时,以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为由,采取替代国的办法,更
易于裁定倾销的存在。这一“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将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5年内取消。
资料来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
如何看待中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在现实中,一国对外贸易很少实现平衡。如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持续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1990-2002年贸易赤字累计达2.9万亿美元;同期日本却出现了大量对外贸易盈余。从长期看,只要一国的对外贸易失衡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帐户的其他项目弥补,不导致整个国际收支的恶化,或者带来恶化的潜在风险,这种失衡就是可以接受的。中国对外贸易在连续10年顺差之后出现较大逆差,与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特点是一致的。
1、当前阶段贸易逆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首先,当前贸易逆差与中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国内经济周期波动是一致的。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由此产生了对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巨大需求,拉动这些产品进口大幅增加。2003年GDP增长9.1%,增速为1997年以来最高;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6.7%,增速比2002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在国内需求的带动下,2003年原油和铁矿砂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1.3%和32.9%;化工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5.5%和40.8%。2004年1月原油进口量大幅增加,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万吨,2月份更高达1053万吨;铁矿砂前2个月进口3160万吨,同比增长36.8%。
其次,当前贸易逆差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背离。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存在局部过热的趋势,GDP增长与投资增长关系失衡,能耗和物耗系数上升,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引起明显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2003年国内生产资料平均价格比上年上涨8.1%,运费尤其是远洋运输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1月,原油、成品油、铁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比去年12月份上涨18.1%,原油均价上涨3.6%;2月份铁矿砂和原油进口均价又环比上涨了12%和4.3%。在此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中心可能会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而逆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投放,控制货币供给过快增长,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第三,逆差不会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静态地看,即使每月均出现2月份贸易逆差的规模,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可支持4年零5个月的时间,当前的贸易逆差在短期内不会导致贸易支付的危机。此外,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进口并不需要实际的外汇支付,如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接近210亿美元;2004年前2个月,如果考虑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需要实际外汇支付的贸易逆差仅有38亿美元。另外,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即使全年对外贸易出现较大逆差,总体国际收支仍有可能保持顺差格局。
最后,某些产品进口的相对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结构的被动性调整,提高生产效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均预测,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自由化将带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因此增加经济效率。总体而言,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两种途径,一是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大幅增长,吸引生产要素主动转向这些部门;二是低效率的农业等部门在强大的进口竞争压力下萎缩甚至停业,迫使这些行业的生产要素被动转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近年来“民工潮”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论。
2、贸易逆差在一定时期内将经常出现,但中国不可能出现长期持续的逆差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在国家宏观政策倾向于对经济发展进行微调、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增长不会突然中断,这意味着进口的增长具有连续性。但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回调,进口增速将放缓,逆差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其次,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进口的依赖。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依赖将持续加深。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具有刚性和不可逆性。但从中长期看,资源禀赋是动态变化的,随着资本的积累和技术不断进步,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将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并成为创造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
第三,2004年,中国的进口关税总水平进一步下调至10.4%,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放宽或最终取消,由此产生的进口刺激效果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但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协定,中国也将因取消纺织品和服装的限制而获益。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估计,在立即取消《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限制后,中国占世界服装市场的份额会跃升6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尽管短期内进口的大幅增长可能导致贸易逆差经常出现,但在中长期内,通过解放被束缚的既有比较优势,并不断塑造新的比较优势,中国的出口规模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现长期持续逆差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