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怎样搞好国有企业——兼论双星集团蓬勃发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星论文,蓬勃论文,国有企业论文,启示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好。但勿庸讳言,国有企业的处境却比较困难,1996年以来,亏损面继续扩大,效益继续下滑。据统计,1—9月全国6.88万户国有企业中,有3.14万户亏损,占总户数的45.6%;全国省市区中,净亏的17个,比上年增加10个;净亏的行业也有7个。从利润额来看,1—4月盈亏相抵,首次出现总的净亏25亿元;1—9月总的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上升45.7%,总利润额比上年同期下降75.8%。
不过,尽管如此,我对搞好国有企业还是充满信心的。1996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指示我们要“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我觉得这是有事实根据的。最近我参加了一个调查组去青岛双星集团进行了一次调查,给我启发很大。现即结合双星集团蓬勃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谈谈自己对我国当前究竟应怎样搞好国有企业的几点想法。
一、坚信国有企业能够搞好,主张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这是双星集团给我的第一点启示。双星集团是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是一个只有1000多万元资产,2000多人的地方国营橡胶九厂,主要生产解放鞋。但它现已发展为拥有两万多职工,130多个企业,16亿元资产,全国有160个营销点,国外也有7个营销公司,是当今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鞋业跨国企业集团;它生产出蜚声中外、世界一流的双星名牌和以运动鞋为主的包括运动服等等在内的运动系列产品,跨17个行业。1996年销售20亿元,利税1.6亿元,创汇5000万美元。从1984年至今已累计上交利税3.44亿元,相当于1984年33个规模的老厂。
双星产品是竞争性很强的民用产品。全国产鞋的企业大小有约20万家,温州市注册的就有5000家,韩国在华的大型鞋厂也有十几家。双星集团的蓬勃发展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可以不用合资,也不需股份制改造就可以搞好;并且没有必要、也不应该退出竞争性行业。
现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行业,而只保留在有关国计命脉部门和基础性、公益性等非竞争性的行业和部门。这实际就是说,比如在工业部门,国有经济只需占约20%的产值,其余80%都实行非国有化的生产经营。众所周知,竞争性行业,一般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率高,而非竞争性行业则一般是投资大、周转慢、利润率低,甚至亏损;同时它又是为竞争性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安全等等服务的。因此,如果只让国家掌握非竞争性行业,实际就是让我们国家承担亏损,让非国有的企业、外国老板和国内大款们去赚大钱,从而改变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使之成为替资本家服务的工具,即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之所以说是理想的集体资本家的、为私人资本服务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其根本的经济原因就在于此。事实上,西方国家一般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才建立起国有企业的。而且它们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约占20%,甚至更多。如1968年西方各国国有企业资产占全国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英国17%,西德22.7%,意大利28%,法国33%。可见,主张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观点,实际是按西方模式来把我们国家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改变为资本主义性质,其后果不堪设想,因而是不可取的。
二、必须为国有企业造就良好的市场环境
双星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始终把两眼盯在市场上。他们深深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就是产品有市场。因此,他们冲破重重阻力,采取各种开创性措施,打开了国内外市场,到1995年,内外销比例曾达到4∶6的格局,从而为企业的大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
企业要有市场,固然首先有赖于自己有优质的产品和正确的营销战略,但若客观环境不允许,企业自己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因此,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来讲,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乃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为此,我认为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积极缓解和消除贫富悬殊的弊端。民用产品的市场主要是靠居民的收入去实现的。但目前我国居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趋向愈益明显。以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为例,占1%的富豪型家庭与占4%的贫困型家庭所平均拥有的金融资产相差92倍!另据报导,拥有100万元以上的大款有100多万人。上千万,上亿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挥霍浪费,奢侈无度,对消费品的需求自然很大,但毕竟人数较少,总的消费量并不多,而且他们偏爱高档洋货,因此,对国有企业产品的市场关系不很大。而作为国有企业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的广大劳动群众却收入很有限,特别是作为数以千万计的失业者和停产、半停产乃至破产企业的职工,连拿基本工资都很困难,当然就会大大影响产品的销售。因此,为国有企业开辟市场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要积极缓解和消除贫富悬殊的弊端。怎样消除?有的主张只要采取税收、福利政策予以调节就行了。其实,这在西方的实践已一再证明是无效的。马克思也早就说过,这“只是在用止痛剂,而不是在除病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69页)。要除病根,就只有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当前就是要切实坚持、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既要允许又要适当限制和规范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特别要纠正当前某些任其泛滥的作法,以防止和消除它们对公有经济,首先是国有经济的冲击和威胁。
第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里说的结构主要是指产品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大小结构。因为产品产业结构合理,就意味着各行各业相互提供市场,而且能实现供求均衡,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却呈现出产业结构失调和趋同状态。如重工业过重,加工工业过长,基础工业过短;原材料、粗加工、初级产品比重过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最终产品比重过小;大型企业过少、集中度过低,小型企业过多、分散、重复,生产能力过小。在地区产业结构方面的趋同化也非常严重,中部与东部工业结构相似率达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近97.9%(参见《经济日报》1996年12月4日载“整体搞活国有经济”联合课题组成果报告)。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形成大量产品市场缺乏的局面。因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逐步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是十分正确的。这实际也是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有力措施。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调整结构对搞好国有企业的意义,例如,有的把它视为“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我觉得就不一定确切。因为这种说法,实际是意味着把当前国有企业市场缺乏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从各行各业来看,长线行业会亏损,短线行业仍会盈利;从一个行业来看,一些企业因市场缺乏而亏损,另一些企业就可因有市场而盈利。因此,从总体来看还是会盈利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总体上出现了净亏损,甚至有7个行业净亏;而且结构不合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问题,净亏是新出现的现象。可见,把国有企业市场缺乏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不符合实际的,从而把调整结构视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所在,也就不一定抓得准确。
第三,切实摆正各种经济成分的“主体”与“补充”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因此,非公有经济只能作为公有经济,首先是国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而存在和发展,彼此绝不能平起平坐,更不能喧宾夺主。目前有的人害怕这样明确地提出问题不利于改革开放。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明确宣布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而且外商、私商的本质是唯利是图,他们哪怕只处于“补充”地位,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投资,就会生产经营。因此,我们明确提出切实摆正各种经济成分的“主”“补”关系,只会更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
这里主要谈谈国有经济与外资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并对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起到了众所公认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还须看到,引进外资的作用是双重的。由于我们过去长时期对引进外资实行“免二减三”等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时至今日,外资企业无论在资产总额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都已达到危及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相当程度,这是不能不引起人们警惕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已超过1600亿美元,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按8.3的汇率折算,合人民币13280亿元,相当于我国目前国有经营性资产51822.8亿元(据统计1995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45063.3亿元,再按1996年最多增长15%估算的数字)的25.6%以上,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为75%,国有经营性资产仅为12955.7亿元,则外资已超过国有经营性净资产2.5%。再如果把私营企业的资产近3000亿元(截至1996年6月底,全国私营企业70.9万户,按户均注册资金41.2万元计算,共有资产2921亿元)计算在内,则非公有经济资产超过国有经营性净资产的比重就更大了。这些数字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担心吗?有的或许以为公有经济中还有一块集体经济没有考虑到。其实据一些典型调查的材料估算,在目前名为集体经济成分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戴红帽子”的假集体(参见一程:《私营经济问题若干资料》载《当代思潮》1996年第2期)。所以,这对公有经济并不能增加多少分量。
就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我国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市场,都是外国商品占优势。如到1994年,外商机电产品在我国市场占有率:摄录一体机为99%,传真机98%,移动电话机80%,大中小型计算机75%,轿车70%,电子元件70%,微型计算机60%,录相机60%,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50%,机床63%。再如像微波炉这样的热门货,目前我国有60多家生产,其中合资企业占了大半,仅剩格兰仕等少数厂家还在力撑国产名牌的大旗。还有像化妆品、洗涤剂、胶卷、饮料等市场,外商更几乎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啤酒业国内60家年产5万吨以上的厂家,70%与外商合资,并大多数为外商控股;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13家合资企业中,除一家外也基本上为外商控股。目前外商还在不断扩大地盘,世界前500家大跨国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如冰箱就成为它们吞食的新目标,现已控股年产100万台以上生产冰箱企业8家,再过两三年就可能占领我国60%的市场。不难看出,目前这种由于各种经济成分不协调而造成的国有企业市场缺乏,比之由于产业结构失调而造成的市场缺乏更为明显,后果也必将更为严重。因为前者不仅会使当前国有企业困难,而且将有可能使民族工业一蹶不振,甚至丧失主权。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面对如此局面,北京一家大报的评论员文章却漠然置之,说什么“从目前外商进入的行业来看,外资并没有一统天下,绝大多数还是国内企业占主体地位,形成了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这些人的算盘里,似乎不等外资一统天下,民族经济不全部崩溃就不甘心似的。
至于说到国有企业与外商竞争的问题。无疑的,我们应把国有企业放在与外商竞争的环境中来发展壮大自己。但是,竞争需要有公平的条件。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从来就没有公平竞争可言。列宁在揭露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真象时指出:“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竞争了。现在已经是垄断者扼杀那些不服从垄断组织、不受垄断组织的压迫和支配的企业了。”(《列宁全集》第22卷第198页)因此,小企业要竞争过大企业,弱者要竞争过强者,如果没有国家政权支持和保护,是很难想象的。当19世纪德国面对强大的英国自由贸易竞争的时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懂得这个道理,坚决主张实行保护主义政策。在今天,我们的情况与那时的德国当然有所不同。但若全然不顾我们国有企业所面对的是跨国公司一类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加之国家又给他们“免二减三”等等的特殊优惠,而去妄言公平竞争,我认为,要不是离谱太远,就是痴人说梦。
我在这里绝不是说不要利用外资,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是我国既定的国策,今后也还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但利用外资必须是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要使外资真正成为我国国有经济和整体的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并以此为限,而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多多益善”地引进,并赋予种种优惠,以免给自己的国有企业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冲击,乃至有喧宾夺主之虞。正如朱镕基副总理最近在福建考察时指出的:“要正确执行中央有关引进外资的导向政策,防止引进一家,挤垮几家,进口一批,打垮一片的消极后果。”(见人民日报1996年12月5日报导)
三、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管理
朱镕基副总理最近在四川考察攀钢、长虹等企业时强调指出:“现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因此,“搞好国有企业,关键是国有企业要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严字当头,加强管理。(见人民日报1996年11月4日报导)我很赞成这个意见。这次我们去双星调查时看到,双星成功的秘诀就是把管理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他们的口号是:“两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管理上”。
双星还进一步提出,企业要实行“军事化”、“家庭化”的管理原则。所谓军事化,就是要使企业像军队那样,有雷厉风行的作风,有铁一般的纪律,实行一整套严格科学管理的制度。鞋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又有很复杂的工艺过程,一双鞋需要经过200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因此,要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是很困难的。但他们却通过创造出一整套严密科学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把它做到了。例如,在技术质量管理上,他们创建了一套很科学的胶鞋技术跟踪卡、数字跟踪卡,使人人质量责任明确,生产秩序井然;在成本管理上创建了一套投入、产出系统工程,资金、原材料的使用,都给予定时、定量的切块管理,并逐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以至个人,等等。所谓家庭化,就是要使职工感到企业有像家庭一般的温暖,甘心以企业为家,为企业而拼搏。这就要求领导必须善于理解职工,体贴职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把企业从权威管理,上升到道德管理,使企业的要求,成为职工自觉的行动。
双星在管理中,还认真贯彻实行了“按劳分配、奖惩分明、一切公开”的原则。工人按件计酬,每天得多得少,受奖受罚,都逐日公布;干部能上能下,竞争上岗,从而在全厂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热潮。
双星在管理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建立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制度。全厂设有民主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有两个委员半年轮换一次脱产管理,并形成了从班组、分厂到厂级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这个民主管理机构有权审议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管理和福利方案,有权评议、监督下至工人,上至总裁所有的干部和职工,规定凡被职工代表点名批评三次的中层以上干部,则就地免职。
在双星,无论干部或工人,凡有违反纪律,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都可通过职代会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解决。职代会既是保证职工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又是教育帮助职工遵守纪律,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的有效方法。由此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当前有的人说什么工人当家作主的观点已经过时,以及要求工人遵守纪律与工人当家作主二者不可得兼,都是毫无根据的。这些人的错误看法在于,他们根本不懂得,国有企业是包括企业工人在内的全民所有的企业,厂长和职工都是企业的当然主人,工人自己当家作主与自觉遵守纪律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正是国有企业特有的优势,而为任何外资、私人企业所无法具有的。
双星的以上各项管理措施,概括起来说,不外是对物和对人两方面的管理,对物的管理也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加强企业管理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加强职工队伍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其主要途径和方法则是建立健全职代会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双星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能把企业搞得朝气勃勃,井然有序。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加强管理的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经验。
当然,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没有这个条件,广大职工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双星的总裁兼党委书记汪海同志,人称“鞋王”,是一个党性很强,并富有爱国主义激情,有胆、有识、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社会主义企业家。从许多事实来看,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以至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领导班子和带头人的素质不高,或者经验能力不够,或者缺乏敬业奉献精神,甚至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干出“穷庙富方丈”的勾当。双星正由于有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好的带头人,所以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我认为,这并不在于国有制本身,而主要是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的同时,允许私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应当肯定,我国现阶段允许私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是必要的、正确的。但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二重的,既有积极的“补充”作用,又有消极的破坏作用。如它既以其必然要产生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来腐蚀干部思想,又以其可以发大财来引诱干部,甚至不惜非法行贿,拉干部下水。加之,有关方面对其消极作用限制不严,或者进而推波助澜,任意出卖国有企业,纵容私营经济无限发展,鼓吹“私营经济挑大梁”和个人暴富光荣等等。在此情况下,有些意志薄弱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自然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总想个人发大财,成天盘算的是:与其辛辛苦苦地为国家拼命,不如自己当老板充实自在。不难想象,一旦企业落入这种一心为私的经营管理者的手里,就没有不混乱、亏损的。我认为,国有企业管理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此,我们如果能切实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坚决抵制私营经济的消极作用,并适当限制和规范其发展的范围和规模,正确发挥其积极的“补充”作用,同时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就一定能从根本上建设好领导班子,抓好企业管理。
从以上分析说明,当前要搞好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宏观上要造就良好的市场环境也好,还是在微观上要加强企业管理也好,归结到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切实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方针,堵死走私有化的路,摆正各种经济的主补关系,相互协调发展,就一定能从根本上为搞好国有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