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资源开发与水电生产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达到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就应当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分析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并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与日俱增,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作为水利水电单位,应不断提高自身施工技术。同时,如果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而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因而,分析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1.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导流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完善性,对于整个项目施工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施工通常会选择修筑围堰的方法来解决导流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中,倘若施工场地位于河流上方,由于水工建筑结构的施工需要在土体稳定、
干燥的岸坡上进行,为有效疏导河流、将水体引向预定的下游位置,就需要采用围堰技术来解决导流问题。对此,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必须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内的地质结构、水文特点、气温条件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枯水季节或流水量较小的时段进行施工,能够大幅降低导流工程的作业量与难度,以至于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施工导流,应严格依据我国有关的标准、规范,考虑到河流在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化,合理组织、明确安排生产活动,优化配置项目的财力、人力、物质资源,详细划分导流时段,拟定具体的导流设计方案、措施,以施工进度、周期、河流周期为核心内容,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在自然条件、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期围堰导流是最为经济、适用的技术方案。作为一种临时的挡水结构、设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增设围堰,主要是为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施工建设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在设计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过程中或施工时,应事先开展水利模型试验,对结构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围堰的性能与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规划围堰结构的平面布置,其能够保证围堰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可有效减轻河道冲刷、航运排水的压力与困难。
1.2预应力锚固技术作为一种性能优越、适应面广的技术措施,可大致将其分为混凝土预应力拉锚、预应力岩锚两种,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在既有工程结构的维护、加固处理中,同时还能在新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彰显其独特性能。在实际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利用其传递拉应力的性能来减缓、降低一些施工部位的受力荷载,避免发生损坏、沉降、裂缝等情况,通过结合GPS技术,能够按照项目的设计要求,更加全面、准确的控制、调整锚固施工的位置、方向、深度,由此才能事先向建筑结构、基岩主动施加预压应力,以此达到改善局部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在设计预应力锚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坝型有所区别,对于施工强度、稳定性的要求也就不同,从而造成强度、稳定的标准不一、分析方法不同,为保证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稳定,并使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可根据上部结构的规格、类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来选择相对的规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的施工角度,对于锚固的荷载、锚杆的数量有着一定影响,应综合考虑锚固施工的标准与场地条件来选择角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坝体填筑技术,坝体填筑主要指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之中的坝面流水作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给整个的坝面流水作业划分好施工的施工方向和施工工作段的长度,划分的依据必须和坝面的面积相符合,除此之外,坝面的划分也要符合施工设备的正常工作的需求。要求坝面的宽度一定要大于施工碾压机械的压实的最小宽度的大小。(宽度一般在十五米左右,长度一般在四十米到一百米之间);第二,根据已经设计规划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的内容来划分整个坝体的建筑工序,一般来说,坝体的建筑工序的规划是取决于坝体的具体的坝体填筑面积、坝体的铺料方式、坝体施工过程的施工强度和季节气候这些因素的;第三,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坝体的填筑材料的施工时间,同时,为了有效的避免在冬天和夏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损失问题,可以考虑采取大幅度降低施工作业施工循环时间的手段。
1.4路基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坝体填筑工序完成以后,应该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坝面的路基施工。首先,应该对坝面上的路基进行清理,这一个步骤是通过80HP的推土机来完成的。与此同时,使用推土机对坝面上的路基进行压实。待路面清理和路面压实工作完成以后,对路基进行测量放线,并准备开始土方的路面回填工作,待路面回填工作完成之后,对路基的路槽准备开展挖掘,在这整个过程中,要求每一步都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规定进行施工,才能达到坝面的铺垫工作。
2.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些年,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当前我国重点发展的一个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不仅仅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是节约社会资源的一种替代方法,和我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既要注意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要保护我国的环境。
2.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环境的保护
贯彻落实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的相关规定,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领域对环境进行保护。对工程施工区域之外的树木和植物尽量保持原状,避免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给工程附近的地区的环境带来污染。积极开展对灰尘、毒气、噪音的治理,合理的对工程排放的污水、废渣进行管理,尽可能地降低工程的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应当建立一个由经理领导、副经理主管、各个施工部门都参与的环境保护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分项工程的环保措施和项目环保方案,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
2.2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准备启动前,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应当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观察,并做好地质检测工作,为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根据工程所处地方的施工条件、地形以及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点,查找工程施工过程中隐藏的薄弱点,然后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准备工作。此外,还要严格的检测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于工程需要用到的材料一定要有相关的合格证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质量问题,都要及时和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联系,除非经过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签字验收,不然工程不可以继续进行。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及时更新施工管理观念,研发有助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此外还要注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加强沟通,让工程检测和管理贯穿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流程,做好每一个小细节,杜绝一切隐患的发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莫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
[2]曹睿.陈晓鹏.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及其应注意问题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3
论文作者:陈桂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围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锚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