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设计中的脚手架_教学设计论文

论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脚手架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概述

      脚手架(scaffold)是指建筑施工时为了方便工人操作,为解决运输等问题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它是建筑业内的常用术语。工人在高架建筑、外墙施工、内部装修时,因高度较高,人和材料不方便运输或停留于空中时,常用的方法就是借助脚手架。所以,它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工具。

      最早把“脚手架”一词应用于教育的是布鲁纳(J.S.Bruner)。布鲁纳认为,当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教师、父母、同伴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的辅助(工具、策略、方法),这种辅助就是完成这项学习任务的“脚手架”。在教育活动中,脚手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穿越最近发展区。[1]后来,有人提出“脚手架式教学”,或把脚手架作为知识理解的观念和方法框架,或把它作为有效教学的策略。当有了学习的“脚手架”,学生就有了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着力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探索、内化知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经验。因此,学习中的“脚手架”,是一种学习观念、方法、手段或策略,是一种隐形的学习工具。

      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是教学设计的“工具”,是教学设计的观念、方法、手段或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支持性系统。更进一步说,它可能是一些半成品化的工具,一个可以再创造的框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用它来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维度、认知维度、活动维度等。教学设计者之所以需要一些脚手架,是因为一些教师设计出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学生经验、认知水平脱节。利用教学设计的脚手架,能帮助这些教师实现从教材到教案与学案的转换,从低技术含量的教学设计上升到高技术含量的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什么样的“脚手架”?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材和教参是教师惯用的工具。教师基于自己的教育理论和经验,通过对教材、教参的解读,梳理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等,教材、教参、教育经验是他们设计教学的脚手架,但这样的“脚手架”容易脱离学生的经验发展区,实施效果可想而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从三个视角去分析教学。第一,目标分析。起源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这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渐变过程,笔者称之为“目标元”的设计。第二,学生的认知分析。找到知识流变过程中学生认知条件的变化、图式的变化、同化和顺应、平衡态的破与立等,这也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渐变过程,笔者称之为“认知元”的设计。第三,教学活动分析。教学的载体是活动,笔者称之为“活动元”的设计。

      目标元、认知元和活动元是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三个维度,是教学过程中动态变化的三条主线。笔者认为,目标元、认知元和活动元是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每一“元”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脚手架,三“元”也可以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设计的脚手架。三元的互动、制约、支撑或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

      

      二、“目标元”分析的脚手架

      “目标元”的分析,既要找到知识学习的起点(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也要找到知识学习的达成点(教学终极目标),以设计目标动态达成的框架,即从已经确定的达成点开始考虑,依次逆向分解出下位目标,直至剖析到学习者的起始知识和原点经验为止。教学过程则与之相反,它是以学生的起始知识或原点经验为起点,促进螺旋上升,逐级突破它的上位目标,直到学生完成终极目标为止。这里需要两个互逆的过程:向下位的分析和向上位的学习。

      “目标元”分析的目的,既让设计者预计教学的基本流程(实际过程可能更复杂),也让设计者找到教学的逻辑起点。学习的起点不是唯一的,学生完成一个下位目标,就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知识和新经验,形成上一级的学习起点。所以,学习起点是动态的、螺旋上升的,学生在不断寻找新起点的过程中产生新体验、获得新成功。传统的教学目标多体现教学中的一些状态量(目标状态量),这些量往往宏大而缺少微型观照;“目标元”的分析不仅涵摄了传统目标中的终极状态量,还产生了若干的加工性子目标,这些子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从图2看出,“目标元”分析的结果,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构成了若干层级的路径,完成了一级目标,学生就形成了一个层级的新经验,为上一位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条件。下面以初中物理《压强》一节的内容为例说明“目标元”脚手架的分析方法(图2所示)。图中呈现出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目标维度。

      

      分析的方法是:压强是本节的终极目标,从压强开始做下位分析,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它们是决定压强的两大因素。所以压力及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构建压强的关隘……继续下位分析,直到落脚于力。“目标元”分析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找到知识的重难点。压力既为压强构建的关隘,当然是难点。从教学经验来看,压力方向的判断或作图是学习中最难的问题,压力还常常与重力相混淆。压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压强概念的建构,还影响压强的计算,但对压力质性的认识不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才是重点。这一框架似乎把教学目标的分析变成了简单的、线性的东西,其实不然,该图呈现出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一个知识流变区,以及这个流变区内可能蕴含的多元变化,有利于找到学生知识发展的节点(子目标),这些节点(子目标)就是知识学习的脚手架。

      三、“认知元”分析的脚手架

      布鲁姆(B.S.Bloom)是教学目标分类学的鼻祖,他的《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1956年版)被奉为经典之作。但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与研究,教育专家对1956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反思性评判,研究者和实践者都认识到了它的偏差和漏洞,布鲁姆的合作者开始修订他的“经典”之作,并于2001年出版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版。修改后的分类教学目标用了一些动词和一些名词来描述,动词描述了认知过程,名词描述了要求学习者掌握的知识,[2]它们分别是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1956年版的认知过程有6个维度: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年将认知过程分为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并增加了子类别数量,更方便实践者操作(见下页表1)。

      2001年版的知识维度包括了4大类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每一类知识都有其特殊含义(见下页表2),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知分析。所以,表2不仅是教师区分知识类别的脚手架,也是教师对学生做认知分析的脚手架。

      也就是说,新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把认知过程维与知识维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教学目标的二维体系。比如,概念性知识“某个整体结构中发挥共同作用的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知识的结构,但实际上反映出构建概念性知识时认知的方向。笔者认为,只有对教学目标分类的“二维体系”作新的诠释和解读,“二维体系”才会有更大的价值。

      不仅如此,还有必要对教学目标新分类的“二维体系”作改造,以提升它的价值。因为,“二维体系”似乎与知识之间有一定距离。设计者必须把学科知识或目标体系落实到认知过程维和知识维当中,才能显示二维体系的优势。于是,笔者在布鲁姆的二维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维度——目标元,把二维体系变成了三维体系(见表3),形成了一个基于学科知识的“目标元”、“知识维”和“认知过程维”的三维体系,这个三维体系的核心是“认知过程维”,是认知流分析的重要脚手架。

      

      

      

      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先把知识流中呈现的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各级目标,依次填入表3的目标元中;再对目标元的内容作知识类型的识别,在知识维一栏填上相应名称。例如,目标1属于“概念性知识”等;最后对目标元中的内容作认知过程维分析,在表中相应的位置画“√”。例如,压力属于理解性问题,就在“目标1”及“理解”交叉的位置上画“√”。这样,就设计了“目标元”、“认知过程维”、“知识维”三个维度的相关内容,形成了一个依托布鲁姆“二维体系”又有别于“二维体系”的“三维”新体系。在这个新体系中,不仅可以找到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目标元,还可以找到每一级子目标所属的知识类型,且对每一个子目标作了认知过程维的定位,为进一步做好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元”分析的脚手架

      有了“目标元”、“知识维”、“认知过程维”,设计者就知道了每一个教学点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属于什么类型的知识,它在认知领域属于什么层次,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即活动,教科书即“教学活动文本”[3]。有人认为,“活动过程是多种经验的建构过程”,“不同的活动内容、方式、活动对象,可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经验”。有“作用于物质客体,通过对物的直接感知、摆弄、操作等获得物质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的活动;有“实现经验的社会性建构”如师生交往的活动[4]等。既然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设计就少不了活动的设计。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呢?目标元、认知元,形成了“目标元”、“知识维”、“认知过程维”的三维体系,这些内容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脚手架。布鲁姆的新目标分类法是教学设计的脚手架,“目标元”、“认知元”、“活动元”也是教学设计的脚手架。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分析和设计是基于表3的三维体系开始的,如目标2的内容是“压力的大小”、“压力的方向”,属于程序性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要知道判断压力大小、方向的方法;而在认知过程维中它属于理解和分析,鉴于此,活动设计就有了依据,如可以设计一个放在水平面的物体与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作比较,尝试判断两种情景中压力大小的区别;同样,也可以用这两个情景来判断压力的方向。以此类推,可以把所有活动设计完成并填入表4之中。

      表4比表3多了一个维度:活动元。从表中不仅可以知道学习目标推进的步骤,每一个目标所属的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还能够设计完成某一目标需要开展的活动,因此,它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四维”细目表,教师在完成以上分析后,就能利用教学设计的“脚手架”提高教案或学案设计的含金量。

标签:;  ;  ;  ;  ;  ;  ;  ;  

论教学设计中的脚手架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