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思想”和俄共的社会主义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共论文,俄罗斯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直是苏联法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崩溃,使俄国缺乏一个把全国统一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真空”状态。当然,“真空”是相对的。只是在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不灵”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在意识形态上无所适从而已。实际上,俄国出现的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在马列主义不再能统一天下的情况下,俄国出现的是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泛滥,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大国主义、爱国主义、自由主义、保皇主义、唯心主义、宗教哲学以至法西斯主义,等等,纷纷登台。但是,没有一个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能把大家统一到一起的意识形态。其实,执政者如叶利钦也非常希望有一个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能把大众统一起来的意识形态。作为前共产党领导人,他无疑是知道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的。因此,他在1996年选举胜利后立即提出制定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任务。姑且不论制定“国家意识形态”是否可能,但社会需要一种能为多数人接受的意识形态,却是现实的要求。
俄共是目前在俄国坚持社会主义的最大的一支有组织的队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在俄国和东欧失败的原因,探寻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的答案。在现实社会主义遭到失败,社会主义思想失去支持的情况下,俄共在努力寻找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传统结合的途径,试图找到能为群众所接受的意识形态,重振社会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俄共领袖久加诺夫多次谈到了这一问题。
1995年3月31日, 久加诺夫为两本著作《当代俄罗斯思想和国家》(COBPeMehhaя pycckaя идeя игocyдаpcTBO)、《1995年俄国民族安全观》(KOHцeпця HацHoHалbHOй бe зo паCHOCTи Poccии B 1995 г.)的出版举行记者招待会, 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当代俄罗斯思想——把我国联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的谈话。他说:“大家都看到我国所处的局势,我们的社会,懂得局势已达危机的边缘,并在寻找摆脱戏剧性危机的出路。不管我们鼓吹过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形态、构想,但每个人都有一系列价值观,它们具有并非一时的意义。这就是文化、高尚精神、生态、安全、健康、国家的领土完整、应有的民主交往等等。实质上我们的壮士伊利亚·姆罗梅茨目前面临三条道路:第一条是大车臣道路。第二条是把国家变成大哥伦比亚,使政治同黑手党搅合在一起。第三条道路是民主发展的道路,它建立在俄国的国家性、高尚精神、历史传统的基础之上,而历史传统把过去和现在联结在一起,给予民族和人民以未来。为此许多专家学者集中力量写出这两本大部头作品,我认为它们形成了新的学说、新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们依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根。俄国人民是团结的人民,是强国的人民,围绕斯拉夫核心形成了强大的统一的国家,并且像历史所展示的,经过各种各样的混乱和动荡,俄国变成更巩固、更伟大、更名实相符的强国。我们也会渡过这自由主义的民主混乱时期。”〔1〕
久加诺夫在另一次题为《走幸福与公正的道路》的谈话中继续发挥这一思想。记者问:我们的好多政治家都在谈论俄罗斯思想,有时赋予截然相反的内容。按照您的看法,俄罗斯思想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久加诺夫回答说:俄罗斯思想的基础是两个基本价值观——俄罗斯的高尚精神,没有东正教的处世态度以及对自己在尘世的真正使命的认识,这是不可想象的;俄罗斯的强国精神,国家性。没有道德的净化,没有健全的精神,在广阔的大地上就不可能有局势的稳定。理解俄国文明的历史特点极其重要。〔2〕
俄共正式提出一个论断,“俄罗斯思想”就是社会主义。俄共纲领写道:“可以大胆断言,‘俄罗斯思想’实质上就是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久加诺夫在俄共三大的总结报告中解释说:“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弄懂的最主要一点是,共产党人应当与人民共生存,尊重并热爱祖国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人民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我国的未来只能建立在历史继承性的坚实基础之上,并以俄罗斯的共同性、爱国主义、强国精神和人民性的文化和道德传统为依据。可以大胆地断定,令西方感到如此神秘、如此不可理解的‘俄罗斯思想’,实质上就是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今天历史再次使我们祖国人民面对1917年与1941年那样的选择:或者是伟大强国和社会主义,或者是继续分崩离析并最终沦为殖民地。”〔3〕
俄共这里说的是俄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一种有相当历史渊源的思潮。“俄罗斯思想”一词最早是俄国哲学家弗·谢·索洛维约夫在1888年首次使用的,然而关于俄罗斯使命的思想则在此以前很久就开始了。俄罗斯思想在传统上是救世主降临意识,其基础是16世纪的教士菲洛费伊关于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历史哲学思想,他认为,在拜占庭——第二罗马崩溃之后,东正教的中心已从康斯坦丁堡转到莫斯科,莫斯科是东正教徒的神圣首都,是最后的罗马,应当承担起拯救世界,领导世界的历史使命。
俄学者弗·伊·柯罗塔也夫总结说:“‘俄罗斯思想’是关于俄罗斯的预言,关于俄罗斯的世界历史使命的预言。在这个意义上,‘俄罗斯思想’是关于俄罗斯的预言的命运,也就是对‘莫斯科——第三罗马’观念的命运问题的回答”。〔4〕
安·尼·萨哈罗夫(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1996年在中国讲学时指出:俄国人民今天感到痛苦的是国家解体和意识形态危机。国家疆域实际上回到了18世纪初,即彼得大帝时代的状况。意识形态也出现了真空,这样,维护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并探索新的意识形态,就成了俄国目前所面临的两大课题。俄国地缘政治利益仍然在原苏联地区,不管怎么说也不会放弃这一利益。关于俄罗斯的意识形态,萨哈罗夫追溯了历史渊源。俄罗斯人一向有一种救世主的“世界使命”感。东正教认为从罗马、拜占庭那里得到上帝赋予的“救世使命”,俄国的马列主义又把这种救世主的“世界使命”变成了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使命。
由此可以看出,俄共在其纲领中所使用的“俄罗斯思想”一语是传统意义上的俄罗斯的历史使命、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思想的继续。俄罗斯思想原本是表达一种宗教使命:俄罗斯是唯一的东正教王国,同时也是普天下大众王国,正如第一罗马和第二罗马一样。十月革命以后,莫斯科的“第三罗马”使命感并未消失,当时的苏俄一方面寄希望于西欧革命,另一方面又把莫斯科看作世界革命的基地,是世界革命的中心,负有解放全世界的历史使命。这样,“第三罗马”的观念就在共产主义革命的口号下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今天俄共纲领重提“俄罗斯思想”,人们要理解它恐怕是不能割断其历史渊源的。
俄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西方主义同斯拉夫主义的争论,西方主义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斯拉夫主义则相信俄国具有建立在东正教精神基础上的特殊文化。这种争论一直没有中止过。俄罗斯思想是斯拉夫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当头,俄国的发展能否走单纯的斯拉夫主义的道路?俄国能否在斯拉夫主义的大旗下得到复兴,重振强国地位?这仍然是个问题。
俄共纲领强调了共产党人保持历史传统的必要性。纲领写道:“俄国的未来只能建立在它的创造性传统和历史继承性的牢固基础之上。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民族和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了下述文化和道德传统的继承者,这种传统的主要价值观是共同性(общиность)、集体主义(共议性,соборность);爱国主义,个人、社会和国家紧密的互相联系(强国精神,державность);对体现真理、善良和公正的最高理想的追求(高尚精神,духовность);所有公民不分民族、宗教和其他差别一律平等和具有同等价值(人民性,народность)。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地缘政治的继承者。作为国家和社会制度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5〕
党纲在这里连续使用了好几个传统用语,把它们看作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共同性”,俄文为общиность,源于俄国历史上的“村社”(община),直译就是“村社性”或“公社性”。村社往往被看作俄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因素,然而,村社实际上是宗法制的组织,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从它所代表的生产力看,它未必是一种先进因素的体现。在党纲中“集体主义”等同于“共议性”。“共议性”俄文为соборность,其词根собор有两解:1、 古代召集比较重要的讨论行政或宗教问题的高级会议;2、大教堂。 соборность由此转出共同讨论的意思。如果是这样,它也未必等同于我们所常用的“集体主义”。从用语的选择可以看出,俄共党纲竭力把现代概念同传统观念结合起来,探索社会主义理论同俄国历史传统结合的道路。成效如何,仍有待历史的检验。
“俄罗斯思想”还包括对俄罗斯帝国当年的地缘政治的继承。这在俄共党纲和久加诺夫的言论中都是直言不讳地公开承认的。党纲写道:“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地缘政治的继承者。作为国家和社会制度它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国内外破坏者主要致力于丑化我国的整个苏联发展时期。社会主义的践踏者们从而充当了一个伟大强国的掘墓者的角色。因此复兴我们的祖国和回归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是分不开的。历史再次使我国人民面临1917年和1941年那样的选择:或者是伟大强国和社会主义,或者是国家继续分崩离析并最终沦为殖民地。”
俄共坚持恢复苏联,从根本上讲,是以俄罗斯帝国的地缘政治为出发点的。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苏联版图基本上是革命前的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在斯大林时期还有所扩大。俄国必须恢复苏联的版图,这是俄共的一个目标。这同列宁当年的政策并不吻合。在十月革命的初期,列宁曾经坚持民族自决权,主张让各民族自由决定独立或者联合。他说,可以让乌克兰尝试独立,以后如果愿意,也可回来重新实行联合。联合后如不满意,还可再分。他并不主张各民族非得捆在一起,是否联合应通过民族自决决定。
俄共对历史上的地缘政治的全盘肯定,显示了他们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他们对俄国向周边扩展的历史作了美化。久加诺夫在谈到俄国历史上的扩展时说:“我们地域的开发和新大陆不同。不是高举刀剑,而是举着十字架往前走的。带去的是语言、知识,而不是毁灭。因此自古就住在这里的所有民族都留在俄国。把我国联结在一起的基础是俄罗斯人民。”〔6〕这种说法违背了历史事实, 继承了从沙皇直到苏联时期的传统说法。历代沙皇经过几世纪的努力,把小小的莫斯科公国扩展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同西方的殖民帝国一样,靠的同样是刀剑和枪炮。别的不说,车臣问题至今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就在于车臣是沙俄通过多年的战争兼并过来的,并且在苏联时期又遭到无端的全民族迫迁。历史上俄国的民族关系自然有它好的一面(主要是在苏联时期),但决不是一切美好,在沙俄时期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和迫害是主流,正因为如此,列宁在生前的最后时日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
俄学者布兹加林写道:“苏联的瓦解没有导致国际矛盾的解决,反而加深了矛盾。因为被摧毁的不仅是‘中央’的官僚主义形式,还有我国各民族的经济、个人、文化的实际一体化。这产生了强大的相反的过程——社会不同的阶层追求国家的统一。但国际主义的基础蜕化成歪曲的大国倾向的形式。结果苏联各族人民重新一体化的客观必要性变成了恢复官僚政权的主观(但具有现实的根据)趋势,其使命是恢复秩序,恢复超级大国的原地缘政治并以此为代价解决国内问题。”〔7 〕这个评论是值得注意的。
目前的俄国,民族主义或者说爱国主义盛行,几乎没有一个党派、运动是不打爱国主义旗帜的。在国家解体,大国地位沦丧的情况下,打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的旗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的一句话也值得我们深思。他说:“爱祖国——这是壮丽的事情,然而还有更壮丽的事情,那就是爱真理。”他是宗教哲学家,但这句话绝无宗教色彩。
注释:
〔1〕〔2〕久加诺夫:《我相信俄罗斯》沃罗涅日1995 年版第219—220页。
〔2〕《俄罗斯真理报》1995年10月5日。
〔4 〕弗·伊·柯罗塔也夫:《“俄罗斯思想”在苏联传统中的命运(20—30年代)》阿尔汉格尔斯克1993年版。
〔5〕《苏维埃俄罗斯报》1995年2月2日。
〔6〕久加诺夫:《走幸福与公正的道路》,载1995年10月5日《俄罗斯真理报》。
〔7〕《自由思想》1996年第4期。MM(郑异凡,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标签:俄罗斯思想论文; 俄罗斯民族论文; 俄罗斯历史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