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女大学生论文,人格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的逐步推进,我国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也成了我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Eysenck(1996)认为人格特质的差异可能是遗传或者养育方式造成的。独生子女(onlychild)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家庭中缺乏同伴群体,而非独生子女间“有兄弟姐妹的竞争、冲突、温暖和伙伴关系”(Collins & Gunnar,1990)。独生子女由于是家庭中的唯一孩子,因而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有时甚至可能是溺爱),以及更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如此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独生子女人格的变化,导致独生子女人格的特质性?这一课题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但在长达一百年的研究时间里,始终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从研究对象看,独生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多以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而对系统、科学研究大学生独生子女的尚不多见。
本研究利用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新修订的卡特尔16PF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于1998年3月对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渝州大学九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65份,占发放问卷的95.6%。由于有关研究表明,城市与农村大学生人格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张旭东、李志,1998),而本调查回收问卷发现,独生子女城市大学生中有较大的比例(55.2%),农村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仅为15%,二者差异极其显著(P<0.001)。为保证研究对象特质的同一性,本研究以城市学生为对象,剔除农村大学生问卷381份,最后得到用以分析的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问卷384份,其中独生子女大学生212人其中,(男生110人,女生102人;文科生105人,理工科生107人)、非独生子女大学生172(其中,男生100人,女生72人;文科生80人,理工科生92人)。调查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9.7岁,标准差为1.1岁。
一、研究结果
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征比较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征比较(见表1)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16种人格根源特质中,12种人格因素均未呈现出差异(P>0.05),仅敏感性、世故性、实验性、忧虑性四个因素上呈现出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低的特点。从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以及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者的个性因素、创造能力个性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八项次元人格得分比较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项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
2.独生子与独生女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
对总体进行男女性别的均数差异检验发现,在16种人格特质上,男生与女生在乐群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八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就次元人格比较还发现,女生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低于男生(P<0.05),女生较男生更感生活顺应,焦虑少:男生在内向与外向型因素、专业成就人格因素项的得分均低于女生(P<0.001,P<0.01)。男女生共有11项人格因素呈现显著性差异。
是否独生子与独生女人格差异也与总体一致呢?对独生子与独生女人格特征的比较发现:独生子较独生女怀疑性、忧虑性高,而独生女较独生子乐群性、恃强性、幻想性、世故性高(见表3)。同时,对次元人格比较还发现,在内外倾性因素上独生女较独生子更外倾(P<0.05)。将独生子与独生女的差异与总体性别差异比较发现,在幻想性上独生子女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有恒性、敢为性、独立性,以及次元人格的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专业成就的人格因素上的独生子女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可以认为,随着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模式的出现,独生子女的性别差异在某些因素上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二、结果讨论
1.独生子女敏感性高。他们更敏感,感情用事,易感动,富于幻想,这与独生子女在的家庭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有关,他们从小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过多的爱,这些爱还表现出不甚一致的养育方式,有时甚至出现要求严重不一致的争论。长辈对独生子女保护过多,使他们情感变得比较敏感和脆弱。
2.独生子女世故性高。独生子女更精明强干,处事老练,但不如非独生子女坦白、直率。由于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尽管缺少与其一起娱乐玩耍的兄弟姐妹,但是父母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明显长于非独生子女与父母交往的时间,城市家长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他们从各种宣传教育材料和自己切身体会中也发现独生子女在交往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因而父母比较注意对子女为人处事的教育和训练。同时,从独生子女的角度可以发现,他们具有比非独生子女更强的与人交往的愿望,但是,成功地与人交往必须掌握和熟悉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克服处处只考虑自己的习惯,至少是尽量不表现出来。由此,带来了独生子女世故性高的特点。
3.独生子女忧虑性低。他们生活快乐,信心充足,烦恼较少,乐观安祥。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学习生活条件就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他们具有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父母对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就业等非常关心,长此以往,使他们人格上逐渐形成了乐观、安祥、少烦恼的低忧虑性特征。
4.独生子女实验性高。他们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对新事物或者新思想富有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独生子女的父母大多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折腾,他们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在自己子女身上实现,对子女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子女能够上大学的独生子女家长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家长(伯格·巴肯,1994)。据有关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也较非独生子女家长高,他们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注重智力的早期开发,尽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良好的教育促进了他们思想的解放、兴趣的发展,使他们呈现出比非独生子女思想更激进、对新事物更富有兴趣的特征。
5.独生子与独生女在人格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独生子怀疑性较独生女高,独生女在乐群性、恃强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因素上均表现为较独生子高的特点。这主要由于生理特点不同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和社会的不同互动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不同性别对象的特殊规范有关。
6.独生子与独生女的人格性别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在有恒性、敢为性、独立性、以及次元人格的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专业成就的人格因素上,独生子与独生女性别差异不显著,同总体性别差异比较,独生子女人格的性别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主要在于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注重孩子的教育培养,甚至有的家长对独生女的期望与儿子没有差异,而不再是家庭有几个孩子时优先培养儿子的状况。当然,独生子与独生女的性别差异在许多因素上仍然存在,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独生子与独生女人格完全同一。
三、教育建议
首先,要树立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信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共同性是主流,在许多因素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便是有差异的因素也多表现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难分优劣的态势。因而,我们应该充分信任独生子女,看到他们由于良好的家庭条件所带来的优良人格,而不能把他们看成难以教育的品德差生,更不能把个别独生子女的问题泛化为整个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问题。
其次,要特别注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宣传报道。当前独生子女在高校中已占30-40%的比例,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由于独生子女对未来影响的重大,不少新闻报刊都把独生子女问题作为重点报道对象,尤其是在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大肆渲染。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宣传报道要建立在对独生子女全面、辩证、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不能片面夸大或者无中生有。如,每年新生入校时家长护送到校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家庭经济条件好转,父母想借送子女上大学之机外出旅游的因素,也有父母对子女第一次出远门不放心的原因,送学生的既有独生子女父母,也有非独生子女父母,对此,我们决不能简单认为这就是独生子女的问题,从而大肆渲染,造成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由此引起独生子女家长和学校教育的不安。
第三,要注重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对独生子女人格的教育要抓早、抓好,不能等到大学阶段再进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不在青年阶段,而是从出生到中小学时期。这个阶段,父母和学校应密切配合,采取一致的教育方式,不要把他们视作“小皇帝”,要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才会对独生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调查中一些独生子女大学生反映,由于自己从小成绩好,家庭中又只有一个孩子,因此除读书外,什么事情父母也不让做,结果逐渐的养成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不会做。这是需要独生子女父母和学校教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