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观察论文_周洁

遂宁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629000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种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在焦虑自评量表(ASA)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心理干预;临床效果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50周岁以下的男性居多,该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病情长,治愈率低,且容易复发等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1]。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并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这就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为了解决患者的这些心理压力,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先将具体的报告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40.1±4.4)岁,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7±0.4)年;观察组45例,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1.3±2.7)岁,病程为4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0.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即常规检查,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健康宣教等。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具体的内容如下:

第一,心理辅导。很多患者得知患病后,心理常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加上受一些错误和夸大宣传的影响,导致患者心理更加的焦虑和抑郁。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引导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等因素。

第二,心理疏导: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那一刻起,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的了解前列腺有什么功能,告知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预后,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耐心的听取患者诉说病情、宣泄,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安慰。

第三,认知干预:向患者讲解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知识,让患者重新认识该疾病,告知患者尽管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但是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配合治疗,该疾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和蔼,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同时在沟通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患者,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依赖性,调节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和社会公益活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疾病的症状,甚至消失。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采用SAS和SDA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取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态度、护理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采取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若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DSD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ASA和 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DSD评分比较(分, )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未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诱发该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具有病情长、易复发等特点,给患者心理带来严重的困扰[3]。因此,在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采取心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SA和 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心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5.56%VS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中,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明.心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166-168.

[2]袁立红,梁培元.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09):103-104.

[3]朱少红,陈景宇,谢进东,陈利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0):109-111.

论文作者:周洁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观察论文_周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