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论文_邱洁1,方烩2

分析“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论文_邱洁1,方烩2

杭州市临安区水利水电局 311300

摘要: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主要渠道。通过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改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比较落后,很难发挥其促进农业生产的功能,而“一主多元”的建设理念可以有效地应对当前的难题。本文主要对“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展开深入分析,为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

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与传统的基建供给体系相比,“一主多元”是以地方政府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参与供给体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有利于激发当地村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1]。而且多元参与供给也为农田水利工程后续的维护使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1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计供给的形势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农民众多,因而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所占例的比例相当重大。考虑到我国的农业耕地大多是以旱地为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高,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往往是依赖天然或人工降雨、河水引灌等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劳动量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甚至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些因素都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虽然地方的水库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加,但是当前全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严重不足,很难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关键的作用,其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缓慢,粮食产量变化不大,说明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较小;第二,面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显著,从历史经验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在小型自然灾害面前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如果自然灾害的规模变大,持续时间变长,那么这些简单的农田水利工程就很难起到有效的抵抗防御作用[2]。

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农村地区落后的基建供给体系所导致的。具体来说,现阶段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通常以地方政府和市场供给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然而因为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前期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等高风险因素,导致项目很难从市场中获得充足的资金,同时因为我国的农村地区较多,致使国家在农田水利基建上的投资压力巨大,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也有限,这些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建的质量堪忧、建设缓慢。另外,在市场供给当中也存在很多利益问题,如:农户的生产意识落后,只重视短期利益而不合理的使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忽略水利设施的维护,造成了设施的损坏,还有部分地区为了早日回收投资成本,选择将水利设施承包给私企,反而加剧了农户在用水上的消费。因此,要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依然要重视政府在项目中的主导地位,要通过“一主多元”的供给体系推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进行。

2“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具体措施

面对传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一主多元”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其中一主是指以地方政府机构作为项目的供给主体,多元是指农户、当地企业等多方面的个体参与供给。考虑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前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公共性等特点,由政府主导供给最具有公信力,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有限,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需要增加社会投资,这就是“一主多元”供给体系的形成原因。多元参与是将地方政府以外的社会个体参与到水利设施项目的供给体系当中,它们根据地方政府的方针来在项目中发挥作用,起到保护水资源、减少农民的资金投入、官方和民间的互相监督、避免建设过程中发生违法乱纪现象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坚持以地方政府作为供给主体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而农业生产正是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势复杂、农业耕地广阔且不集中,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缓慢,在实际建设当中,从项目前期的勘察设计,到中期的施工,再到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度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成本问题,往往很难将农田水利基建项目得到有效落实。除了投资巨大之外,农田水利基建项目还存在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限长、维护难度大等风险因素,使得市场供给中的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农民因为与农田水利基建项目的利益密切相关,往往参与度较高,但是由于农民的经济条件有限,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很难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主体,才能确保项目的正常开展,而且政府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供给体系当中,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

2.2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参与供给

多元参与供给中的主体之一是农户参与供给,供给的方式可以为劳动力的供给、资金的供给和实物的供给,农户参与供给后可以满足自身对灌溉的需求,改善自己的农田质量,农户在供给时还可以根据农户特点采用单独供给和合作供给等方式进行。参与主体之二是企业、当地用水协会等社会供给,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制度做了改革,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采取承包、租赁、合作、拍卖等方式进行改革,这些举措有效的解决了管理责任不清晰和产权不清楚等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资金得到必要补偿[4]。

2.3遵循市场运行机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以政府为主导和多元参与供给的模式下,仍要遵循市场运行机制,都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多元供给体系,能够根据农户需求供给,多元主体参与能够给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农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政府作为主体加入其他主体供给增加了建设所需资金,为农田水利开辟新渠道做好资金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还需要来自政府优惠政策和民办公助等政策来扶持,可以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与到水利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5]。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国梦,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一主多元”的供给模式是将官方扶持与民间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建设方案,在明确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职责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供给模式。

参考文献:

[1]孙良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119-124.

[2]宋睿.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新探索[D].河南农业大学,2009.

[3]郝向举,李明爽.一主多元体系下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主导作用探讨[J].中国水产,2014,(S1):142-145.

[4]俞雅乖.“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06):55-60,111.

[5]张雷.浅析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4,(15):104.

论文作者:邱洁1,方烩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分析“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论文_邱洁1,方烩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