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李志明论文_李志明

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李志明论文_李志明

摘要: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向科技化、信息化、开放化的趋势发展,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将不断增多,技术更新将不断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前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基于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电气设备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使电气设备自主控制完成组织生产。电气化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工业生产中,能够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大量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本,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时要以电动机作为传输动力,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工作,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中主要有自动检测、数据传输、信息控制等方面为工作重心。

1、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失压线圈、熔断器、热继电器以及稳压组件,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联系较为紧密,由于控制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其中一些系统需要手动去设置调节。此外,在对控制系统进行设置时要做好手动调节与自动调节的转换工作,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性,应使启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在系统中共存。此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还要设置制动停车回路,这样能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如监视、自动控制以及设备运转情况的显示功能。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测,而且还能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有效分析,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对建筑工程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处理,使设备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2、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2.1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显示器、打印设备等,其主要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如测量控制等装置)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省级电网以上)、自动经济调度(省级电网以上)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

2.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荧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2.3发电厂的分散测控系统(DCS)

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一般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由过程控制单元(PCU)、运行员工作站(0S)、工程师工作站(ES)和冗余的高速数据通讯网络(以太网)组成。过程控制单元(PCU)由可冗余配置的主控模件(MCU)和智能I/0模件组成。MCU模件通过冗余的I/0总线与智能FO模件通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联锁保护等功能。运行员工作站(0S)和工程师工作站(ES)提供了人机界面。运行员工作站接收PCU发来的信息和向PCU发出指令,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的手段,工程师工作站为维护工程师提供系统组态设置和修改、系统诊断和维护等手段。

2.4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全球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也得以大力推广,普及程度较高,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很多环节都存在,例如电力运输、配电过程等。

2.5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加强,在功能上不但能够提供海量的数据用于实验,同时还能够使得多项操作或是工作同时展开,有助于新装置的测试和试验,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仿真计算给电力系统试验提供的有利条件非常重要。而对于电力系统的动态监控则是较为容易控制。

2.6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所谓智能电网指的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达到对电力系统整体的全局掌控的目的。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涉及到了电力系统的所有过程和环节,诸如发电、输电和配电等都离不开智能电网技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在积极建设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电网系统,这都是达到最终智能电网的必要程序。智能电网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通信技术方面,通信技术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还兼具了信息化管理的功能。目前,我国电网技术逐渐朝着智能电网的方向迈进,智能化推动了电网技术的高度一体化和自动化调控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加速电力系统整个过程中高级软件程序和技术的延伸,数字化处理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电网自动化技术,这与计算机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

2.7远程及现场监控的同时实现

远程监控系统的局限性在于现场总线通讯速度较低,但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减少电缆和安装费用,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控制手段具有可靠性以及灵活性,所以适用范围较窄。目前,全场电器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利用现场总线的监控形式。随着现场总线的不断发展,融入了很多智能化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所以现在的现场监控的通讯总线主要利用了智能设备与自动化系统模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利用的串行电缆能够连接起主机、内部存储程序、中央处理器等智能设备,与此同时能够实现对远程传输的VFD、起动电容、仪表、自动开关等设备。因此,大数据高容量的数据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采集会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与远程监控相比,现场总线能够针对不同的区域具备相应的功能,其远程监控的功能使得现场总线更加方便使用。

2.8电气自动化的智能技术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在操作以及监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某处的电网出现故障以后,监控能够实时地传递数据,电力部门则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修复,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险性。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避免人工操作,在电网出现故障时及时传输数据至计算机,通过自动化技术排查与解决技术。

结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伴随我国经济和科技进步而成的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是各个行业实现发展的关键基础。不断地更新和改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能够提升生产质量。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推动我国工业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宇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15):201-201.

[2]舒展.试论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82-182.

[3]易湘涛.建筑设计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No.23(07):84-85.

论文作者:李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李志明论文_李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