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论文_张明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论文_张明

江苏金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相关技术的不断开拓与创新,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加强BIM与RFID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更新和改革。本文针对BIM与RFID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其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综合的表述,对于提升相关经验的总结,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RFID

前 言:

当前,在努力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同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建设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物,确保各类建筑物控制在合理空间之内,积极改善传统的、低效的建筑手段,来提升建筑物的建筑速度,与此同时确保其质量。为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速度与发展要求,BIM技术的应用和投入将推动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的步伐,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对于提升装配式建筑物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者的技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装配式建筑内涵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些预制部件大多是在生产车间中完成,其主要种类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等等。相比传统的施工建设,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建筑与装修的一体化,节约了时间成本,符合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在建设施工时配合设计的信息化工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1]。做好装配式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可以拉动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流入,刺激消费的增长,对新型企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得带动了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对于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环保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筑施工的垃圾、减少噪声污染,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而生将有效得改善建筑环境的情况,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将有效得促进生产效率,将低效率、高消耗的传统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使创新型的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完善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有利于响应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提升国际综合实力,对于融入国际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装配化生产实现了集体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节省了劳动时间,改善了传统手工作业的不便,对于全面提升住房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BIM技术及RFID原理概述

2.1 BIM技术概述

BIM作为建筑方面的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信息模型,也是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BIM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是一种新的变革,极大得提升了生产效率。BIM技术的出现极大得推动了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总结BIM技术的相关特点,主要有其可视化程度比较高,其三维立体模型的效果相比平面图纸的效果会更加立体、生动、直观,与此同时,将生产的整个过程和运营都更加生动的呈现,极大提升了参与各方的沟通交流的渠道,有利于促进装配式等相关建筑的工程质量。BIM技术具有高效的协调性,可以将各个专业的项目协调起来,更好的提升建筑物的专业品质。通过BIM技术可以对相关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模拟和规划,通过模拟实验来实现建筑物的虚拟构成,并将各个阶段的进度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控制,以提升建筑物相关数据的精度,从而发现提升建筑物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日趋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利用BIM技术可以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将复杂的项目进行有序的完成实现建筑物建设的有序进行[2]。BIM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一体化管理,极大得提升了劳动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的成本;BIM技术的参与有利于提升信息的完备性,提升工程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工程信息的完整描述。

2.2 RFID 技术的实施原理

RFID 技术就是无线射频技术,属于一种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无线电波通信技术,RFID 技术不需要对系统和制定的目标之间进行识别,只需要通过机械性的接触和无线电波就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其中所包含的各种重要的信息内容。

3 BIM技术与RFID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装配式建筑也得以广泛的应用,国家对装配式建筑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传统的建筑方式,容易造成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并且在节能环保、施工效率、信息管理方面都非常的弱,而BIM技术的加入与广泛应用解决很多施工问题,极大得提升了工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设计阶段的应用

利用BIM技术可以构建更加立体化的建筑模型,实现生动的三维效果,使设计中的各个数据得以有效的连接,BIM技术还具备优秀的纠查功能,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找出装配式建筑图纸的专业问题,能够更加直观得将设计阶段的问题暴露出来,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的图纸完善工作,对于建筑信息的汇集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帮助,避免传统设计方式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3.2 生产安装阶段的应用

依靠RFID阅读器能够快速地识别信息,并进入到施工现场构件里面。芯片中的详细信息则会上传至相应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BIM系统里面的信息,储存吊装中心的相关信息[3]。同时,还能够把信息转发到吊装中心。而吊装中心接收到信息过后,对预约部件展开吊装。最后,依靠RFID阅读器对吊装后的部件信息进行有效识别,然后反馈至BIM控制中心,并且进行更新。将相关信息储存在BIM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可以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并可以及时更新和反馈一些问题,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降低生产安装中的风险问题,避免引起了管理上的混乱;在有效规划施工现场方面,可以有效的整合出相关规划方案,提升了整体建设的精度,减少了二次改建的不良影响,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3.3 运维阶段的应用

传统的方式则会因为采集的信息量比较大而造成信息维护的不全面,对于一些老化的建筑管线如果管理不当则会建筑反生火灾,使建筑无法达到规定的设计年限;利用BIM技术可以在运维阶段进行有效的信息维护。在日常维护中,可以及时监测其危害情况,对破坏点技术进行定位,以将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BIM技术系统还可以准确定位问题发生,准确定位相关的责任人,对于责任落实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4]。利用BIM技术可以完善绿色运维的管理方案,通过积极的监测和分析,排除高能耗的设备,对一些资源进行二次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

结束语:

总而言之,BIM与RFID在装配式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已经在逐步代替传统的生产模式,而对于BIM与RFID的研究主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安装与运维阶段,对于将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却比较少以及对贯穿全寿命周期的综合应用也比较少,因此,这也成为了对BIM技术的专业化和技术化的重要要求,今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往这些方面做好充足的探索工作。

参考文献:

[1]白庶,张艳坤,韩凤,张德海,李微.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建筑经济,2015,36(11):106-109.

[2]刘俊娥,高思,郭章林.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 价值工程,2017,36(23):161-163.

[3]齐宝库,李长福.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 施工技术,2014,43(15):25-29.

[4]齐贺,孙佳琦,王楠,朱燕,张一. BIM与RFID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研究[J]. 施工技术,2018,47(07):4-6.

论文作者:张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论文_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