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论文_李利红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471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施护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48例,两组均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降糖,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辩证施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辩证施护;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 on blood glucose of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9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two groups of 48 cases,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or oral hypoglycemic,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of TCM nursing.Results: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FPG,2hPG,HbA1C,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of FPG,2hPG,HbA1C,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tervention efficacy significantly.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Dialectical nursing;Curative effect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状态下,可影响神经和微小血管病变,从而并发眼病、肾病、神经病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本病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糖尿病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辩证施护进行干预,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57.27±6.61)岁,病程1-14年,平均(5.94±2.83)年;观察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3-74岁,平均(58.18±5.89)岁,病程2-16年,平均(6.14± 3.0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方面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两组均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降糖,积极治疗并发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疗效。

3 护理方法

3.1 一般护理

首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宣传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症状、治疗、并发症及预后,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掌握;讲解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使用和口服方法、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使之了解降糖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正规合理用药,使其改变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提高对糖尿病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2];改变不良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适量运动,勤换衣服、被褥[3],修剪指甲要小心,穿鞋袜要舒适宽松,避免损伤皮肤。

3.2 情志护理

糖尿病是慢性病,并且不能根治,终身带疾,还需控制饮食,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等心理。《临证指南议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然,乃消症大病”。中医认为,长期的不良精神刺激,营谋强思,劳心竭虑,或郁久伤肝,肝郁化火,火热内灼,导致肺胃阴液亏虚。因此,不良情绪不仅可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促进疾病的进展。所以护士要对患者的以上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向患者讲解本病血糖控制稳定后会显著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对正常的工作、生活并无太大的影响,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愉快、放松乐观的心态,以利于康复。

3.3 药物辨证施治

阴虚燥热证:治以清热生津,滋阴润燥。药物:麦冬、生地、石膏、知母、牛膝等。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药物:葛根、麦冬、天花粉、黄芪、太子参、白术、黄连。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物:西洋参、茯苓、白术、丹参、当归、赤芍、三七、沙参。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补肾,温阳,药物:生地、山茱萸、丹皮、泽泻、桂枝、肉苁蓉、黄精、杜仲。

3.4 饮食辩证施护

总的饮食原则为一天总量不变,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定餐,根据不同的体重、劳动强度计算一天所需的总热量,另根据不同证型给于相应的辩证饮食护理。阴虚燥热型患者忌食辛辣香燥之品,比如羊肉、酒及煎炸之品等,多食粗粮及清淡养阴生津之品,如高粱面、荞麦面、苦瓜、银耳、白菜等绿叶青菜。平时可以用知母、葛根、麦冬等煎汤或泡水代茶饮;气阴两虚患者禁止食用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耗气伤阴之品,宜食用高纤维素性食物及益气养阴之品,玉米面、小麦、芹菜、黄瓜、洋葱、木耳等,平时可以用西洋参、黄芪、天冬、天花粉等煎汤或泡水代茶饮;气虚血瘀的患者可食用一些活血之品,如紫茄子,也可用西洋参、玫瑰花泡茶饮[4];阴阳两虚的患者应少食寒凉之品,可适量食用一些温补之品,如韭菜、萝卜、黑豆、枸杞子、泥鳅等,也可用金樱子、枸杞子、益智仁等煎汤或泡水代茶饮。

3.5 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辩证护理

阴虚燥热患者耳穴埋豆,选穴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5],进行耳穴埋豆。气虚血瘀者,选择取穴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阴阳两虚证选择关元穴、涌泉穴、肾俞、三阴交等按摩以补肾。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 ±s)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2组治疗前FPG、2hPG、HbA1C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6 讨论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功能障碍或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症,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除药物治疗外,临床的中医辨证护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辩证施护示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黄帝内经》中指出“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并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强调了情志对疾病的重要性。给予患者情志护理可使患者心平气和,心胸阔达,可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促进恢复。《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8]”,提出饮食调护对消渴病疗效的影响,本次观察给予患者辩证施护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证型不同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以辅助血糖控制。耳穴埋豆和穴位按摩是根据中医穴位理论基础的经过穴位刺激而达到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的作用。《灵枢》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全身经脉均与耳部有着密切的联系。耳穴是疾病在耳部的反应点,刺激耳穴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的作用。消渴病发病与肺、脾、肾、三焦等关系密切,因此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耳穴刺激,可起到辅助降糖作用。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可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关元穴、涌泉穴、肾俞、三阴交按摩刺激可滋阴补肾,达到改善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作用。药物辨证施治是在整体观察和辩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药物[9],可对证用药,使药直达病所,有效控制血糖。本次临床辩证施护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后予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科学、良好的中医辩证施护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0]。不仅疗效显著,对患者防止和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糖尿病患者的46 例中医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9):376.

[2]简云莲.消渴的辩证施护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58-260.

[3]孙亚红,林春艳,周素君.中西医整体护理35例糖尿病体会[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4):48-49.

[4]马燕.糖尿病辨证施护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9,25(8):61-62.

[5]马永织.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2):217.

[6]黄俊华,王建彬.糖尿病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6):224.

[7]陈晓辉.消渴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129-130.

[8]罗丽萍.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6):413-414.

[9]张凤清,韦香葵,韦爱群,等.中医辩证施护对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52-1354.

[10]杨晓春.糖尿病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24-225.

作者简介:李利红(1972-06-04),女,籍贯:河南省偃师市,职称:中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利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论文_李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