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政婷
彼爱游建筑城市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31
摘要:青西郊野公园是上海唯一一座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公园面积大且用地属性混杂,自2016年试运营以来,其功能设施不足及绿化环境欠佳的问题在游赏过程中逐渐显露,给游客游览体验带来影响。本文将郊野公园的实地游览体验为项目提升改造导向,以提升公园总体服务质量为目标,结合郊野公园规划定位以及其生态保育、保留浓郁农耕文化等特色,逐步完善公园环境整治方案的同时思考如何提高郊野公园建设的综合环境与服务理念的提升发展提供价值。
关键词:郊野公园;服务设施;综合环境;提升发展
Abstract:Qingxi Country Park,is the only country park with wetland characteristics in Shanghai.It has a large area and mixed land properties.Since its trial operation in 2016,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functional facilities and poor greening environment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sightseeing,and tourists can visit it.Experience has an impact.This paper takes the field tour experience of country parks as the orientation of project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aiming at improving the overall service quality of the parks,combines th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of country parks 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rich farming culture,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plan of the parks,while thinking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parks.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 and service provide value.
Key words:Country parks;Service facilities;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Promoting development
1郊野公园的基本概念
1.1郊野公园定义
郊野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上海市政府于2017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本市郊野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意见中指出,上海将在郊区建设郊野公园体系,其营造将以基本农田、自然村落、水系湿地、生态片林、历史风貌等现有生态人文资源为基础[1]。
1.2郊野公园规划理念
郊野公园的规划以生态保育做为建设前提,综合“聚焦游憩功能、彰显郊野特色、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环境品质”的理念,在促进自然生态修复和环境优化的同时整合农田、湿地、水网、林地等要素,体现自然野趣与江南水乡文脉[2]。
2 项目概述
2.1概述
青西郊野公园规划用地面积22.35平方公里,东至山泾港、谢庄公路,西至练西公路,南至南横港,北至淀山湖,范围涉及10个自然村及2个社区,是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第2个对外界开放的,目前对外开放的区域占地4.6平方公里。水乡农田示范区、渔村休闲体验区与生态保育区为青西郊野公园三大主题区。
2.2 鱼米之乡
公园内保留的自然村落,黑瓦白墙依水而筑,落错分布,房前屋后瓜果飘香,秋季金灿灿稻田田间摇曳,村民仍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漫步田间中,江南鱼米之乡的丰收气息扑面而来,返璞归真的心灵触动油然而生,园区内红柚园与蓝莓园,到了成熟季节果园外开放供游客游玩采摘。
2.3 休闲渔业
青西郊野公园水系发达,大莲湖总体水域面积达1平方公里,与淀山湖相通。园内将近40%的区域被水覆盖,水网交织,鱼塘、藕塘遍布,公园保留了作业鱼塘供渔民打渔作业,游览途中,渔民日间撒网捕鱼尽收眼底。
2.4 生态保育
生态保育区是青西郊野公园独具特色的区域,占地60余亩,5000余棵水杉已长成合抱之围,整齐排列,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形成了令人惊艳的“水上森林”奇观。公园早已成为众多水鸟的栖息地,每年吸引鸟类来此驻足栖息,据统计目前已知在此生活的鸟类已达185种。
2.5小结
园区内水网密布、大莲湖水域辽阔,细波如鳞,湿地草甸自然野趣、水上杉林壮观奇特壮观,但由于园区面积大且管辖区域业态复杂多样,自然村落分布错落、农田林网交融,复杂的功能分布体系给公园整体环境及服务设施整治提升带来困难与挑战。
3.郊游体验
3.1游览路线
公园园区面积较大,游客可乘坐观光敞篷车沿观光路线代步游览。游览观光车途经站点依次为:红柚文化园、烧烤区、科普岛、休闲垂钓区、水上森林、水漾湿地、杉林鹭影、桃花渡、卢雪迷踪。提升改造方案提出之前反复经游客游览观光路线体验并细心发掘游览过程中尚存不足之处,并归纳汇总。
3.2 游览体验问题发现
1)鱼塘、村庄风貌较凌乱;
2)水上森林游览栈道为断头路;
3)个别景点休憩设施分布不均;
4)重要景观节点的绿化环境尚存疏漏。
郊野公园游览体验中不难发现:基地范围相对混杂、现存村庄、鱼塘等设施相对陈旧简陋,不能成为游览景观,影响了郊野公园的游赏体验。如何在不打扰现有村民生活的前提下,将农村体验特色融入公园风貌中是提升公园整体风貌的难点,其次,如何在维护现有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综合提升园内服务设施,健全郊野公园的游赏功能,实现生态涵养与郊野共享并存的提升愿景是改造的另一重要环节。
4.提升思路
4.1以游客的满意度为出发点
在青西郊野公园项目改造中,以游客切身游览感受为出发点,注重游客的体验度以及满意度,挖掘园区服务功能施布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提升。
4.2 以生态郊野作为重点
环境提升以生态保育为优先,郊野风貌为特色。一直以来,维护郊野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各种动植物、野生生物提供比较好的生存空间,使郊野公园发挥其生态功能是环境提升的前提与最重要之处。需对湿地、农田、水上森林等一些有特色的产业片区进行有针对性管控与修复。
4.3文化体现
青西郊野公园范围内共有10个村庄,其中大部分村庄已在新农村村庄整治改建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居住环境与卫生条件已得到改善,但村庄风土人情的展现仍较为薄弱[3]。为了充分体现青西郊野公园鱼米之乡的文化特色,途径公园游览路线的村庄鱼塘将作为提升改造重点,在兼顾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的同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展现当地淳朴水乡文化。
4.4重要节点形象提升
针对性优化沿线景观是提升改造项目突显效果的捷径。对公园主要节点与出入口的绿化作为重点提升营造。节点形象提升营造之后补缺旅游路线中黄土露天等绿化尚不足之处。
5.提升措施
5.1 鱼塘及周边风貌提升
公园游览第一站,红柚文化园片区的东天鱼塘,视域范围开阔,视线无遮挡,鱼塘驳岸局部增加中层乔木,使鱼塘风貌若隐若现,亦可适当遮挡远处老旧的民房。对鱼塘视域范围内的建筑及配套设施进行调整规划,整体改善,诸如建筑外立面喷绘农民画或为渔民更换新式集装箱房供放置渔具。
对于有作业需要的山深支路鱼塘,通过对鱼塘驳岸梳理,合理分区,大于3米的鱼塘驳岸采用阶梯式分层驳岸,杉木桩固定,下层驳岸预留作业通道,上层种植乔灌木以供游赏。小于3米的鱼塘驳岸则在鱼塘两端预留7米作业区保证渔民作业需求后,种植景观乔木形成有规律种植序列。对无需作业的保育区内空旷鱼塘,尝试在驳岸种植桑树,打造桑基鱼塘示范园,体现生态渔村智慧。
5.2 水上森林栈道贯通
水上森林至桃花渡景点无环路,游客游览水上森林后需园路沿栈道返回,给旅途带来不便。经实地考察后,将在水上森林入口与桃花渡节点之间增设木栈道以贯通,使水上森林木栈道形成回路。由于该区域位于生态保育区内,为了减少对保育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实地定位现场乔木后原地保留,确定栈道路线。全长500米的新增栈道在视域开阔区增设平台2处,以供赏景休憩。
5.3 科普岛休憩设施增设
科普岛将定位成为青浦植物及水资源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岛总面积6300平方米,紧邻人工湿地花园,由约1000余米的防腐木栈道交错贯穿,沿栈道种植着垂柳、乌桕、池杉等湿生植物,景色宜人,然而场地内的休憩场所及设施几乎全无布置,给游览带来不便。
本轮提升将根据行人动线在科普岛栈道沿线增设休憩停留场所。在观景视域较好区域,每隔150米直径区域分别增设亲水平台,凉亭单臂廊架与廊架平台组合。遵循原木原石原产地的原则,沿用原栈道防腐木材料,设计风格与园内现有景观构筑物风貌统一,与整体郊野休闲风格相协调。
5.4 重要节点绿化形象提升(已建成)
运用增、移、遮、替的设计手法,对公园重要的节点,如入口紫藤廊架、保育区入口、大莲湖沿湖路、科普岛、山深支路区域绿化作提升改造。减少黄土露天的现象,丰富水生植物以及林下地被,避免植物层次较为单一的种植方式不利于生态群落的建立。针对青西郊野公园的设计特点,种植适应郊野公园的乡土树种,确定郊野低维护植物选择的基本方案,减少种植一年生草花地被,以多年生植物为优先考虑,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7.总结
青西郊野公园拥有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湖畔——大莲湖,水网交织,田园牧歌的生活令人向往,公园参与并合作研发的“蛙稻米”口感香软绵甜,在水稻田里放入“吃虫大王”虎纹蛙,以稻养蛙、以蛙护稻,此产品已成功在市场推广。生态保育区作为上海水上杉林研究培育基地,同时成为上海野生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其郊游、科普、生态保育的功能日益凸显。
如何应对复杂多样的社会需求,融合公园各大主题特色并最大程度保护现有生态、人文资源是本项目的重点。在方案确定之前,多次实地考察,悉心听取各方意见意见,使提升优化改造的内容和要求更符合游客、村民和管理者需求。梳理问题并因地制宜提供解决方案。新增设施、绿化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尽可能选用原木原石原产地并尽可能维护公园原设计风貌。
总而言之,在郊野公园综合建设提升构建中,应该结合郊野公园的基本特点,进行郊区农田、生态片林以及水系湿地的合理规划,充分展现郊野公园设计的人文化、生态化。未来建议公园预先设定更长期的规划分布,再逐步实施。在服务设施改善中结合智慧化管理做好同步规范。使便民、应急、监控、智能化监管等措施同步跟上,与交通问题、园路贯通、服务设施、绿化环境、便民服务、环卫设施等一起考虑。
参考文献:
[1]尹玉芳,我国郊野公园发展综述[J].中国名城,2017,(3).
[2]徐丹.上海市试点郊野公园规划实践——以松南郊野公园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3]王夏娴.村庄风貌同质性改善方法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师政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郊野论文; 公园论文; 鱼塘论文; 生态论文; 栈道论文; 西郊论文; 驳岸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