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重负的教学盲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盲点论文,重负论文,学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少年来,有关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关注,但即使靠行政命令也不能真正实现减负。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已成为难以解决的社会难题,除了众所周知的中考、高考因素以外,还存在着一些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的教学缺陷。
一、教学内容的超负荷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超负荷,不仅计划规定的教学科目过多,周课时总量安排过满,而且理科课程的难度也过高。我国学生的在校时间、作业量及我国数理课程的繁难度都位居世界各国之首,而教学内容超负荷无疑是构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一个直接因素。
教学内容超负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求学生掌握过多的知识细节,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而且也导致学生难以将精力集中到基本概念和思维技能上,因而表面上看好像学的很多,实际上真正吸收的很少。
我国中小学生花在记忆、背诵上的时间太多,教材改来改去总也改不掉死记硬背的教学习惯。譬如,在减负声中诞生的新版语文教材其背诵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背诵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方法,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也的确有背诵的价值,可是现行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一些课文只是水平一般的现代文,这些文字要求孩子们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纯属人为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我国学生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字、抄课文、演算习题等机械化、模式化的训练上,因而他们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动手参与、课外阅读,也就没有余暇时间积累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学生缺乏足够的闲暇时间,校内外生活内容也缺少闲暇性活动,而大量的隐性知识却是在闲暇性活动中获得的。
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正常休息与娱乐,而且也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积累广泛知识的机会。因而,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是学生学习生活丰富的基本前提。让学生从早到晚学习,其结果不仅损害体力和智力,造成对知识的厌烦,而且也由此形成知识范围狭窄症,最终导致综合能力低下。
富有成效的学习并不以获取更多信息为目的,而是注重提高社会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基本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培养能力还是吸收知识都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探索未知、观察实验、测试正误、验证结论;需要时间思考、质疑、询问乃至争论问题;需要时间理解那些非直观的抽象概念;还需要时间考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因此,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课时满、作业多、闲暇时间少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负担重,还会带来虽隐蔽却深远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上的缺陷。
我国学生学业负担最重的是中学生,而中学生的学业负担难以减下来,除了有中考、高考的因素,也与教学内容的缺陷和教学要求的不当密切相关。譬如生物,初中的孩子首次接触生物,迎面而来的是满目的专业术语。尽管生物不是难以理解的学科,但是要应付闭卷考试,所需记忆的内容的确是不小的负担。生物学家肯定认为,教材中的内容是生物学的基本内容,然而值得质疑的是,这些内容是否为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从提高学习兴趣和减轻学业负担的角度来看,中学的生物课程不应如此专业化,即使非要如此,也应实行开卷考试。
语文作为语言教学课程,首先是一种生活的工具,而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着偏离生活倾向,使学生花在非基本词、非常用字上的功夫太多。生活中的语言是含义多重、灵活多变的,而中学语文教学却要求学生死背字词含义和篇章寓意,把活的语言教成了死的公式。实际上,对任何文章含义的理解都是因人而异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自身内在的独特视角来获取读物中于己有益的养分,而不是训练他们用外在的且标准化的框架去死套不同的读物。活的语文应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延伸想像力,而为应试服务的语文则异化为限制思维、压抑创造力的工具,同时也因其繁琐、僵化而成为学生最憎恨又最甩不掉的重负。
我国中学的数学教材尽管已删改多次,但即使是在名校数学实验班就读的学生也时常做不出学校布置的几何证明题。有些题常常要花几个小时,而个别题则搭上整整一个晚上都证不出。其实,会不会做这些难题,无论对于孩子现在的中学课程的学习,还是对于将来大学专业的学习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即使是学数学专业也如此。删减实用价值不大的平面几何内容已是国际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向,但我国在几何教学上的难度却始终居高不下。
总之,我国中小学课程必修课太多、课程内容专业性太强且注重抽象性而偏离生活实际,同时闭卷考试科目太多,要求记忆背诵的内容过度。因此,即使没有中考、高考,仅仅满足学校现有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是必然现象。
二、隐性知识的高忽略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对知识的经典定义,知识可分为四类:其一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属于描述事实和现象方面的知识;其二是有关“为什么”的知识,属于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其三是有关“如何做”的知识,属于操作、实验、技能方面的知识;其四是有关“源于何处”的知识,属于寻找信息和知识源头方面的知识。前两类知识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而后两类知识则是我们的教育始终缺乏的。
新知识观将知识范围大大拓展,不仅包括那些能够言传的显性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和理论体系等,而且还包括那些只能意会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技术、技巧及能力等。知识概念的扩大与更新,意味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扩展与更新。当知识仅仅属于认知范畴时,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便有效地吸收、积累知识;而当知识的概念拓展至应用范畴时,教育的内容除了原理性知识和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还要包括技术、能力及直接经验等实践性知识和能力。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主动参与也可以通过被动灌输的形式获得,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主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即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新知识观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即开发学生的潜力要从隐性知识的获得入手,而隐性知识的积累、组合、转换是以独立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前提。传统的知识观限定了我们对知识的认识,也限定了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书本知识的灌输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科技实验、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则处于高忽视的状态,至于有关学习如何搜集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的课程则更是缺乏。由于隐性知识深嵌于实践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在行动中的体验才能学会和提高,所以缺乏综合实践类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导致我国学生隐性知识储备不足。
隐性知识的运作犹如结网一样,在无意识中、逐渐地将原本无关联的知识、经验连接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将组合的顺序与方向作为基本项数,可以排列组合成无数种可能。因而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所构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差,而且还因隐性知识的缺乏而影响显性知识的组合能力,从而直接影响认知活动的水平。
隐性知识具有个人化和实践化两大特点,其中包含了大量个人亲身体会、独特感悟等各种具有个人差异的个性化的经验与认识,是个人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思维组合之后的产物。由于隐性知识是在亲身体验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因而个体只有参与大量的实践性活动,才有可能获得多种类型的个人体验,从而积累足够量的个人知识和联想素材,并由此建立足够多的用以连接各类知识的联结触点。因此,缺乏隐性知识,不仅会构成以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经验而显示出来的知识结构的缺陷,而且还将构成以缺乏连接知识的触点、缺乏组合知识的素材而显示出来的思维结构的缺陷。
隐性知识的积累常常是在闲暇性活动中潜在地进行。由于人的精力与时间有限,因而显性知识的超量吸收,对学生能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以剥夺余暇时间而阻滞隐性知识的积累。正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只重视显性知识而忽视隐性知识,致使教学内容的广度有限,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
我国学生学得很辛苦,很多地区毕业班的学生在校时间是从早七点到晚十点,睡觉时则多已是凌晨,真可谓披星戴月。学生学得这样吃力,不仅由于我国理科课程难于其他国家的同级水平,而且由于我国学生的基础狭窄、隐性知识不足,造成了综合能力水平低下。当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实验学科的课程开始后,这种综合能力缺陷便集中显露出来。
首先是生活常识严重缺乏。科学课程中的很多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我国学生普遍不干家务、不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更没有国外孩子的打工经历,因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而严重缺乏生活常识和科普常识,由此我国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方面知识储备少,学起来则必然吃力。
其次是动手能力差。科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验性,做实验有利于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而动手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实验能力,再加上我国中学的学校课程中实验课时有限,使学生只能以理论理解理论,以概念理解概念,乃至以理论概念理解实验,这无疑加大了理解的抽象性,从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第三是社会知识普遍缺乏。我国学生的生活范围仅限于学校,远离社会生活,无从了解一般生产常识,而科学课程的学习都要涉及科学原理的应用,包括工业生产的应用和日常生活的应用,我国学生因严重缺乏社会常识、工业生产常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因此在学习科学知识应用方面必然感到困难。
我国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表现为: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理论知识有余,实践知识不足;细节知识有余,总体知识不足。由于缺乏来自直接经验的隐性知识,使学生所获得的显性知识只是处于没有主体思维加工的层次,而难以进入知识的组合加工层次,更难以进入创造性思维的层次。因而在进入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综合化的学习阶段后,因隐性知识缺乏所带来的综合能力低下必然导致学生陷入越学越困难的境地。
三、人文素养的低要求
我国学生综合能力低的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是人文素养低。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
人文素养低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也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语文水平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因文字理解力有限而看不懂题。目前我国科学课程的试题,涉及到概念或原理方面的,常以似是而非的多种选项布设迷阵,一词乃至一字之差,就会使意思差之千里。很多学生正是因为看不懂词语间的些微差异而错误理解了物理题、化学题、生物题,这种现象在物理课程方面显得更为普遍、也更为突出。如不明白“竖直”与“垂直”的区别,搞不清“等效”与“相等”的区别等。
从我国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即使是语文,尽管课时并不少,但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比国外低很多。阅读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低下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不仅重视课外阅读,而且对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收集、查找、检索和分析信息,并结合社会生活按科学研究的程序写论文。这种研究性的写作训练与我国为应试而进行的作文训练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站在知识总体之上选取为己所用的知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排列组合出新的阵容。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而最初表现在阅读、写作、收检信息能力上的优势,最终将表现在判断、组织、运筹能力上的优势。
仅以美国中学为例,即使是在数学资优班,课后作业也很少有数学作业,而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作业量却相当大,为满足学校的基本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并不断写出作文乃至论文。中美两国的学校在数理与人文两方面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相异之处。譬如,美国学生若想在参加数学竞赛之前进行赛前培训,会发现很难找到相应的培训机构,相比较,我国奥校培训班遍地都是,真可谓数学竞技培训大国。对比是鲜明的,在我国的学校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美国的学校重视的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对个体的良性影响是广泛的,包括看事物的视野开阔,分析问题的角度多重,对异议的态度宽容及思辨的深层次等,进而在面对复杂现象时易于具有较强的分类比较、综合分析、统筹运营和组合配备能力。拥有高水平的人文素养意味着具有对事物发展的预测、估量能力,以及超越表层、穿透未知并发现本质的能力。
正因为我国基础教育偏重于数理学科的知识积累,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普遍薄弱于人文能力与创造能力。从教育内容来看,这不仅是由于对阅读量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低要求,而且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训练很少包括那些与创造性活动紧密相连的内容,诸如收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动手实践及实验操作等。这些活动的缺乏必然导致我国学生在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缺陷。人文素养方面的缺陷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根基性的缺陷,是学生面临各种学习障碍中的最大障碍,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最基础性的缺陷。
四、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如何才能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当然取决于包括社会因素在内的多重因素,具体到教育领域,除上述三个问题外还应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业绩以前一直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这是一个易于掌握也易于比较的硬指标,由此而被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长期作为评价标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教师比学生及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也就是说,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是教师的命根。把教师的生存与学生的分数挂钩,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为个人的生存利益而不得不逼学生学习的现状。如何尽快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替代分数标准,在减负过程中是一个突出问题。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学校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都太死,往往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即记忆能力。这种完全靠背记书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和教师都被压在书山下。另外,考试形式太单一,闭卷考试这种形式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背下所有可能考的内容。灵活性、变通性是教改的根本出路,不仅考试形式、教育方法要多样化,而且在各个教育环节上都要给予学生多种选择,譬如,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作业量乃至作业形式,由于每个人的学习状况都不一样,以往那种由教师统一规定作业的方法,必然造成学生要为一些早已掌握的内容而付出无谓的劳动。
3.确保综合实践课的地位。尽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及教育理论的研究者都已意识到,我国的学校教育要改革以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知识、动手能力的教学传统,但在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时却并没有减少原有各课程的难度、课时,没有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决定了新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在理论上多么重要,却因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地位而受到必然的忽视。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动手能力、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却不肯降低“主科”的比重,从而使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改新设想都难以实现。
4.转变教学思维方式。追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的一个因素,鼓励学生追求考试得满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总是关注过度,为了按老师的要求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学生们不得不进行千锤百炼的练习。无限提高标准和要求学生在学业上力争正确无误,都是有悖人的认知规律的非理性思维,由此不仅导致了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整日陷于题海之中,而且导致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并被驯化出狭窄的心胸和偏执的人格。教育者必须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应改变对学生苛求完美无缺的心态。
5.完善理科教科书。我国理科教科书的内容远远少于国外,不仅实验部分少,而且在理论原理的解释、理论背景的介绍等诸多方面也同样缺乏,如此简要的教科书对学生来说严重缺乏指导性,根本无法用于自学。让学生使用这样的教科书,迫使学生必须依赖老师的讲课,同时还要四处查找更全面更详细的辅导书。在我国的中学教学中,简单的理科教科书内容与繁难的考测试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使学生只有借助大量的辅导书和教师的详尽指点,才能满足教学的高要求。我国每次教材改革都会删减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但因实际的教学要求不减,最终导致越改革教材与考试之间距离越大的现象,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难度更高、学习负担更重。
6.逐渐普及高中。从目前来看,在大中城市普及高中、取消中考已势在必行,初中分流把考大学的部分压力放大了数倍之后而改成考高中的压力。升学压力提前,从高中生降到初中生身上,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更大。
7.改革高考制度。我国的高考制度是教育改革的瓶颈,高考不改革,中小学生的负担很难真正减轻。高考改革包括改革考试内容、形式、评分标准及破格录取的标准。
显然,过度激烈的升学竞争是学生减负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学业竞争的根源是职业竞争,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来自升学压力,而升学压力的根源是就业压力。当升学与就业相连时,必然使学业与生存相关,当教育主要被作为筛选工具时,教学的高难度则不可避免。由于选拔型的中考、高考必须具有将学生划等分层的区分度,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必须付出超出自己能力的学业努力。正是与生存相关的选拔型升学考试,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始终挣不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也正是选拔区分度的需要,使我国学生的高学业压力成为总也减不下去的重负。
高考改革的重要保证是改变目前以普教代替职教的做法,应取消统一学历文凭制,实施职业资格文凭制,即毕业生的学历与求职就业的聘任及工资待遇不直接挂钩,社会上的各用人部门在招聘新雇员时,主要是看其是否拥有所需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只有尽快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文凭制,才能削弱正规教育文凭独尊的地位,以降低来自普教系统的升学压力。只有从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上保证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并在教育形式和成才道路上能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学业重负。
从教学现实来看,我们的学生要面对高难度的教学要求却只具有低水平的综合能力,因而,教学内容的超负荷、高难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低水平这对矛盾是构成学业重负的教学因素。长期以来,我们误将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和闭卷考试的应试能力当作基础好,从而完全掩盖了我国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低、基础差的实际现状。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越学越艰辛,我们的教学之所以低效高耗,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没有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在这宽厚的基础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隐性知识和人文素养,正是由于学校教育严重忽视隐性知识和超低水准的人文要求,导致学生普遍综合能力低,也正是综合能力低使众多学生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而越来越难以承受来自学业高要求的学业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