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幼儿教育的新天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天地论文,幼儿教育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与探索
长期以来,在以独生子女为特点的家庭中,由于某些家长的教育不当,造成孩子听不得批评、不合群、自信心差、不爱惜物品等不良表现,这些表现既容易养成幼儿不健康的心理,又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近几年,上海宝山区幼儿园情感教育课题组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课题组主要成员刘政是上海宝山区红星幼儿园园长,仇佩英是宝山区教育学院教师。她们根据多年的幼教经验认为,幼儿教育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立足于把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尽可能转化为幼儿个体的内在需要,让幼儿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行为的完善,克服传统教育造成幼儿行为“要我这样”而不是“我要这样”的现象。她们提出“以理解接受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主导、强化练习为辅佐”的情感教育课程模式,在红星等幼儿园中开展实验。
情感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幼儿的6种情感和3种情感能力,即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求知感、求美感、惜物感,以及情感觉察能力、移情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每一种情感目标之下还有具体的分解目标、年龄层次目标和单元目标。它的主要做法是:设置情景、启发体验,自我设计、选择行为,加强练习、强化体验。这里重点突出幼儿体验、幼儿自我筛选行为方式,老师利用表扬等手段加强情感体验。例如,上课练习跳远,教师设计了远、中、近三种距离,同时把幼儿按身体条件分成大、中、小三类,让他们跳过相应的距离,并鼓励他们跳得更远。老师启发孩子:每个人不会做的事情肯定都有,但只要多练习,一定能学会做,成功的感觉是很愉快的。
情感教育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情感,而且也促使他们发挥综合联想,学东西快,许多新词汇动情时印象深,容易记住。例如上美工课时,教师引导孩子欣赏美的图画,激发他们对美的情感,都觉得这张画确实很美,然后老师说,这真是“五彩缤纷”啊,孩子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老师问:“这么美的东西你们心里怎么想啊?”以往,孩子们往往会异口同声地说“很高兴”,其实心里不尽然。而现在,孩子们发自内心流露出求美感,各种求异思维也表现出来:“我要把它画下来”,“我要带外婆来看”……情感教育使儿童兴趣盎然,老师也越上越有劲。
课题组曾进行过一个培养幼儿整理、爱护玩具行为的实验。她们在两所幼儿园中选择教师条件相仿的四个中班,把平时没有养成整理玩具行为的90名儿童作为被试者,按照分布的自然状态分为两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单纯强化教育模式,实验组则采用情感教育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幼儿养成的行为习惯质量高,迁移好,孩子既明理,又有主动的“我要这样”的愿望,并能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构成品德行为的三要素——认识、情感、行为方式等都得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
事实证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光让孩子发展智力、多学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我国的孩子守纪律较突出,但在个性与创造力方面较薄弱。情感作为个性的核心,是幼儿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应当认真重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