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到桥梁工程建设中,能够使得工程结构组件的性能得到提升,使其能够在各种施工环境中应用,提高其强度和韧性等。文章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
0引言
在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因其结构造型美观、施工方便,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等特点应用广泛,极大地提高了桥梁施工的规模化管理、机械化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钢材、减小了结构截面尺寸、降低了结构自重、防止开裂,确保了工程质量和使用性。
1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碳纤维材料构成受弯构件,将这种材料应用到桥梁工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比较大的效果,操作更加便利,施工桥梁工程施工的效率得到提升,工程建设进度更快。碳纤维材料还能够使得桥梁受弯构件的稳定性更强,能够对其进行加固。将预应力施加给受弯构件,使得混凝土构件自身的压应变力得以提升,使得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得以增加。在加固桥梁工程中的其它构件中,预应力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受弯构件出现变形,通过预应力的使用能够使得变形减小,使得力学性能得到提升,使得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桥梁工程建设中,多跨连续桥梁是比较典型的,要求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也得到比较高的水平。多跨连续桥梁的弯矩涉及正、负两个方面。通常而言,施工方案中,桥梁抗弯以及抗剪承载力的具体数值都已经被规定了,在实际的建设中,如果正弯矩范围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就会影响加固的问题,由于纵筋锚固的加入,使其难度比较大。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使得多跨连续桥梁得以顺利的加固。
桥梁工程施工中,最大的质量问题就是桥面裂缝,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安全,特别是建设在河流两岸的桥梁,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问题使得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如果出现裂缝,桥梁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就会受到影响,预应力的应用使得桥梁刚性得到提升,防止出现裂缝,减少安全问题。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2.1合理选择钢绞线
桥梁工程建设中,需要全面分析了解和把握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信息,比如工程项目的结构、尺寸、面积以及金额等。然后从整体上对桥梁工程的信息进行分析,结合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结合预应力方案,保证钢绞线选择的合适,需要保证钢绞线的美观性、经济性、实用性,满足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当前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低松弛钢绞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经济和实用,因而使用范围比较广。选择钢绞线时需要认识到桥梁工程的松弛率、伸长率等,明确尺寸、规格等。
2.2结构应力控制
桥梁结构应力控制是施工控制的关键内容,只有确保施工中主梁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才可继续开展下阶段的结构施工。特别是悬臂施工需要依照其特点,在大跨度应力混凝土梁桥中,通常需要经复杂的施工,在此项施工各个阶段,桥梁结构的载荷、边界条件及结构形式均是不同的,结构受力也是多变的,特别是在主体结构合龙时,会伴随结构转换而变化,所以要密切注意施工中结构应力的变化大小,确保结构应力达到设计标准。倘若应力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结构安全及运行,严重的造成结构局部或者整体受损。因此在把桥梁结构施工相关的锚具、张拉设备送入现场时,需派专人进行质量、性能、规格等检查,并进行参数核对,确保符合施工要求。特别是要做好压力表、千斤顶等设备性能的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此外,还需严格核对预应力钢材技术参数,比如:伸长值、强度、直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模板安装控制
(1)支架的施工措施。在基底处理时要先整平,再回填20cm厚碎石,再在上面铺一层20cm厚C20砼。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钢管支架顶面标高,其水平误差不得大于5mm。(2)底模的铺设技术。一般地在底模铺设前要准确测设梁底轴线以及标高,同时要保障两侧边线顺适,线形流畅,以及安装设计箱梁支座的型号和安装方向符合要求;铺设以后要对底模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查。(3)侧模的安装技术。在安装侧模时要先安装模板框架,后铺设面板。框架安装之前要对每个部位的尺寸、角度等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框架安装时把框架底横杆压垫实,确保翼缘板外边缘处的底模标高符合要求。在铺设面板时要保障表面平整,面板与框架密贴,接缝处和侧模、底模间用海绵双面胶粘贴,防止漏浆。
2.4混凝土施工
在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的现浇施工流程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振捣的工艺流程中垂直振捣是最适合的。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有一个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路桥工程施工中保湿保温的处理,保湿保温处理不单单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可以确保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控制。混凝土浇筑工程在完工之后,要马上使用木屑来抹面,这个方法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这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有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2.5预应张拉控制
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对混凝土强度要求非常的严格,支架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的强度达到85%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操作。在此过程中,节奏应当放缓、均匀,以免混凝土结构被破坏。预应力张拉,需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顺序进行张拉,并且严格控制应力。一般都采用后张拉法进行操作,张拉工艺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从两端分别同时进行张拉。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采用双控模式,以伸长量校核。如果实际伸长量超过了理论伸长量运行范围,则应当暂停张拉操作,查明原因后调整,然后再进行张拉。此外,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预应力效应,使得工程施工顺利推进。要依据预应力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布局,以此为依据设定科学的框架分布,综合分析预应力的实际情况,需要注意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明确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案加以解决,保证解决预案的可行性,防止损失的出现。
2.6压浆施工控制
在采用预应力技术进行道桥构件的施工时,固定体外索锚横梁过程中,需要运用局部粘结的方法,并且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进行粘结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保证压浆密实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控制粘结力超过施工设计标准,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后,才能与锚固施工规定的标准所符合。通常情况时在完成张拉施工后的一天内,开始进行压浆施工工序。通过运用手动压浆机来确保压浆的均匀稳定性,使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2.7线性监测控制
监控线性监测主要应用到悬臂桥梁施工中,首先,对梁体预抬高量进行分析,并提供单位参考;其次,在精密仪器的支持下,对梁体线性进行严格控制。在对线形进行测点布置环节中,用水准仪对准箱梁顶面、底面标高,然后再进行观测,在仔细观测中能够获得桥面的线形。同时在每一个箱梁拼装完成以后,需要对箱梁进行预应力特殊处理,以张拉处理的方式来测定其拼装的效果,还能够达到巩固箱梁的效果。在以上步骤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对箱梁上的节点进行安全监测。在实际的检测中,主要观察这些节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确保箱梁的线性水平,并将这些节点水平参数与桥梁的标准水平程度相比。
3.结束语
总之,在现阶段公路桥梁建设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施工技术随着桥梁工程的发展日益得到了发展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成本控制等关键要素,对现实桥梁施工建设工程有很大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晶.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3(14)
[2]金龙云,李浩铭.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08)
[3]杨晓翔.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0)
论文作者:万艳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应力论文; 构件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