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河子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具有内容广泛﹑运动量小﹑对抗性低﹑娱乐性强等特征;体育锻炼场所多依赖于学校体育场馆;体育锻炼知识﹑技能主要来源于体育课和媒体。石河子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可以进行和可以选择的课余锻炼方式较多,但是在课外自主锻炼的人数则较少。不同女生自身掌握学习能力快慢不同以及运动参与情绪体验太片面,从而导致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和自身掌握运动技能能力不高,学习压力、场地限制、个人兴趣、体育课、学校体育氛围是影响石河子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0118-01
大学生年龄阶段处于青春期后期,并逐步进入青年期,生理可塑性还很强,所以在大学期间不只是我们文化知识丰富酝酿的时期,更是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不断发展、心理努力健全的重要时候,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不仅涉及到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而且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综合素质以及国家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对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认识现状,以便在体育活动的实际教学和活动中提供理论依据。在大学阶段广泛开展的体育锻炼,目的在于是使女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品质,以及对以后开展的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女大学生工作后面对的各种社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动机
非常喜欢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0.1% ;喜欢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0.3%;无所谓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26.7% ;不喜欢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8% 。从下表可以看出,石河子大学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相对较高有70.4%,但是,持无所谓和不喜欢的也占据了一部分比例。所以我们就要根据她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引起她们对体育的兴趣为目的,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2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与项目
调查结果可知石河子大学女大学生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同学一起锻炼的所占比例最大占68.4%,其次是上体育课的占到63.7%,然后是参加体育社团的占47.9%,而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的仅占 34.7%,也有不少同学选择自己单独锻炼占 46.3%,最少的是参加培训班仅占到16.3%。从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来
2.3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
调查可知:选择校内非收费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有 261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 90.5%,说明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选择主要是学校内部的场馆,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内锻炼比较方便,还有就是学校的场地较为充足,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有这说明女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无论在数量还是条件上基本能够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还有现在市区的以及学校附近的广场公园的数量也较多,环境和设施也比较多,能满足一部分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强度
通过对女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强度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运动强度都相对比较小,感觉到“微微发热、微微出汗”就占到了54.2%,还有女大学生感觉到“中等出汗和出汗很多”占到了39%,说明这些女大学生的锻炼强度达到了中等及以上程度。《体育社会学》中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为三次;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为 30 分钟以上;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为中等以上。
2.5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段
通过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段的调查统计情况来看,选择在下午和晚上进行锻炼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早上和中午进行锻炼的人数则比较少。
2.6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
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也较多,但是大多数女大学生在课外时间所进行的活动大多都是上网、看书、看电影一类,而对于参加体育锻炼则相对较少。所以她们课外时间的安排存在着很大得问题。
3.1.2石河子大学女大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较高,而且大多数石河子大学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个较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是一个获得健康和美的有效途径。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也有很多的方面,只是单纯的认为通过锻炼可以减肥,应付达标考试,消除疲劳等,没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健康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健美还可健心。
3.2建议
3.2.1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心里以不成熟、不稳定和不清恒为主要特征,女生则趋向于内敛不喜欢参激烈和负重较大的运动。对于女大学生首先要转变她们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然后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3.2.2合理安排学校课程设置及学校体育锻炼场地的开放与使用,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使课程体系与内容结合社会发展、地让需要、和学生成长想结合。课程内容组织更加现代化、生活化,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需要,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源的作用,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在实践中运用。学校的露天场地已经基本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主要是冬季可以锻炼的场所相对较少,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诸葛伟民,陈涛.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11-14.
[2]王景亮.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0(2):32-34.
[3]赵春芳.徐勤萍.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探析——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运动.2011.13:61-62.
[4]王素净.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0-82.
论文作者:刘艳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体育锻炼论文; 女大学生论文; 石河子论文; 体育论文; 学校论文; 大学论文; 人数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