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损作为电力企业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它可能贯穿于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而低压线损是电力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够直接反应出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还是电力企业极为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本文基于此,对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降损对策,为电力企业降低低压线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低压线损;影响因素;降损措施
1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线损管理逐渐成为每个电力行业所面对的重点问题,低压线损作为一个复杂的环节,它能够客观反映出低压配网的技术结构与经营管理质量,为分析线损以及制定降损措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较为明确,主要分为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影响和人为管理影响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技术层面以及管理层面上分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实现降低低压线损的目的。
2 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
分析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影响和人为管理影响两个大方面出发,对每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
2.1 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影响
低压配电网络及设备影响主要包括:城乡配电网络的不对称、低压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以及低压配网功率因数过低三个影响因素。(1)城乡配电网络不对称。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力度,在配电网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对称问题,近十年来用电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当时变压器设计的负荷增长标准,然而由于受到农村自然条件的限制,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后仍然存在着很不利的影响,导致原有的低压配网电压器严重偏离负荷中心,供电半径过大导致供电电压不足,引起低压线损增大,另外变压器与负荷的不匹配,使得变压器会存在空载或者轻载时间过长,比如城镇居民小区白天配变负荷相对较轻,晚上负荷是比较重的,白天长时间的空载或轻载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变压器的损耗过大。(2)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问题。主要是由于低压线路负荷分布缺乏规律性,对三相负荷平衡调整不够彻底,对用户负荷分配不均匀。而且对临时性和季节性因素考虑不足,引起线路故障,使低压损耗增加。(3)低压配网功率因数过低。近年来,许多工业设备更改为感性负载仪器,这样会与无功补偿难以配套,导致低压配网功率因数很低,从而难以保证配电线路变压器正常经济化运行。
2.2 人为管理影响
低压线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为管理方面的影响,在人为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而导致低压线损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管理影响主要包括对线损管理与考核制度不完善、营业普查力度不强、人为窃电现象严重以及对低压线路的设备巡视不到位四个影响因素。
(1)线损管理与考核制度不完善。电力企业没有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与考核体系,管理人员在执行线损管理工作时无严格的规章制度遵循,对于低压线损的各项指标考核力度不足,甚至有时会在个人权利范围内产生“人情电”的现象,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无法有效的降低低压线损。(2)营业普查力度不强。目前对于低压配网的普查力度不强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出现了“大规模、低效果”的情况,即普查规模很大,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普查人员对于普查的目的模糊不清,对查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整改力度不足,从而造成低压配网不必要的电能损失。(3)人为窃电现象严重。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人为窃电现象。像商业用户、动力户通过绕表接线,电流回路开路或短路,甚至通过改变电能表计量倍率和调整其变速比以达到窃电的目的,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低压配网的线损率,还严重威胁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4)低压线路的设备巡视不到位。许多电力企业对于低压线路的设备巡视力度不足,巡视过程中没有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对于一些与树木、经济作物相接触的线路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致使发生单相接地,发生短路故障,造成电能损失的同时也容易引发生命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低压线损的降损对策
3.1 低压线损降损技术措施
(1)对低压电网进行改造。对低压电网网架结构进行细致规划,加强节能降损措施落实到位。对部分超负荷线路进行及时改造,结合负荷的发展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新布设的电源点,缩小供电半径,降低迂回供电现象的发生,保证供电电压的功率,提升负载率,降低低压线损。同时要根据时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数量来满足要求,在需求量较大的时候增加变压器来满足供电需求,在需求量较小时要使其退出,以免造成浪费。以某供电所10kV配电网为例,2017年8月某条10kV线损率高达6.3%,经过调查发现,线路不仅仅供电半径大,而且负荷也比较重,一直重载运行,特别是在该线路上存在着数台配变容量偏小,在负荷高峰时段一直重载乃至过载运行,电能损耗很大。后经过技术改造,调整了该线路的供电半径,将其部分负荷调整至相邻线路,并对其容量偏小的配变进行了统一更换,到2017年11月,该线路的线损率降为3.13%,取得了明显的降损效果。(2)加强三相负荷平衡管理。首先应该定期对三项平衡电流进行监测,解决三项不平衡电流问题,保证低压配网的正常运行;还应结合电网改造方案,保证配电变压器能够稳定的工作,接电用户必须要受到三项平衡的限制,禁止随意改造;最后要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对于临时性、季节性用电,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控制,保证单项申请用电过程中合理搭接低压配网设备,保证用电安全。(3)提高低压配网功率因数。低压配网线路功率因数低则会引起在线路中存在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存在又会造成无功电流的流通,进而引起电能不必要的损失。低压配网功率越低,带来的损耗就越大。因此对于动力用户,应要求其安装相配套的具有高灵敏度的无功补偿设备,根据地理位置以及实际运行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保证无功补偿设备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根据标准严格执行提高功率因数和改变电压质量,降低电能的损失,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3.2 低压线损降损管理措施
(1)加强线损管理任务。首先要成立专门的低压线损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低压线损指标与完善的线损考核制度,将线损管理业绩直接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联系在一起,增强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对低压线损进行管理与审核,及时掌握线路损耗情况,针对低压配电网络线损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明确的工作方向,为制定降损方案和年度降损计划提供依据,达到低压降损的目的。(2)加强营业普查力度。营业普查是既可以维护企业的利益,又可以控制线损以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普查工作应该以是否存在偷漏电和绕表接线现象为重点,增强普查力度,杜绝违章用电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用电量大的用户,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用电量对比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智能电表的大规模使用,我们可以借助于计量自动化系统,随时审查智能表实时数据,可以将线损管理工作精确到每一个工作日,对于异常数据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进行解决。(3)防止人为窃电现象。对于人为窃电现象要进行严厉打击,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力稽查大队和公安机关要不定期的对用户开展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反窃电氛围。(4)加强低压线路的设备巡视。对低压线路划分巡视责任区,责任区负责人应该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至少一年两次对线路周边环境进行维护,不允许出现树木接触,临时性私接用电现象的发生,及时检查线路的安全性,确保供电的安全。同时要注意增加在阴雨天气时对线路的设备巡视,发现漏电部位要及时检修,必要时进行更换,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损失。
4 总结
综上所述,低压线损存在众多的影响因素,每一个影响因素都会为电力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析。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降损措施,将每项措施都作为降损的切入点,与其他方面相结合,将线损问题逐一击破,最终达到降低低压线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畅,王健.低压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损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18-119.
[2]李霖.浅谈对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降损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23):23.
[3]周晓曼.浅谈影响低压线损的因素和降损措施[J].科技风,2010(23):281+284.
[4]刘高扬.谈电网低压线损管理及降损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22):30.
论文作者:劳嘉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低压论文; 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负荷论文; 因素论文; 设备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