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理论_教育论文

区域教育理论_教育论文

区域教育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简而言之,区域教育是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国民教育。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就其内容来看,是综合性的教育,因而具有国民教育的一般特征;第二,就其空间存在来看,是区域性的教育,是存在于某个区域内的国民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区域教育的这两个特征,规定了区域教育有两大类型的要素:一是作为教育区域自身意义上的教育区域构成要素;二是作为整个国民教育意义上的区域教育发展要素。这样,对此两类要素的分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区域教育学研究的起点。

一、教育区域的构成要素

教育区域同其它性质的区域在构成要素上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为其自身特定的三大构成要素,即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孕育腹地和教育协作网络。它们对于教育区域的不可缺一性是由教育区域的主要特征决定的。这个特征所反映的基本事实是:教育区域是人的教育活动的地域依托,即使是最小的教育区域,或最低级的自发区,都必然具备使人能够展开教育活动的地域条件。教育活动是一种文化传递、生产力延续和创造新生产力的活动,教授、学习、实践、应用、发展、规划、交流等都需要在一种面上的地域展现,而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孕育腹地、教育协作网络正是这种展现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一)文化教育中心

文化教育中心是构成教育区域三大要素的核心,它的形成是区域由一般的自然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发展为教育区域的重要标志。

城市作为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文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结构布局所决定的。以我国为例,从教育机构看,一般情况下,村级行政区域内只有初等及以下教育机构,乡级行政区域内可能有初级中等教育机构,县级行政区域内有了高级中等教育机构,市级行政区域则具有了办高等专科教育机构的能力,省级行政区域内则有了高等本科教育及高等后教育的机构。由于这一客观现实的存在,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需要向更大的城市集中;越是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机构,越需要设在更大行政区的政府所在地。当然,这也是政府提高教育效益的需要。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交换行为的空间重叠,又反过来聚集人才和技术,使公共事业不断得到发展。这种良性的循环,使大大小小的城市自然形成为文化教育中心。因此我们说,文化教育中心总是指向城镇,然后是更大的城市。它有三个显著的空间特征:一是多层次性。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城市的聚集能力不同,城市的教育吸引或辐射力也就不同,从而形成多等级、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二是选择性。一定区域的文化教育中心是城市(镇),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镇)都是文化教育中心。三是非几可性。一定区域的文化教育中心并不一定是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而一定是区域的教育中心。

(二)教育孕育腹地

教育孕育腹地是教育区域构成三大要素的基础。没有教育孕育腹地,就不可能有教育区域的存在。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腹地是一种相对的地域概念:相对于一个更大的地域整体来说,它是指处于这个地域整体之内纵深部位的地区,如“北京是华北的腹地”,“中原是中国腹地”;相对于物流的某个集散点来说,是指这个集散点的影响或服务范围,如“港口腹地”。这样,腹地作为一个地域,它的地域范围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整体地域的部分,如前者;二是作为某类地域的整体,如后者。教育孕育腹地是文化教育中心吸引和辐射所及的地域,同教育区域的界限相一致,因而它是属于后一种情况的地域整体。教育孕育腹地的涵义是:负载着具有内在联系的教育活动,并且这些教育活动又具有共同的文化教育指向、共同的文化教育中心的地域范围。教育孕育腹地和教育区域相比较,两者的空间范围虽大体一致,但两者的结构大不相同:教育孕育腹地是不包括文化教育中心的地域,而教育区域是包括文化教育中心的地域。这是就同一层次的教育孕育腹地、文化教育中心而言的。因为在一定的教育孕育腹地里完全可能存在着亚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

教育孕育腹地也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如国家办学、企事业单位办学、公民私人办学、国内外合资办学等教育活动形式都反映着人的教育关系。人和教育机构之间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在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形式有较大差异,但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内教育的发展和活动形式的差异程度则是受到控制的。二是多种活动的相关性。教育孕育腹地在发展过程中依赖于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部门都影响到教育活动的任何空间,从而使文化教育中心的孕育过程变成多种要素相关联的一种复合行为。三是孕育过程的多层次性。教育孕育过程中的复合行为往往会超出一定的地域范围,在更大的空间内相关发展。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区域的文化教育中心具有多层次的空间特征,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由于作为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聚集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了多等级的、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与此相对应,教育孕育腹地也具有多等级、多层次的特征。在这里,教育孕育腹地的教育活动与文化教育中心的聚集能力或辐射能力有关:当一个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的聚集能力或辐射能力与教育孕育腹地的教育活动规模不相适应时,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将会逐步形成一个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与此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具体的地域来说,它既是那个较底层次文化教育中心的教育孕育腹地。同时又是这个较高层次文化教育中心的教育孕育腹地。教育孕育腹地与文化教育中心之间沟涌了教育活动的空间均衡。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中心也就促成了多层次的教育孕育腹地。

(三)教育协作网络

教育协作网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表示教育发展的地域联系,而且表示这种联系的各种依托,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动力。它有三层基本涵义。首先,教育协作网络表示教育联系的渠道,这种渠道的物质构成是信息网络,没有这个网络,教育区域就不可能形成。但教育区域的形成,也离不开交通渠道的开拓,各流域教育区域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发达的教育区域,就是因为依托于江河的水上交通手段。其次,教育协作网络表示教育联系的系统,基本构成是文化教育中心与教育孕育腹地之间的教育和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使文化教育中心和教育孕育腹地建立了教育、教学、教材、教法、师资和学生的联系,从而形成有序的区域教育活动。同时,这种系统是自发的、多向的,它不是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也不是出于政府和任何集团的规定,而是区域教育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产物,是通过大量的复杂纷繁的教育交流来体现的。但是,教育活动的空间展现并不混乱,且在文化教育中心和教育孕育腹地之间形成有序的教育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系统”虽然是依托于“渠道”,但是“渠道”并不能形成“系统”。有些城市之间或城市与区域之间尽管有交通和通讯网络相沟通,但两者的教育活动并不一定能构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因为它们可能并不属于同一教育区域。再者,教育协作网络表示联系的组织。这种组织的基本构成是文化教育中心和教育孕育腹地之间所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教育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制度等。联系的“组织”是区域教育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时教育协作网络的一种形态,它的特点是:其一,这种组织是人们在区域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行为,是人们在对区域教育规律逐步认识的基础上,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有意识影响。其二,这种组织的内容极其丰富,从管理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各个方面,都无不有这样的“组织”。其三,这种组织尽管是人们能动的产物,但是,通过“组织”而联系的各个方面完全是平等互利、自愿自觉的。正是如此,这种“组织”才拥有巨大的生命力。一般地说来,在教育区域发展到它的最成熟阶段时,教育联系的组织将成为教育协作网络的一种主要形态。

二、区域教育的发展要素

教育区域和区域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它们的要素也不同。教育区域的构成要素是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孕育腹地和教育协作网络,它着重反映区域的空间构成和教育活动空间联系的依托,是一种地域要素;而区域教育的构成要素则是存在于区域之中的教育发展要素,它反映区域教育活动的物质构成和观念变更,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和教育的要素。因此,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民族特点,资源人口和生源师资,资金条件和文化传统,以及区域教育的结构布局和监测管理等等,都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而成为区域教育的发展要素。

根据各类区域教育发展要素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区域教育发展的作用功能,可以把多元的区域教育发展要素分为四种类型:原生性要素、再生性要素、流动性要素和管理性要素。

(一)原生性要素

原生性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内的自生性教育资源和文化教育传统等。它是区域内教育发展历史的聚结,是区域的重要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关联及其运动规律,对区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一,影响区域教育结构,如中国和德国不同。其二,影响区域内师资水平,如我国东部和西部有着很大差别。其三,影响区域社会文化进步,如非洲和欧洲不同。这些都影响着教育区域三大构成要素的发展。但是,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较好的区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走在前列之后,也往往会由于历史所形成的思想、文化、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落后于其它区域。如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较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的滞后现象,文化教育传统的单薄并没有使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在教育能力上落后于中世纪以前乃至今天的历史悠久的中国。历史的基础不断被淡化,即使是几十年、十几年的短暂时期内,也会有一些区域赶上或超过另一些原比自己更为发达的区域的教育水准,新加坡、南朝鲜七十年代以后发展足以证明这一点。

(二)再生性要素

再生性要素主要包括人、教育资产投入和教育资源利用率等。这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基础要素。尽管这些要素的形态、性质不同,但都具有复制性和衍生性特征。

人的因素是研究区域教育问题的前提,它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区域教育产生的影响,可以大体作如下表示:

Y[,R]=F(R)=f(aL-bR)

其中 ,L、R分别表示一定教育区域内教育者和需要接受者教育的数量,a、b分别表示教育效率和教育者人均负载需要接受教育者的数量Y[,R] 表示由人的因素引发的区域教育能力的提高。上试表明,就人的因素而言,区域教育能力的提高是以区域内人口、教育者、需要接受教育者、教育效率和人均负载需要接受教育的数量为自变量的复合函数。它说明:区域教育能力是提高的约束条件是aL<bR,即教育的综合增长水平必须大于被教育者的综合提高水平。如使aL<bR成立,由于L< R,因此,a必须比b大R/L倍。即区域教育能力提高,必须建立在教育效率的增长比教育者人均负载需要接受教育者的数量增长快得多的基础之上。因此,要保证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口因素与接受教育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必须严格控制区域内的人口增长,使更多的需要接受教育者尽快接受教育。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对区域教育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资产投入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体可以作如下表示: Y[,2]=f(Z)=f[K[,1]Z[,1]+K[,2]Z[,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已投入教育资产和新投入教育资产,K[,1] 、K[,2]分别表示两者的产出人才系数,Y[,2]表示由教育资产投入所带来的一定教育区域内的人才增长总量。这表明,就教育资产投入因素而言,区域内的人才增长总量是以已投入教育资产及其产出人才系数和新投入教育资产及其产出人才系数为自变量的复合函数。它说明,首先,在Z[,1]不变的情况下,区域内的人才增长总量提高的约束条件的 f(K[,2]Z[,2]>0 ,即,新投入教育资产是人才增长总量提高的必要条件。其次,在教育资产投入总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出人才系数对区域教育能力的提高具有关键意义。这也说明,为使极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的人才,资产的投向尤为重要。不同的投向可能产生不同的人才产出系数。因此,研究教育资产的投向,对区域教育发展及其决策来说是一个亟待着手的重大课题。

教育资源利用率是确保区域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体反映。任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为前提,教育资源多少及其利用率高低是评价教育效能的标准之一。可以表示为:

W=P/N

其中,W表示教育资源利用率,P表示教育成就,N表示教育资源耗费。这表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就,教育资源耗费越少,教育资源利用率就越高;耗费同样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利用率越高,教育成就就越大。

结合教育实际,不难理解,人(的因素)、教育资产投入和教育资源利用率三要素对区域教育发展作用是共同发挥的,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大上可以表示为:

Y=αL+βZ+γ

其中,L、Z和Y分别表示人、教育资产投入和区域教育年平均发展速度。α、β分别表示人和教育资产投入两者产出人才的弹性系数,γ表示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年提高速度。这表明,如果仅仅考虑人、教育资产投入和教育资源利用率三个要素,区域教育年平均发展速度(以培养人才数量值表示)是三者增长速度的迭加。但是,在不同教育区域内,或者是在同一个区域的同发展时期内,三要素在公式中的迭加权数将有很大的区别。人、教育资产投入产出人才的弹性系数α、β实际上是一种权数处理(这里考虑到教育资源利用率因素的特殊情况而舍去了对其权数的分析)。一般地说,α、β的权数分布大体具有这样的规律:在不发达区域,或区域教育的不发达阶段,人的因素对区域教育年平均发展速度提高的作用要大于教育资产投入因素,随着区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两者的权数将逐步向中位数靠近。当区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时,两者的权数分别将会倒置:即教育资产投入权数大于人(的因素)权数。此外,区域教育结构对权数的影响也很大,不过,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没有单独进行教育结构变化条件下的权数分析,原因就在这里。

(三)流动性要素

流动性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来源、教育机构和就业渠道等。在我国,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条件下的教育新体系的形成,流动性要素将成为区域教育中更加活跃的因素。它凝集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通过这种供求关系的反馈调节区域内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区域教育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在市场经济机制健全的国家或地区,流动性要素共同构成教育市场。其中,教育机构是牵动教育市场的中枢,学生通过教育机构流向就业渠道。但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区域内,义务教育一般不认为是教育市场的积极因素。教育市场表现为多元结构。从横向看,有普通教育(义务教育一般除外)市场、职业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成人教育市场、特殊教育市场、家庭教育市场、社会教育市场等;从纵向看,有学前教育市场、学校(包括初、中、高等)教育市场、继续教育市场等。此外是处在两极的、牵制这些市场发展的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这样纵向、横向、和两极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定教育区域内的立体的教育市场,从而推动区域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育市场也具有经济市场的一般变化特征。从地域范围来讲,市场空间比区域空间更为广大。被市场覆盖的区域在多变的市场笼罩下,将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到区域教育的各个方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教育市场作为区域教育发展要素的客观存在。多变的市场活动特征对区域教育的影响,还通过短期牵动发生作用,有的甚至是瞬时牵动。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如果区域教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程度,对教育市场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效应,那么教育市场要素的短期牵动便推动区域教育的发展;如果区域教育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必然具有一种保守的惯性,对教育市场的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短期牵动的效应比较差,从而对区域教育的发展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另外,教育区域,内的某些方面发展比较成熟,而另一些方面发展比较落后,前者适应教育市场变化的短期牵动而得到发展,后者难以适应教育市场变化的短期牵动就受到阻障。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教育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此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多变的教育市场活动特征总是迫使区域教育去努力适应短期牵动。但是,短期牵动对区域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短期”的作用,而是具有“长期”的意义。从这个意上说,谋求区域教育的长期发展,必须从适应教育市场变化的短期牵动入手,通过从不适应到适应,或者是从少量的适应到大量的适应发展区域教育。

(四)管理性要素

管理性要素主要包括区域教育的组织、协作、计划、规划、控制和调节等。它完整地体现区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区域教育的管理,首先在于一定社会的地域组织。要合理地布局区域教育的各种要素,要在不改变原有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区域教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区域教育水平。如成立区域教育协会、区域教育发展联合体等。总的宗旨是,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教育效益。这就必然要发挥区域教育组织的不受或少受干预的灵活性,把各种要素引向最合理、最有效的综合层次。其次是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合理的规划和计划是区域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它是区域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最初由中央政府将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教育区域来首先制订,以后再逐步发展为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制订,两者在互相衔接的基础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然后才是一定教育区域根据中央和有关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研究商定一定教育区域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其特点是更具自主性。区域教育管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区域教育活动运行的调节。调节的有效程度集中体现着区域教育管理的水平。调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制度调节。由于教育从属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它必然要遵循一定制度的要求。如中央集中统一的教育组织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教育运行特征。另一种是市场调节。它使区域教育呈现自由发展的运行特征。调节往往存在于随时随地,具有瞬时调节的功能。最完美的调节方式应该是制度调节和市场调节共存。前者可以制约后者的远离轨道,而后者又可以即时纠正和修补前者的失误。如,适应人才市场需要,转变就业指导方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等。因此,只有有效发挥区域教育管理各要素的积极功能,才能确保区域教育健康发展。

三、研究区域教育的现实意义

应该说,对区域教育的研究是个尝试,刚刚开始,还有待于建立更为完善的区域教育学体系。开拓这一研究领域,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简而言之,理论意义在于,它将进一步丰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提供一个窥视教育学的崭新窗口。现实意义在于,第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经过实践,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上升到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必将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潜力,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二,在新的形势下,推行区域教育将在更大范围内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使教育资产投入得到充分优化与组合,从而提高教育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第三,有利于国家教育目标以最高的效率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内连片实现。第四,有助于发挥协作优势,进一步加快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度。第五,从世界范围讲,我国作为一个教育区域,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的区域教育,但就国内来看,实施区域教育,可以使各地更快地形成特色教育,从而使我国成为多特色区域教育的国家。第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教育学思想,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推行区域教育制度,有助于《纲要》精神贯彻到位,落实到底。第七,有助于顺应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与国际教育接轨,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条件下建立教育新体系的需要。第八,推行区域教育,加快教育区域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的重要政策调节手段,是教育走出目前因境,革新洗面的重要步骤,它将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标签:;  ;  

区域教育理论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