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丽水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侯新红[1](2021)在《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网格化氨排放清单的建立》文中指出氨是大气中唯一的气态碱性物质,氨排放一方面会减弱酸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导致霾的形成、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日益显着,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制定长三角地区氨排放清单,探究该地区氨排放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可以为制定相关污染防治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总结如下:2017年长三角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986.0 kt,农业源占比较大,高达80.2%。蛋鸡在畜禽源氨排放中贡献最大,占比高达36.0%。畜禽粪便在还田施肥阶段的氨排放在总的畜禽源中占比最大,为50.2%。烟气脱硝是废弃物处理源中最重要的子源,占比高达81.2%;火力发电行业烟气脱硝氨排放量最大,达到48.4 kt。盐城市和徐州市依次是长三角地区氨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城市,约占长江三角洲总排放量的9.4%和9.0%。2017年长江三角洲平均NH3排放强度为2.9 t·km-2。通过对重点源农业源不确定性分析,2017年长三角地区农业源在95%置信区间的氨排放量在670.0 kt到1473.0 kt之间。氮肥施用源氨排放量的不确定性范围最大,范围在-56.3%至96.3%之间。总体上,农业源氨排放量的不确定性范围为-32.3%至48.8%,不确定性较小,一定程度上表明本研究估算的排放量结果较可靠。从敏感性分析来看,尿素、肉鸡和蛋鸡对排放清单输出结果的影响较大,干扰性性较大。在空间分配上,对于农业源,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对于非农业源,市中心的氨排放相对较大,高值区主要呈点状分散在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总体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氨排放呈现出明显的北高南低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如徐州市、盐城市、蚌埠市和南通市的农村地区;在时间分配上,从整体趋势上来看,畜禽养殖和氮肥施用源在年初和年末氨排放量较小,在1月份之后呈现上升趋势,在7月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在12月氨排放量落回到最小值。
柳学凯[2](2021)在《基于环境优值模型下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始,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环境绩效审计则更是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型的重要时期,对环境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绩效审计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行各业中。虽然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已经引起了多方的注意,但是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因此,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为了科学地借鉴国外环境绩效审计发展的经验和学术成果,为我国不断完善环境绩效审计制度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并且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此外还为我国全面环境绩效审计的实务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不断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其次是理论分析,重点针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以及评价方法进行全面研究。再次是根据前文列述的相关理论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结合山东省近年的大气状况,对山东省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并且通过审计的过程与结果,评价山东省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去改善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最后本文对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制度能够早日赶超欧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PSR模型指标的选取上,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务院颁布的各项法规例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大气十条》等,通过国际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结合目前我国大气治理的要求,力求以国际先进的方法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本土化的针对性。其次将PSR模型与环境优值模型相结合,环境优值模型最早是2006年李山梅提出的,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几个年头,获得了广大学者的一致承认,将环境优值模型作为项目的评价模型,把按照PSR框架分析整理的数据代入环境优值模型,然后通过纵向比较来评价项目的治理成果,采取治理措施之后的环境优值比治理之前更加接近于0,这也就证明了治理措施改善了相关的环境,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张媛飞[3](2020)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朱莉娜[5](2020)在《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绥化市作为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城市,在哈大绥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针对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的相关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并详细阐明,是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这一研究对绥化市大气污染治理乃至哈大绥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都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2017~2019年黑龙江省大气污染时空特征作为背景,通过Arc GIS对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及O3)分析研究,以此表征绥化市大气污染在省内的污染程度,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大气污染主要以颗粒物污染为主,尤以哈尔滨及绥化较为突出;对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通过Origin、R语言统计分析显示,PM2.5、PM10和SO2、CO季节浓度为春冬高于秋夏,NO2为秋冬高于春夏,而O3为春夏高于秋冬;除O3逐月及逐日变化为倒“U”型,其余主要污染物皆呈“U”型变化;O3逐时浓度呈单峰型特征,其余皆呈双峰特征;PM2.5、PM10及O3为绥化市的首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表明AQI和PM2.5及PM10在显着水平上高度相关;同时,通过SPSS软件中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研究了气象要素与主要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PM10与风速呈较弱正相关外,其余污染物都呈负相关;O3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其余污染物则呈负相关。选取绥化市重污染时期作为研究对象,即秸秆露天焚烧期、春季沙尘期及冬季雾霾期,对三个时期内的污染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秸秆露天焚烧期及冬季雾霾期以PM2.5污染为主,春季沙尘期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并探究了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同时结合HYSPLIT/Meteo Info模拟,结果表明秸秆露天焚烧期潜在源区呈以绥化市为中心向西南及西北方向扩散的扇形分布,春季沙尘期潜在源区则以绥化为中心呈现东北至西南纺锤状分布,冬季雾霾期潜在源区则以绥化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秸秆露天焚烧在绥化市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春季沙尘期及冬季雾霾期污染贡献较低,因此针对绥化市秸秆露天焚烧活动加以管控,首先基于排放清单筛选污染物控制项目,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基本控制污染物项目为PM2.5和NOX,选择控制污染项目为CO、SO2及排放清单中排放量大的CO2、NMVOCs,其后进行焚烧前评估报备,评估焚烧条件为:焚烧地点不得属于烟雾敏感区,焚烧时段为上午10点及下午5点,秸秆含水率低于10%,以竖直堆垛或松散堆垛方式来堆放焚烧秸秆,气象条件为:烟雾扩散指数DI在3000~5000m2/s范围内、相对湿度小于50%、气温垂直递减率高于0.98℃/100m,且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100。同时辅以教育宣传手段,加强监督及执法管控,结合焚烧评价及反馈,不断修订完善管控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秸秆合理焚烧,遏制空气污染,同时兼顾农业活动实际需要,可以为黑龙江省推行秸秆计划焚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黄晓辉[6](2019)在《气象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邵武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又多山的国家,各种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在各大地质灾害中,滑坡占地质灾害的比例大于1/2,而滑坡在各种丘陵斜坡坡体变形破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气象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楚,需深入研究。本次论文研究采取了以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数值对比分析等为主的方法,以邵武为例探究气象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计算简单、实用且误差较小的经验公式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本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一个区域内观察单独降雨对边坡的影响;在上述同一区域观察累计降雨对边坡的影响。研究发现:日灾害点的数量随日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两者表现出很高的同步性。而累计持续降雨量与同一时间段内的累计灾害点数量也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研究还发现酸雨和气温日较差对滑坡稳定性有明显的相关性。2、根据已收集资料,运用自然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并结合回归方程推导出实用的边坡稳定性经验公式。本次硕士论文研究调查基本查明了邵武市境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境内地质灾害和高陡边坡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性、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便于统计与计算,在假定(1)人工边坡高度10m,(2)人工边坡坡度70°,(3)高陡人工边坡出现的滑坡滑床多呈折线近直线状态,则近似以直线滑坡状态的情况下,推导出土质边坡稳定性简化计算公式:Ks=(Gcosθtanφ+ηcL)/(Gsinθ)。3、运用上述经验公式计算一个边坡稳定性系数,并与经典边坡稳定性计算公式(瑞典条分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比较,评价边坡稳定性。经过表明:传统的瑞典条分法验证了经验法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并且在此基础上,经验法增加了随着过程降雨量的变化而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能较好的预测边坡的稳定的发展趋势。
王锴,陈鉴行,贝美娴,何梦莹[7](2017)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二氧化硫、烟尘、酸雨等问题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探讨了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薛笑笑[8](2017)在《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缓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实现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以高耗能、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却给浙江省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平衡对于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法,从省域维度和市域维度对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就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结构和创新点,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其次从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结构情况、自然资源现状和自然环境现状等四个方面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展开详细阐述。再次,通过设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以2007年-2014年的省域数据和2014年11个地市数据为基础,对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显示,在省域维度上,2007年-2014年间,浙江省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现已达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两者更好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市域维度上,11个城市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仍有2个城市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尚属于失调衰退类。然后,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对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四点: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粗放型经济仍占有一席之地;仍有部分企业生产方式革新能力还不够强、科学技术运用还不高;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体系仍不健全等。最后,提出对策。
王静[9](2017)在《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IFDI)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吸引IFDI最多的地区,全国超过一半的的IFDI集聚于此,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长三角地区IFID集聚与环境的关联性,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引发的环境效应。本文选取2003年-2014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在描述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与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 IFDI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其次,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三类污染物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环境污染指数,并运用全局Moran指数、局部Moran指数和Moran散点图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IFDI集聚和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研究,论证IFDI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在传统面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效应,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IFDI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城市的IFDI集聚水平和环境污染水平与其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两者在地理分布上都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域。IFDI高值集聚区一般是环境污染的高值集聚区,IFDI低值集聚区相应地是环境污染的低值集聚区。空间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再次验证了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空间依赖性,邻近城市之间的环境污染存在交叉影响,IFDI作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空间位置上的集聚加剧了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的恶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赵梅[10](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二、丽水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水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网格化氨排放清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氨排放清单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性问题 |
1.4 论文组织构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江三角洲人为源氨排放清单的编制 |
2.1 研究区域及概况 |
2.2 大气氨排放来源分类 |
2.3 氨排放清单的建立方法 |
2.3.1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和收集 |
2.3.2 排放因子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三角洲人为源氨排放特征 |
3.1 2017 年长江三角洲人为源氨排放清单 |
3.2 长江三角洲人为氨源特征分析 |
3.3 同类排放清单比较 |
3.4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3.4.1 分析方法概述 |
3.4.2 不确定性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江三角洲人为氨排放源时空特征 |
4.1 时空分配方法 |
4.1.1 空间分配 |
4.1.2 时间分配 |
4.2 空间分配结果及特征分析 |
4.3 时间分配结果及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环境优值模型下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 |
2.1.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2.1.3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指标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 |
2.2.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2.2.3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 |
3.1.1 环境审计的概念 |
3.1.2 绩效审计的概念 |
3.2 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
3.2.1 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 |
3.2.2 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审计、绩效审计之间的关系 |
3.2.3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 |
3.3 环境绩效审计准则 |
3.4 相关理论基础 |
3.4.1 两山理论 |
3.4.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PSR模型的原理及其适用性 |
4.2 PSR模型构建思路 |
4.3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1 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
4.3.2 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统一原则 |
4.3.3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
4.3.4 政策相关性及成本效益相原则 |
4.4 指标的选取 |
4.4.1 指标选取依据 |
4.4.2 指标分析 |
4.5 指标遴选 |
4.6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4.7 利用环境优值模型进行评价 |
第五章 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山东省为例 |
5.1 山东省大气污染治理概况 |
5.2 数据来源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准则层相关指标权重分析 |
5.3.2 压力相关指标权重分析 |
5.3.3 状态相关指标权重分析 |
5.3.4 响应相关指标权重分析 |
5.4 利用环境优值模型计算环境优值 |
5.4.1 环境优值模型具体数值的确定 |
5.4.2 环境优值计算 |
5.5 环境优值及指标之间的纵向比较 |
5.6 审计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不足 |
6.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指标遴选调查问卷 |
附录 B 评价体系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因素研究 |
1.3.2 大气污染物聚类及潜在源研究 |
1.3.3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
1.3.4 秸秆焚烧综合管控方案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绥化市环境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绥化市基本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土地资源概况 |
2.1.3 气象概况 |
2.1.4 经济发展与污染的关系 |
2.2 数据来源 |
2.2.1 大气污染物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秸秆露天焚烧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HYPSLIT/Traj Stat模式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2.3.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3章 绥化市大气常规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3.2.1 颗粒物时空分布 |
3.2.2 气态污染物时空分布 |
3.3 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
3.3.1 大气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 |
3.3.2 逐月变化特征 |
3.3.3 逐日变化特征 |
3.3.4 逐时变化特征 |
3.3.5 基于AQI对绥化市空气质量级别的评价 |
3.4 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3.4.1 风速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3.4.2 风向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 |
3.4.3 相对湿度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3.4.4 气温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污染期污染过程及潜在源区分析 |
4.1 引言 |
4.2 秸秆露天焚烧期重污染分析 |
4.2.1 各污染物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4.2.2 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分析 |
4.2.3 秸秆露天焚烧过程PM_(2.5)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
4.3 春季沙尘期重污染分析 |
4.3.1 污染特征分析 |
4.3.2 气象因素及高空天气形势分析 |
4.3.3 沙尘过程PM_(10)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
4.4 冬季雾霾期重污染分析 |
4.4.1 污染概况及形成机制分析 |
4.4.2 雾霾过程PM_(2.5)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绥化市秸秆露天焚烧综合管控方案探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排放清单的污染物控制项目 |
5.2.1 排放源分类 |
5.2.2 活动水平系数 |
5.2.3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系数 |
5.2.4 秸秆露天焚烧量 |
5.2.5 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 |
5.2.6 各类秸秆焚烧对同类污染物的贡献分析 |
5.2.7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5.2.8 秸秆露天焚烧控制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
5.3 焚烧前评估报备及授权许可 |
5.3.1 秸秆露天焚烧前置准备 |
5.3.2 秸秆露天焚烧气象条件 |
5.3.3 秸秆露天焚烧授权管理 |
5.4 宣贯管控及效果反馈 |
5.4.1 公众教育与宣传 |
5.4.2 秸秆露天焚烧监督与执法 |
5.4.3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气象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邵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第2章 邵武市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象和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特征 |
2.5 岩土体特征 |
第3章 邵武市滑坡体地质特征研究 |
3.1 邵武市滑坡发育特征研究 |
3.2 邵武市高陡边坡(潜在滑坡)发育特征研究 |
3.3 邵武市斜坡含水岩土体水文地质条件 |
3.4 小结 |
第4章 邵武市气象因素与滑坡相关关系研究 |
4.1 邵武市单日降雨量对斜坡含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
4.2 邵武市累计持续降雨量对斜坡含水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3 邵武市酸雨对斜坡含水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4 邵武市气温日较差对斜坡含水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邵武市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
5.1 评价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平衡方法 |
5.2 邵武市土质边坡的概念模型 |
5.3 考虑了降雨历时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计算公式 |
5.4 考虑了降雨历时影响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实例 |
5.5 采用瑞典条分法公式判定滑坡稳定性 |
5.6 两种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之比较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 |
1.1 细颗粒物浓度 (PM2.5) |
1.2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PM10) |
1.3 二氧化硫浓度 (SO2) |
1.4 二氧化氮浓度 (NO2) |
1.5 一氧化碳浓度 (CO) |
1.6 酸雨 |
2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2.1 工业污染源 |
2.2 生活污染源 |
2.3 交通流动污染源 |
3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
3.1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 |
3.2 严格控制交通生活污染 |
3.3 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 |
(8)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简要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可能的创新 |
二、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 生态经济学理论 |
(三) 循环经济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 |
1.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 |
2.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 |
(五)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
三、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一) 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 |
1. 浙江省经济综合实力 |
2. 浙江省产业结构情况 |
(二) 浙江省生态环境现状 |
1. 浙江省自然资源现状 |
2. 浙江省自然环境现状 |
(三) 本章小结 |
四、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一)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
1. 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
2.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
(二) 浙江省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1. 浙江省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分析 |
2. 浙江省省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
(三) 浙江省市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1. 浙江省11个地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分析 |
2. 浙江省11个地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
五、优化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 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 |
1.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意识还不够强 |
2. 粗放型经济仍占有一席之地 |
3. 仍有部分企业生产方式革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运用程度不高 |
4. 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体系仍不健全 |
(二) 优化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
1.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
2. 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
3. 以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
4. 立足环保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9)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与环境污染现状 |
2.1 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现状 |
2.1.1 长三角地区IFDI空间集聚现状 |
2.1.2 长三角地区IFDI产业集聚现状 |
2.1.3 长三角地区IFDI国别(地区)集聚现状 |
2.2 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现状 |
2.2.1 水资源污染现状 |
2.2.2 大气污染现状 |
2.2.3 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 |
3 IFDI集聚对环境影响机制分析 |
3.1 IFDI集聚对环境影响机制的一般分析 |
3.2 IFDI集聚对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设定 |
3.3 IFDI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统计分析 |
4.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 |
4.1.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说明 |
4.1.2 数据来源说明 |
4.2 长三角地区IFDI和环境污染空间集聚效应统计分析 |
4.3 长三角地区IFDI和环境污染空间扩散效应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估计方法 |
5.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10)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丽水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网格化氨排放清单的建立[D]. 侯新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环境优值模型下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柳学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以长三角为例[D]. 张媛飞.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绥化市大气污染特征及重污染成因研究[D]. 朱莉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6]气象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邵武市为例[D]. 黄晓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7]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王锴,陈鉴行,贝美娴,何梦莹. 环境与发展, 2017(10)
- [8]浙江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薛笑笑. 温州大学, 2017(03)
- [9]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研究[D]. 王静.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秸秆焚烧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