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性知识管理:内涵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知识管理论文,内涵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11-0039-04
一、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内涵
隐性知识,也称缄默知识,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1]。对教师而言,隐性知识管理就是指教师对隐含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而自己却未意识到的自身知识进行管理,如教学技巧、心智模式等。隐性知识管理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目的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效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体而言,教师的隐性知识管理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隐性知识”。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本源性要素。隐性知识管理的对象就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把隐性知识作为重要的资源,通过对隐性知识的存储和加工、交换和创新、传播和应用,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二是“知识设施”。知识设施是指隐性知识管理实施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及设备,它是隐性知识管理的条件性要素。三是“知识活动”。知识活动是指隐性知识存储、交流、创新、应用等实践活动,它是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践性要素。“管理”本身是一种主体的活动过程,是主体对对象进行组织和协调,使其规范有序、良好发展的过程。隐性知识管理,是教师对自身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涉及到知识的存储、分享、应用等过程。
二、教师隐性知识的存储与加工
教师对自身隐性知识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自身的隐性知识涵盖了哪些方面、是什么状况,这样才便于之后的改进。为此,教师需要将自己某一阶段的隐性知识存储下来,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使之清晰明确。
(一)建立隐性知识档案库,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建立档案库,是为了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存储和记录下来,从而使隐性知识外显、可见。教师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提供的知识管理平台,或使用外网上的知识管理系统,或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知识管理软件来存储自己的隐性知识。
1.建立“教学案例库”,记录蕴含隐性知识的教学事件
通常意义上,教学案例是指教师对其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典型事件所作的客观、详细的描述。通过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教师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持续发展。教学案例与一般的叙事不同,它不是简单地叙述一段教学故事,而是必须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案例的撰写包括标题、事件概况、事件分析三个部分。标题要准确、醒目、一目了然;概况部分要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进行客观描述,不加任何修饰或带有叙述者的主观意愿;分析部分要反思自身采取的行动是否合理,对教学有何影响以及对未来的教学有何启示等。
2.建立“教学后记库”,显现隐性知识的阶段性特点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2]反思,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顾、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是写“教学后记”,即在每一次课结束之后,教师将此次课的开展情况、自己对此次课的看法以及得失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形成文档。一个阶段后,对这些教学后记进行分析,教师就可以了解自己的隐性知识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后记中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包括教学的成功做法或失误之处、教学问题或教学机智,也可纳入学生的观点和建议、问题和困惑,等等。
3.建立“专业生活史库”,探寻隐性知识形成的深层原因
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专业生活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不同的专业生活史会造成教师教学实践知识不同情况的质变与重组。因此,进行专业生活史叙述,可以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育成长历程,找到自身的人格特征、认知特性、知识结构、教学风格等形成的历史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屏蔽不良影响,积极改变自我,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品格。专业生活史叙述是个人回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像是自传、日记、个人故事。但是,它与一般的自传、日记不同,它所叙述的应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成长史,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念如何形成的历史。因此,专业生活史叙述既可以包括对教师的教育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情境,也可以包括一些迷茫、矛盾甚至难堪的事件。
(二)对隐性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实现隐性知识的清晰化和系统化
教师所建立的隐性知识档案,是以时间顺序而非教师的教学个性特征为标准的。并且,每一例档案只是反映了教师某些方面的个性特点,整体上看尚显零散。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教学档案进行加工和整理。
1.确定隐性知识的分类标准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多方面的,它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或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持何种教学观念,产生何种教学行为。要了解教师的隐性知识特点,首先需要明确教师的隐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这也是教师对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归类的前提。一般来说,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的经验、感觉、习惯、洞察力和潜意识等。对于教师来说,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各种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师的隐性知识分为这样几类: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技巧。教学观念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看法,它隐含于教师的头脑中,对教师的行为起着决定和先导作用。教学习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近乎固定化的行为模式,一经形成,教师行为就成为自然而然的。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它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意义重大。隐性知识的每一类目下又可进一步分为诸多类别(如图1所示),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教师的隐性知识体系。
图1 教师隐性知识的分类
2.对教学档案进行深度分析和归类整理
确定了隐性知识的分类标准之后,接下来就要对隐含着教师隐性知识的教学档案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归纳出教师个人的隐性知识特点。对于好的隐性知识,教师应当继续保持,并使之更为完善;对于不当的隐性知识,教师则应当明确原因,并及时予以修正或剔除。
三、教师隐性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教师从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到隐性知识的“著作者”,再到隐性知识的“分析师”,只是实现了自身隐性知识的发现和整理,而要使自己的隐性知识不断获得提升,创新和应用是关键。
(一)建立“习得性”与“交流性”二位一体的知识更新机制
1.运用各种信息手段获取并转化新知
首先,教师应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知道自己欠缺哪些方面的隐性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寻找新知。其次,搜寻信息和筛选信息。信息时代人们寻找知识的方式已经多样化,这为教师获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会运用各种搜索工具准确地寻找信息,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信息有用与否。再次,分析信息和转化信息。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分析知识信息的意义和实质,分析他人隐性知识的特点、作用情境和作用结果等,找出这些知识对发展自身隐性知识的作用和益处;另一方面,要将这些新知合理地补充进自己已有的观念或方法、技能技巧中,使之与自身的隐性知识有机结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更新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经常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是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性地择取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来不断完善自我。
2.创设各种“交流场”分享与创造隐性知识
对教师而言,同伴间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对个人隐性知识的创新极为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思想碰撞、知识流动的过程,每个教师都能够获得他人已经证明了的有益的隐性知识,并能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的感悟和体会。日本有学者提出了“场”的概念,就是指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3]由于网络的虚拟环境对于群体性的交流有一定的局限,为了促进教师有效的沟通,学校可创设多种真实的“交流场”:研讨型交流场,可以是教室、会议室、宿舍等场所,主要是教师之间通过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增强个人隐性知识的可接近性,把“交往资本”变成“智慧资本”,实现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换;实践型交流场,主要是指学校及培训基地的教学实践场所,在集体听课、评课以及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获得新的教学隐性知识,从而进行自我反思和改造,创生出新的隐性知识。一般来说,交流过程应该具备四个因素:信息发送者/接收者、信号通道(语言或非语言)、编码/解码、反馈,[4]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信息的传递、转换和创新。
(二)开展行动研究,实现隐性知识的实践应用
知识学习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对知识的应用,使知识发挥实际效用。教师隐性知识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应用于教学实践;应用于教学科研。课堂是教师施展其真知的大舞台,教师将隐性知识内化吸收后,积极地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环节,能够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科研同样是教师隐性知识应用的重要领域,其重要性不亚于课堂教学。在教学科研中,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实现了自身知识的应用和发展。能够将两者联结起来的最有效的形式是“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工作者,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的理论者。教师成为研究者,能够省察自身隐性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个人隐性知识,使其发挥改善教学的作用。同时,教师是身处最佳研究位置的研究者,因此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自身的隐性知识得到改进和补充。比如,在“建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学习获取了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应用于教学实践,反思以往的“复习铺垫—接受验证数学知识—巩固练习”教学模式,逐步确立并形成了“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索问题—开放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5]
总之,教师就是在这样一个“拥有者—著作者—分析师—创新者—应用者”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实现了隐性知识的“存储—加工—创新—应用”。如此反复,教师自身的隐性知识就能够不断获得累进和更新,始终处于一种活化、螺旋式增长的状态,从而使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