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影响爱国主义的主要社会思想探析_爱国主义论文

新时期影响爱国主义的主要社会思想探析_爱国主义论文

新时期影响爱国主义的主要社会思潮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爱国主义论文,新时期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0138(2010)02-0073-03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原有的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思潮对爱国主义提出了挑战。认真分析这些思潮对爱国主义可能造成的危害,对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主义思潮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多元概念。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一种被称为“全球主义”的意识应运而生。一般来说,全球主义是一种区别于国家主义的世界整体论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意识、社会主张、行为规范。全球主义的对立面是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全球主义主张以世界为整体进行所谓的全球治理,以取代传统的民族国家。全球主义观念与主张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实践对爱国主义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全球主义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对人们的国家民族观念也产生了事实上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村”概念的出现淡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界限观念。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技革命为全球主义的凸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这不仅表现为原有的通信与运输手段,如电报、电话、广播、轮船、火车、飞机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诞生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而发生了信息革命。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甚至出现了“虚拟实在”。显而易见,交往的网络化与虚拟化使得人类交往活动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世界化、自由化,从而打破了时空约束,为“地球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地球村”概念被广泛传播和认同时,传统的民族国家的界限被打破了,民族国家的观念也进而淡化了。

2.当代人类生存方式上的相互依赖强化了人们的全球主义意识。相互依赖首先表现为经济上无法割断的联系,它是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的界限,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诸生产要素,以获得最佳效益和更大的利润。因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国公司的大量存在及其在全球的业务活动给人造成一种感觉,跨国公司俨然一个独立王国。那些供职于跨国公司的职员本身也会产生身份认同上的障碍,自己到底是隶属于民族国家,还是某个公司,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的利益和所在民族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全球性问题比如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的出现愈发强化人们的全球化生存概念。生产方式与日常消费的趋同化也反映出不同文化模式和传统的相互接纳。

3.超国家共同体意识挑战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识。在当代人类社会中,超国家共同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像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些组织不仅成员广泛,而且在协调和处理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危机方面确实举足轻重。尽管各成员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颇有差异,公平性远远不能尽如人意,但改革、完善全球性国际组织,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仍是各国的共识。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历史使命是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这一基本趋势强化着人们的超国家共同体意识。超国家共同体的另一个基本形式是区域共同体,典型的有欧盟、东盟,以及紧锣密鼓地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些超国家共同体的存在对人们的民族国家观念产生了很大冲击,进一步淡化了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识。

人类交往的划时代革命产生了紧密联系的“地球村”观念,人们的国家民族观念必然随着时代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在一定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出让民族国家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政治主权,接受国际条约的规制,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相反,如果在全球化的时代还固守传统的国家民族观念而拒绝同世界的交往,势必走上自我封闭之路,阻碍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单元,在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方面具有第一位重要的意义,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对于一些希望借全球主义而否定民族国家存在合理性的论调,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有人错误地认为:互联网已经打破国家界限,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国家会随着跨国公司等全球性机构的出现而逐渐灭亡,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无需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有些人认同西方社会炒作的“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无能论”、“全球民主化论”等观点。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错误的理论都是旨在搞乱人们的国家意识,为西方强势国家或团体控制别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服务的。

自由主义思潮

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深厚感情。但是,“一个民族、国家或个人的爱国主义行为均不能视为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有其重要的政治理念或人生哲学支撑的”。[1]当代爱国主义以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为主体内容,以我们民族伟大的奋斗历史和辉煌的古老文明为深厚历史基础,以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性为现实支撑,以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为目标牵引。爱国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视角,必须实现“以情感型为主向以理智型为主转变”。[2]在当代中国,爱国不是空泛的,它必然包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一致的。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3]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以个人自由为核心和出发点,强调天赋人权、自由民主,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价值。自由主义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不干预经济,经济运行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实现自我调节。自由主义在政治方面主张实行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包括两党制)、三权分立直接选举制等制度,其实质是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自由主义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复活,针对凯恩斯国家干涉主义不能应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滞胀问题而崛起,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一时兴盛。其主要观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战略政策方面则极力鼓吹、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对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它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消解了部分人的爱国主义意识。在自由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困惑,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是走错了,是不是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人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是真正的“民主”形式,才能保证政治体制的良性运转,主张中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也搞“三权分立”;有人认为,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多个政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更有利于防止腐败;有人认为,“实行民主,就要采用一人一票的竞选,否则就不是民主国家”等等。这些错误的认识都是在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妄图用西方的议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制、竞选制等来取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不乏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地方;西方在经济科技方面长期占优势的现状也引发了部分人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盲目崇拜。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已经为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的真理。任何制度的建设乃至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优越性的体现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社会主义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各项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会更为强烈,对祖国的热爱也会进一步增强。

个人主义思潮

爱国就意味着,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认同个人是国家的一部分,个人和国家荣辱与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随时准备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为国家做贡献。中国文化传统中不乏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历史。但是这种以国家集体为重的观念正受到来自西方个人主义的冲击。

个人主义是西方核心的价值观念与准则。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个人本位,强调自身与集体主义的针锋相对性:认为集体主义是一种反对个人、轻视个人甚至迫害个人的理论;认为它不尊重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及平等权;因而必须以强调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来取而代之。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总的倾向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个人至上、个人本位,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与否的标准,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4]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关于个人的观点所作的歪曲是毫无道理的。集体主义原则并不因强调集体而无视或压制个人,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平等权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个人利益,而在于如何对待个人利益,是否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对立起来。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在强调满足个人需求的前提和基础上谈集体和社会,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之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则强调满足集体和社会的需要的同时满足个人利益,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之上。走到极端处,个人主义价值观就会产生个人的极度膨胀而消除集体和社会,从而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此我们一定要警醒。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极端个人主义的特征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利己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其他人的利益,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唯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一系列都是由个人主义演变而来的,这些由个人主义演变而来的价值观都是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如自我中心主义,它是以人性自私论为基础的“只有我才是绝对的,个人乃是世界的中心和基础”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它把自我作为中心,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围绕着自己,从而出现了一些偏激的行为和思想,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极端的个人主义为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极坏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它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会提供丰富的经验,以史为鉴,可以帮助人们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善待自己的历史遗产。但是,近年来一些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掀起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以“理性思考”、“重新评价”为名,肆意歪曲历史,造成很坏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是:1.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公开判定“20世纪的革命方式确实带给中国很深的灾难”,宣称革命的结果只是实现了“专制复辟”。2.故意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宣称要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路;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3.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它的本质和主流,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因为它们不符合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实际,是站不住脚的;从政治上看,这些观点的流行、这种思潮的泛滥却会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上是从歪曲革命的历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党的历史入手,达到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如果听任这种思潮泛滥,必然会把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丑化了、糟蹋了,必然会摧毁坚持人民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的历史依据,由此会导致何种严重的政治后果就不言而喻了。历史虚无主义还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一些人不但歪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对源远流长的灿烂民族文化也一笔抹煞。在一些人的笔下,我们的民族不仅“愚昧”、“丑陋”,而且充满“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逃避现实,如此等等。这样一些荒唐的言论,不但远离历史的真实,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都是十分有害的。

历史虚无主义所鼓吹的那一套,从根子上说是历史唯心主义。就方法论而言,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都要看它的主流、本质,而不能抓住支流、现象就下结论。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历史,恰恰是把支流当主流,把现象当本质,将历史上的某些失误抽象化,并加以孤立地、片面地放大、渲染,从而达到歪曲历史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打着“解放思想”、“反对僵化”的幌子,以标榜自己“思想解放”,而指责别人是“思想僵化”。其实,他们所宣扬的那一套,不过是从某些西方汉学家那里贩卖来的,是教条主义的一种反映。此外,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他们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为主要形式,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及其后国际上出现的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使得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的市场有所扩大。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正是适应了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

分裂主义是指为破坏国家领土完整,包括把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分裂出去或分解国家而使用暴力,以及策划、准备、共谋和教唆从事上述活动的行为。由于国际环境、意识形态、历史、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今分裂主义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具有分离或分离倾向的民族就有上千个之多,几乎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直接影响着国际安全。这种现象值得重视。

受传统和国际双重因素的影响,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利用民族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或打着其他旗号,极力煽动民族分离,鼓吹“西藏独立”、“东突厥斯坦独立”的政治纲领,妄图把西藏、新疆甚至内蒙从祖国大家庭中分割出去。2008年的“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2009年的“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等都是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加紧活动,妄图制造分裂的典型事件。民族分裂主义的宣传很多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甚至加入了许多歪曲历史的成分,但是对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具有一定的蛊惑作用。进一步揭露分裂主义的实质,加大宣传的力度,是消解民族分裂主义的有效手段。同时,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利,让少数民族人民切实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应该是解决民族分裂主义的治本之策。

结语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对此应保持足够的警醒,防止西方国家假借某种名义进行的渗透。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而且还意味着对国家发展道路、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更包含着对国家的责任和奉献。在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因物质差距而引发的自卑感,为许多西方思潮提供了土壤;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助长了某些思潮的传播。不过,历史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许多错误的思潮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逐步显现而逐渐消退,也会在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为更多的人认清实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相信,人们会在同各种思潮的接触、评判中更加牢固地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念。

标签:;  ;  ;  ;  ;  ;  ;  ;  ;  ;  ;  ;  

新时期影响爱国主义的主要社会思想探析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