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云南省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思考_农民论文

扩大云南省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思考_农民论文

扩大云南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农村市场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8691 (2000) 06-048-05

在1998年1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中央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招呼,提醒全党同志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农业。”就是因为农业在我国经济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农业和农村问题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关系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增加农村市场容量、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的决定条件。我省农业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还是靠天农业,农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远比其他产业多,无论是自然灾害或是市场风险都能给农业造成比较重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发展农业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和方针,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大力发展、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教育,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坚定走科技兴农的新路子。

一、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民增收、开拓农村市场创造条件

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首先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切实把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转到以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到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思路上来;其次是要坚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坚持面向市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和产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首先,是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主要粮食品种基本满足省内需求后,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以往的供给总量制约转到了供给总量过剩需求不足制约上来,即由供给总量矛盾为主转向结构性供给不足矛盾为主,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农民增产而不能增收。农产品出现的粮食销售价格回落,产生“卖粮难”就是结构性矛盾的反映。而真正高品位的名、精、优、新农产品在市场上仍然销路畅通。因此,应将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出卖原料和初级农产品是我省农民过去和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今后即使农产品的产量继续增长,但总量供给过快还将使价格进一步回落,并不利于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出路就在于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提高单位农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走农牧结合之路,发展养殖业。畜牧养殖业是我省今后着力培养的新的农村支柱产业,把主要粮食品种和各种农作物秸秆经过加工转化为畜禽饲料,能比较快地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的加工。目前应重点抓好粮食向饲料的转化,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抓好食品的加工转化,发展食品工业;抓好以粮食为主原料的医药和化工业;抓好畜禽产品的加工,实现畜禽产品的增值。三是大力发展运销业。包括食品、果菜的包装、储藏、保鲜、运输和销售,实现再一次增值,逐步打通城乡流通渠道不畅的梗阻环节。

增大科技对农业深度和广度的投入,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省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作用已达到30%,科技的贡献份额还比较低,因此,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科技要素的投入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条件,农业的发展完全有条件依靠更多的科技投入来推进。这样就可以及时弥补农产品因价格推动力优势散失所带来的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而且科技对农业的投入不只是单项或几项,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投入,从整体上推动农业较快地发展。即既要有生物技术,又要有工程技术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农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拓新思路,促进农业的新发展。一是根据我省气候和植物种类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创汇林果农业,把用科技改良传统林果品质与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结合起来,把林果种植业培育成继花卉、蔬菜之后,云南的又一个新兴产业,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实际利益。二是在全省各大中城市近郊的结合部开辟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这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工薪族提供一个休闲场所或购买新鲜绿色农产品的基地。也可以给外来旅游者提供一个新场所,这方面世博会的成功是可以作为借鉴的范例,同时也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广普及科技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一个教育场所。三是在部分有条件的城市周围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专门研究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发挥试验示范的扩散和辐射的效应,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和道路。

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改良中低产田,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改善或消除自然灾害隐患,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农民的危害,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再利用国家这几年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给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农村经济制度的一项创新。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储存、保鲜运销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生产经营科技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在这方面应该很好地总结研究烤烟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同时,摸索新的“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新模式。

继续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调整,发挥其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当前乡镇企业正处在第二次创业的调整分化的转折阶段,调整结构工作对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应注意从以下方面抓好乡镇企业的调整,其一,应根据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新情况,以提高科技含量和效益为目的,从总体上调整乡镇企业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把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工作纳入到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并成其重要的环节;其二,通过对目前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创新,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主体;其三,要通过向国内外引进技术或用高新技术更新改造传统的技术工艺流程设备,增加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就地培训或送往院校深造乡镇企业管理干部,以及建立广泛吸引社会人才的机制,改善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乡镇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增强乡镇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四,应从制度上为乡镇企业提供筹资融资的渠道,以解决乡镇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低以及缺乏资金导致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慢、发展乏力的问题。

二、提供更多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商品和服务以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发展中的大市场,开拓农村市场不能照搬城市市场习惯的营销做法搞急功近利,这需要有战略的眼光和胆识,立足于长远做必要的投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

深入农村市场调研,获取农村市场需求信息。企业应根据需求制约生产发展这一矛盾变化的新情况,重新调整配置生产要素来安排生产。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状况,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因此而存在着相应的差别,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工商企业都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消费需求比较旺盛的城市市场,较少考虑农村市场广大农民消费者的需求。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企业在着手开拓农村市场时,一是要搞清当前农村到底有那些消费缺口,即农村存在着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哪些商品是农民急需的。二是要搞清楚农村消费环境与城市环境的不同。三是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的消费受收入水平限制,商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的消费意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销往农村的产品应考虑到农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经过市场调研,就能比较清楚地了解目标市场,以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基础,研制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的条件是比较充分的,并不需要增加更多的设备改造资金。

做好宣传促销,建立营销网络,提供稳定的销售服务,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农村市场的宣传促销策略与城市市场有较大的不同,应结合农村市场特点来进行。一是在农村集贸市场开辟商品的广告促销信息宣传栏,并在街天辅之以实物的操作示范促销表演,唤起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逐渐引导农民转变过时的消费观念。二是利用农村传统的节庆活动,专门组织产品的展销会,宣传促销产品。三是营销方式创新。扶持农村消费典型,以发挥示范引导消费的作用。在农村市场上与农村基层供销社或农村信用社共同对农民开展信贷销售业务、商品购买分散付款业务、农机具的租赁业务等。四是在农村建立商品的营销网络,立足农村开辟市场。把城市中的营销方式、项目向农村延伸,这也是国外工商企业所经历并取得成功的经验。

建立农村市场售后服务网络,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任何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并占领市场都离不开产品的“品牌、质量、信誉(即售后服务)”,三者相互支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须把建立农民售后服务网点也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售后服务网络既能为农民提供保障消费的基本权利,又能指导农民正确地使用商品,还具有引导农民消费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售后服务点,才能让农民真正放心消费,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成为现实。

三、加快实施小城镇战略、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是较快开拓农村市场的重大步骤

实施小城镇战略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及近期中央领导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精神,实施这一战略对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城市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城镇人口平均已达到总人口的50%左右,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平均高达75%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平均也达到了37%,而我国的城镇人口平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0.9%,云南的城市人口平均只占全省总人口的15.5%左右,不仅不能与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就是同全国的平均数相比也低了15.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大大滞后,因此,加快我省小城镇的发展也是从云南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省的市场上,许多工农业产品销售困难,其原因都与城乡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有密切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所形成的很多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弊端,进行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但惟独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城乡分割、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改革的步伐始终缓慢、滞后,成效极不明显,对横亘在城乡间的户籍管理制度较少触动。城乡间经济社会存在的差别终于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行的障碍。因此,加快推进小城镇战略,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城乡市场顺利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全社会共同的繁荣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富裕的本质。当前实施城镇战略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其表现:一是我省80年代中期崛起的乡镇企业已经为繁荣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二是广大农民主观上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分享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自80年代末期以来,大批农民逐渐涌到城市打工,有的在城市有了一定积累后便在城市定居,这都是农民向往城市生活工作的表现;三是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把推进农村城市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摆到了重要日程上来,发展小城镇已经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初步具备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条件。

小城镇在一定区域内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能沟通乡村与大中城市经济上的联系,能打破城乡分割状态,能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其次,能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一体化;第三,便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当集中,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有利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第四,还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发展小城镇一方面可以较快地消化市场上各种建筑、建材和装饰材料,拉动建筑、建材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影响或改变农民的消费方式和需求消费结构。因为市场上很多工业品大多是针对城镇居民而设计的,也需要有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支持才能很好地使用,这也给工业企业的“脱困”带来了新的活力。第五,小城镇的发展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提供了条件。对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也具现实意义,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都是非常有利的。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省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一次深刻的改变,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怎样加快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认识上,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目的是要有利于加快促进城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开放性、有序性、规范性的形成和有效运行,有利于发挥各地资源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的沟通与辐射,有利于当地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的成长,有利于增强区域内整体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在建设规划上,要遵循“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期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超前性,把小城镇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小城镇建设既突出现实经济中心意识,又体现未来发展的领先意识,成为代表现代文明的象征。

第三,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要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发展思路。不搞负债建设,不能挤占农业投入。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筹资建设机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行为为主,鼓励企业、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制定“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处理好小城镇建设用地与土地规划的关系。

第四,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使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流动组合,有利于吸收外来经营管理人才的进入。

四、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疏通流通渠道,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健全的经济环境。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如果光有完善健全的城市市场,而农村市场残缺不全,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在整个社会正常顺利地运行。

当前及今后的几年中,我省农村经济都应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抓紧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的调整,要尽快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从而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正确、及时的市场导向作用。首先,市场所反映出的需求信息,有利于引导农业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所发出的信息进行有效配置或重新优化组合。其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面发展,需要大量科技含量高、增产效应大的优良籽种、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具,以及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指导和广泛推广,这都需要健全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的支持。第三,农村各种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民对各种生产、生活等物质消费品的需求也都需要健全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及时提供。正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使很多工业消费品在农村市场售价高于城市,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乘机在农村市场泛滥,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利益,对农民的消费也形成了制约。所以,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都是应该引起各有关部门充分重视的紧迫大事。

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既不能缺少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和支持,更需要众多的工商企业到农村市场开拓阵地从事长期经营活动,农业科技指导、推广部门也应深入到农村,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持,同时,大力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民运销专业户发挥沟通城乡经济、疏通流通的纽带桥梁作用。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村市场是发展中的巨大的潜在市场,农业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村市场活跃对拉动工业、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我省农业又面临加入WTO组织带来的冲击,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农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这都还有待于我们认真地作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探讨。

标签:;  ;  ;  ;  ;  ;  ;  ;  ;  ;  ;  

扩大云南省农村市场有效需求的思考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