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运维作业安全要求严、操作标准高、涉及范围广,一旦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线路短路、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班组的工作效率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原动力。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为目的,推广班组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因此文章重点就电力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路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管理;创新途径
班组建设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对班组和班组建设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从根本上抓好班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必须按班组建设、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办事。
一、电力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推行的必要性
班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促进员工极工作的活力“细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班组建设管理正在由提高安全、提升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新型管理体制靠拢。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来促进规范化,信息化与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适应高效的工作要求,班组管理需要改革,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保证班组管理的立体沟通模式,减轻班组工作负担,有必要建立班组信息化建设。
二、电力企业班组信息化设计思想
创建班组信息化管理平台须考虑以下问题:减轻班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提升利润;尽量减少班组台账纸质化,便于职能部门对班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规范班组记录,规范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架起职能部门与班组之间沟通的桥梁;统一班组活动管控,常抓不懈;实现班组竞赛考核“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实现职能部门与班组之间信息互动,多层多级查询;实现管理方式时效化、管理过程标准化、管理沟通多样化、管理数据信息化。
三、电力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架构
该平台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为送变电公司人员管理系统、劳务作业专业公司管理系统、劳务人员管理系统、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和人员管理手机APP。
(一)送变电公司人员管理系统
送变电公司人员管理系统将所有施工项目部项目管理关键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及副经理)、总工(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以及作业层班组骨干(班长兼指挥、安全员、技术兼质检员)全过程管控。人员信息数据采集要包括基本信息(静态)、持证信息(动态)、上岗培训信息(动态)、技能等级信息(动态)、职称等级信息(动态)、项目履历信息(动态)、量化考核信息(动态)和到岗履职信息(动态),与人员管理手机APP(一人一账号)同步对接,全部信息由相应管理人员实时准确录入,动态信息设置提醒功能。其中量化考核信息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责任量化考核计分标准》作为依据,将公司、省公司、省建设分公司和施工单位对项目部的考核打分录入到每位人员的量化考核信息中,且打分人员同步实名制;到岗履职信息将日常检查进出场、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最低要求履行情况和每日站班会情况为依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确保人员到岗履职到位。以上数据库信息可作为招标参考,方便施工单位统计当月在建工程现场数量和人员数量,同时也利用此信息快速进行“基本承载力分析”,最终科学配置人员组建施工项目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劳务作业专业公司管理系统
劳务作业专业公司管理系统包含核心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工资发放管理、评价管理,通过该系统实现零散农民工转变为成建制劳务作业工人,提升为高素质劳务作业专业公司,形成送变电公司线路工程施工有效支撑力量,全面提升线路工程分包管控水平,强化对劳务分包队伍和分包人员的掌控力,促进送变电公司施工能力和现场管控能力的提升,提高线路工程安全质量水平,夯实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基础。(1)核心劳务分包队伍现场作业班子由劳务负责人(可兼任现场组塔、架线作业班组的副班长)、核心劳务分包人员、一般劳务作业人员构成,该人员信息由送变电公司录入。送变电公司应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和现场施工技能及安全质量管控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上述人员施工技能培训,且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后确定其具体岗位工种,组建各专业作业班组,同时送变电公司初审和省公司复审核心分包人员申报表和核心分包队伍申报表,最终将审核通过人员信息和队伍信息录入核心分包队伍管理系统,实现送变电公司可直接从该系统内择优选择队伍进场施工。(2)工资发放管理系统为每位工人建立工资专用账户,实现农民工资足额支付、月清月结。送变电公司与劳务作业专业公司和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工资共管专用账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送变电公司起到监管职能,并将数据实时同步到工资发放管理系统和人员APP系统中。分包作业人员进出场记录可精确统计各人员考勤情况,为工资清算提供了准确依据;且本月工资未结清,作业人员不能进场作业;工资共管专用账户每月保留一定余额,以保证及时支付退场工人工资。实现了从源头上避免了工人工资被拖欠,为工资足额支付、月清月结撑起了“保护伞”。(3)评价管理数据先集合各上级单位及项目部、班组骨干对核心分包队伍各班组的现场作业情况动态考核结果,同时融合送变电公司依据国网公司的核心分包队伍评价标准对核心分包队伍的年度评价结果。省公司和国网公司可直接通过该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对分包队伍进行排序,将信誉差的核心劳务分包队伍及其劳务负责人纳入黑名单。
(三)劳务人员管理系统
劳务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和各人员APP数据将同步上述核心劳务分包队伍中各人员信息,其评价管理数据直接来源各项考核结果,由各上级单位及项目部、班组骨干通过现场作业情况动态考核各人员,考核内容可以有违章记录、不当行为记录、奖惩记录和业绩记录等,最终汇集为资信评价记录,作为每位工人调岗、加薪、保留原岗、继续教育以及辞退等举措的参考。
(四)项目现场管理系统
项目现场管理系统通过以工程为单位注册账号录入项目部各信息,该信息与上述各系统实时同步。直接运用上述录入的项目管理关键人员和核心劳务分包队伍(各人员全部审核合格),根据各项目需求,可直接组建项目部各成员和班组,实现了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对项目全部人员的全过程管控。
(五)人员管理手机APP
项目实施阶段数据由各人员管理手机APP(一人一账号)采集,通过刷脸验证登录及手机定位功能确定各人员所在位置(项目部及作业点),项目部人员通过该APP进行每日签到;班组人员通过该APP填写电子作业票及开展每日站班会;作业前进行安全文明设施布置时,班长采集作业最大范围坐标和各作业点坐标,形成电子围栏,实时同步到上述各管理系统;作业过程中,班组长与球机同步实时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并对各人员每日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录入系统,真正做到安全风险的“能控、可控、在控”。实现作业层班组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岗位设置、标准化作业程序管控、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逐步将作业层班组打造成专注专项作业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团队,实现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实时有效管控,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班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企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班组信息化平台,切实降低班组负荷,提升班组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将班组管理体系化、标准化、信息化 推行班组“三化”建设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J].班组天地,2019(03)
[2]李素英. 以信息化助力班组精益管理[N].东方烟草报,2017-01-24
[3]余凯.计算机技术在强化班组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23(07)
论文作者:韩思雨,王彦帅,李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班组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劳务论文; 公司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