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分析论文_黄英俊

基于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分析论文_黄英俊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六分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的分析了解。通信管理系统是提升信息传递质量的重要工程,在通信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制度的标准化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现状;内容;分析

一、标准化背景分析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通信企业常用的通信管理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综合监控、资源管理、运维管理,这三个网管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信企业的管理水平。然而随着社会大众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电网的规模也在快速扩展,由此也对通信网络的规模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同时也对相关系统的管理体系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要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通信系统的运维、管理效率和管理规范,是有效减轻通信运行压力的必要条件,然而各个通信企业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性。不少企业在规划和建设通信网络之初,各个企业搭建起的通信管理系统只着眼于自身的内部管理需求,并没有从宏观上全面的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由此造成了各个企业的通信系统从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到接口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组织时极易出现系统信息的应用孤岛,无法真正形成通信系统统一的一体化运行。

(2)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3)集约化程度不高。由于各个企业在进行前期的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时只注重自身的发展需要,没有从整体大局方面进行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使得现阶段对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的纵向、横向的集约化要求越来越高时,各个单位的通信网络无法进行有效联接形成高效的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与内部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状态不佳,也无法向外部相关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是一种增强通信质量的重要系统,实施标准化处理后,能提升通信信息的处理效率,增强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质量。企业通信管理系统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有5个方面:规划设计、基础技术、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功能应用。

(1)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建设标准化。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主要包含工程建设、软件开发、系统测试、工程验收等四个方面,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提出标准化的建设规范,并在通信网络的建设中进行贯彻执行,实现对通信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指导。

(3)运行维护标准化。在通信管理系统中主要的应用管理有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因此针对通信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标准化建设也是围绕这三个应用管理进行的。

(4)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人员在对企业通信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参考已经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文件,做出相应的规范技术指导,让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符合现阶段需求,兼顾对企业未来需求的考虑。

(5)功能应用标准化。企业通信管理系统建成后,在日常运行和功能应用方面皆应按照整个系统的管理体系操作,遵循相关标准。

四、通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举措

(1)建立健全管理标准化制度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进行,避免工作制度的调整影响全国范围内的通信系统使用质量。另外,要对通信管理领域进行部门的科学划分,使每一个管理部门都能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基础。还要加强对科研力量的关注,通过科研专家的指导,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设计,使标准化建设工作能够具备足够的科学性。要从基础性工作制度入手,对标准化等级进行提升,利用顶层设计的方式,对通信管理领域实施全面的调查研究,使标准化制度能够更大程度上促进通信工程运行质量的提高。要对标准化工作制度配备一定的保障机制,避免出现特殊情况时制度出现不适应实际问题的情况,为通信工程领域赢得更大范围内的稳定性基础。要明确划分各个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制度制定时间,使标准化制度是推行能够适应通信工程的工作需要,避免不同的制度出现矛盾。

(2)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处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规定,在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中要避免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对可能出现知识产权争议的方面加以关注,及时进行修改优化,完善知识产权的申报处理制度,尽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的可能,保证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唯一性,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标准体系的推广力度。要加强制度标准化团队的公信力,在组织结构方面对标准化制度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要保证标准化制度的设计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并且能够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对通信工程的其他领域的成员进行思想宣传,使标准化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拥有较为理想的思想基础。要对标准化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流程进行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以便制度的贯彻能够适应通信工程领域的客观情况,避免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原有制度构成影响。要频繁的对标准化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使标准化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适应通信工程领域原有的运行机制,避免产生通信工程工作质量的下降。要定期组织学习宣传活动,并由专业人士对标准体系的重要作用实施宣讲,以便通信工程领域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制度标准化的支持力度。

结束语

总之,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丽.应急通信技术体系及标准化问题探讨.现代电信科技,2009(2):25-28

[2]陈婧.浅谈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3,04:130~131.

[3]赵学,葛晖,王悦亭.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闭环管理[J].铁路技术创新,2014,01:109-111.

论文作者:黄英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基于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分析论文_黄英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