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课程思政”探索中坚持思政课程核心地位的必要性论文

论在“课程思政”探索中坚持思政课程核心地位的必要性论文

论在“课程思政”探索中坚持思政课程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摘 要: 在推行课程思政时,必须坚持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从高校性质层次看,这是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的需要,因为它是强化高校领导办校意识的必要抓手,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推手。从人才培养层次看,这是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需要,因为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渠道,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主要场域。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核心地位 必要性

现代社会知识容量的迅猛增长,教育对象的特征变化,教育场域的深刻变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提炼出“课程思政”的概念。2016年中办和国办所发31号文件吸纳了上海的探索经验,提出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 要求的具体落实,它提升了高校以育人为本的境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推进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注]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的进程。

要健康地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上海对课程思政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提炼中,始终强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各类专业课为辐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同心圆”。但是,人们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宣传,却产生了一些偏差,除了“课程泛思政化”以外,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思政课程转向”,即把思政课程的改进,变成思政课程“转向”成综合素养课,甚至宣传面对新时代大学生“讲理论没用”的观点而推崇“心灵鸡汤”;二是“思政课程泛化”,即把所有的综合素养课甚至知识传授,都包装成思政课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主渠道作用,即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推进课程思政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核心地位,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的。

单从可见度来说,广场空间作为核心空间却不是整体空间中视域可见度的核心,视野上的相对孤立降低了局部空间的可达性与可见性,导致了广场空间与周边空间关联性的减弱,反映出教堂广场的空间设计缺少对游客视觉方面的考虑,在广场与中山路(中山路街区主要交通道路之一)之间采用了过多的围合设计,限制了游客视野范围,丧失了与周边空间的关联性,使广场内的游客无法准确确定自己的位置,易产生不安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停留时间.

一、从高校性质层次看,坚持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是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的需要

如同经济上的市场经济、政治上的法治体系都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产物一样,现代高等教育也源于西方。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吸收、借鉴、发展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同中国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的适应性,即必须体现“本土化”的特点。于是,就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样,对于所有的高等教育而言,其一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然而,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性,即明确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所谓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其实质是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的一般任务和特殊性质的辩证统一。

之所以把思政课程定位为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是因为它相对同课程思政体系中的其他所有课程而言,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课程。

(一)强化高校领导政治家办校意识的必要抓手

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就是高校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特征,那就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这四大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不可磨灭的当代价值,成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原则、认识当代世界矛盾的思想方法、实现人类自身解放的精神力量,这对于先进知识分子而言,有着极大的感召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有效帮助大学生提升“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对错误学术思潮所助推的错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

从市场机会来看,政策扶持节水节肥、省工省力、肥料利用率高的产品,市场需要既能实现作物高产,又能提升作物品质的产品,企业应当把握其中的市场机遇。市场趋势是水肥一体化规模将逐步扩大,水溶肥成为未来主流产品之一!钾盐产业应当调整产品新兴定位——钾肥是水溶肥的主要原料,应当关注液体氯化钾、速溶硫酸钾、环保碳酸钾以及水溶性更好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品种的市场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交流交融中而得以发展的。许多新的社会思潮,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大方向是吻合的。因而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即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有利的。正如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中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等进行了批判性揭示,对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演进过程、资本主义新形态及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7页。 。因此,我们不能一提“西方思潮”,就当作“洪水猛兽”,这是缺乏理论自信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存在着借用西方话语、照搬西方理论,来批判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制度,妄想以此颠覆中国社会制度的倾向,借用传统话语,即“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其中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社会思潮,都是以损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指向的。譬如,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包装成所谓的“宪政”理论,它直接冲击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包装成所谓的“普世价值”,它影响到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把资本主义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公民社会”包装成独立的政治权力结构的所谓“公民社会”理论,它损害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鼓吹以资本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地位、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所谓“新自由主义”理论,它挤兑着党执政的经济基础;鼓吹新闻的绝对自由和“无冕之王”地位的“西方新闻观”,它排斥了党执政的舆论基础;鼓吹抹黑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它将颠覆党执政的历史基础;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抹黑成“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它会对党执政的现实基础“釜底抽薪”,等等。

由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一些教材中“失踪”、一些论坛上“失声”,而以学术研究为包装所形成的上述学术思潮,通过影响社会思潮从而渗透到政治思潮,为社会上错误政治思潮的涌起,提供了所谓的学术或理论根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办学方向上的模糊认识,如片面强调国际化,对所有学科和人才的评估标准,都照搬西方所谓的国际标准;又如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等,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管理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于是,我们一方面要让高校在国际教育竞争中更加开放,另一方面又要增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既要增强高校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感,敢于“亮剑”,又要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于“亮剑”。而思政课程直接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它既包括直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课程,又包括阐述中国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课程,还包括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推进中,高校领导直接把思政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抓好,有助于提高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和辨别力,从而关注学校的学术思潮同社会思潮乃至政治思潮可能存在的关联,更好地为党和国家承担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

抗战开始后,沈从文颠沛流离到昆明,受聘西南联大。因为讲授“习作”课的需要,他对五四以来的很多作家进行了评点。1940年9月16日《国文月刊》第1卷第2期上的《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对周氏兄弟的为人与为文进行了比较。就为人来说,他认为,周作人“充满人情温暖的爱,理性明莹虚廓”,甚至“如秋天,如秋水,于事不隔”;鲁迅则“充满对于人事的厌憎,感情有所蔽塞,多愤激,易恼怒……”就为文来说,他认为,周作人的小品文“代表田园诗人的抒情”,“在消极态度上追究人生,大有自得其乐意趣” ;鲁迅的杂文“代表艰苦斗士的作战”,“大部分是骂世文章”。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推手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课,作为一门涉及理论、思想特别是政治的课程,它是科学的意识形态课,需要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思政课程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要抓好思政课程建设,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其的支撑作用。而把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加以建设,可大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

这样跳了许多次以后,宝宝有把握不摔倒了,再进一步练习从桌子上跳。宝宝在满足了这项尝试后,就不再偷偷去跳了。

2005年,在中央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建设工程以及思政课程设置“05方案”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得以设立。其初衷,主要是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凝聚教师的平台。10多年来,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该学科和思政课程建设的所有文件,都明确把为思政课程服务定位为该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或“重要任务”。这对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意识,提升学科归属感,从而凝聚力量致力于思政课程改革和建设,并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出了“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4-345页。 的要求,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上述论断,蕴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从而确定了该学科建设的新起点。

有段时间里,在对思政课程的支撑上,比较多的精力集中在方法的改革和手段的创新上,或者至多是在所谓“机制”“模式”上兜圈子,这就不能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程的互动作用。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程的支撑作用,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功能定位有更明确的认知,那就是“咨政”和“育人”的结合。

总之,只有举全校之力来抓好思政课程,才会增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政治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调“咨政”功能的发挥,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科地位、扩大学科影响,真正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更有助于有效促进“育人”功能的发挥。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回应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思政课程的支撑仅仅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是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思想疑点进行“解疑释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 11页。

目前,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武术文化生态保护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权力,缺乏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特别是武术行为主体(武协)缺乏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没有将制度文化生态位的诸要素统一起来,对武术非遗保护和传承人遴选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细化的措施和奖励机制(出现文化争夺、重复建设等),没有构建起武术理论人才高地以及完备的基层武术人才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咨政”,就是要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学术基础,为解释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为解决重大问题和制定应对政策提供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育人”,就是要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大德育”)提供理论根据和有效思路,为解决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提供研究成果,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提供研究平台,等等。

思政课程的对象是高校学生,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要超过其他青年群体。要使思政课程所阐述的理论能说服这一群体,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理论联系实际,就须正视社会现实,而不能回避社会矛盾,更不能遮蔽社会矛盾。这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揭示社会矛盾产生的主客观根源,评价社会矛盾的价值取向,指明这些矛盾解决的前景,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以及明确自己在解决这些矛盾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它需要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围绕“马工程”教材所确定的教学重点,加强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大学生思想疑点的反应能力,在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这“四点交集”中,提出问题,并以此为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层层深入剖析。这就需要承担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师,真学(习)、真研(究)、真信(仰)、真言(传授)、真用(用以解释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即为解决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提供研究成果。

由此,为了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高校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以免造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高校不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的狭隘眼界)。于是,把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加以建设,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来推动高校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加以建设,以使各类高校都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一鲜亮的底色。

二、从人才培养层次看,坚持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地位,是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7页。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来说,不仅存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且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而把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有助于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进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渠道

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在实现高等教育的“一般任务”时,还包含特殊的目的,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注]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中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国际化,但是,决不能打着“国际化”的幌子,而培养“精神贵族”,更不能成为鼓吹“走改旗易帜邪路”和“走封闭僵化老路”的“舆论场”,甚至成为颠覆党的领导以实现“多党制”的“实验室”。这就要求作为办校领导的教育家要有政治意识,并兼有政治家身份。而要体现领导的政治意识或政治家的身份,最核心的,是要使整个学校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一鲜亮的底色。而明确思政课程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既是强化高校领导政治家办校意识的必要抓手,也是举全校之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以及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的立身之本,决定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这四个目标,需要由课程思政以及学生日常思想工作乃至校园文化建设等第二、三课堂共同担当,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必要性。但是,提高思想水平,毕竟在“四个提高”目标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因为只有思想清醒,才能正确评价我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比较优势,从而做到政治坚定;对大学生来说,道德品质的养成,也需要有思想水平的支撑;而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本身就是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提高”目标中,首先要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则是通过思政课程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一般任务”,决定了它是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决定了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使其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如何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挑战的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青年学生群体,他们代表了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巩固的基础。大学生群体,历来是各种意识形态及社会思潮争夺的目标。当前,“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注]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8日。 。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尽管作这一简称,但我们在意识中,绝对不能漏掉“理论”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同课程思政体系中的其他所有课程相比,乃至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相比,其重要区别在于“理论”这一关键词,在横向的比较上体现着课程性质的差别,在纵向的比较上体现出层次的差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课程名称的内在逻辑应该是: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即通过讲理论,提升到思想,落实到政治。它是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凸显思想性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讲理论是基础,即让大学生“知其然”;讲出理论背后的思想性是提升,即让大学生“知其所以然”;通过思想认同达到政治认同是落实,即让大学生“知其所必然”。换言之,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是“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因此,要提升思想水平并落实到政治认同,其基础,还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好。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7页。 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无论今天的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当代大学生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在其他课程功利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甚至“动漫”思维的层面,而学时不多的思政课程还不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那对于民族的前途和一代人素质养成而言,将是很可悲的。

早在“05方案”推行不久,笔者针对各类各层宣传中把教学方法的探索作为思政课程改革重点的倾向,就发表过保留意见。当时笔者就提出,在“05方案”刚推行之初,强调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的探索是必要的,但不能作为思政课程改革的重点,更不应该成为从上至下的“兴奋点”,特别是在这一探索中,要避免“泛娱乐化”的倾向。时至今日,淡化思政课程“理论色彩”的观点和现象依然存在。在课程思政的宣传中,有主流报刊直接渲染“大学思政课程一味地去讲授理论,未必能入耳入脑入心”的观点。这是造成人们对课程思政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为课程思政就不用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了。对此,必须加以澄清。

2015年12月在宣布了中国承办2016年G20峰会之后,习总书记在土耳其是这样向世界介绍杭州的:“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会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杭州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中讲的思想,应该是从理论中提升出来的,而非脱离甚至排斥理论的“心灵鸡汤”。大学生需要“心灵鸡汤”,他们听课也需要“一张一弛”,因而思政课程适当搞点“心灵鸡汤”和“娱乐化”,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加味精”,而不能当作“盐”甚至“食材”本身,更不应该当作思政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对党政领导而言,有意无意主张或支持“去理论化”,是典型的缺乏“理论自信”的表现;而对广大思政课程教师渲染“去理论化”,则会动摇军心。毕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理论教育是思政课程存在的必要条件。思政课程去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其他渠道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至于怎么讲好理论,笔者另文表达想法。)

花了两个多小时,紫云把窗擦洗干净,桌子、床上都重新整理了,乱放的杂物装进纸箱里,然后再把地拖洗一遍,屋子亮堂多了。看见紫云累得满身是汗,蒋浩德有些心疼。

(二)思政课程是引导大学生“四个正确认识”的主要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入点选择的可行性,决定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为了达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需要确定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切入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就是这样的切入点。只有从“四个正确认识”切入,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目标。而“四个正确认识”,既需要课程思政中的各类课程同向发力,更需要思政课程起到核心作用,因为它是引导大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的主要场域。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个正确认识”的切入点中,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因为它需要两个坐标:其一,是从历史到现实的纵向坐标,从中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即中国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成就,今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其二,是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横向坐标,即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而这两个坐标的确立及交叉,正需要引入第二个“正确认识”,即“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有了这两个“正确认识”,才有可能引导大学生把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并在实践上把“远大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传递给学生们。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发展,把课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们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在课上充分发挥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四个认同”的政治觉悟,需要奠定在理性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既克服没有自信的“妄自菲薄”心态,又避免盲目自信的“妄自尊大”倾向。这一理性的基础,同样是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正确认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以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为坐标来融通古今中外,也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有自己的成才理想和职业理想,但这一大潮也带来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如何在多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冲突中,做到既不至于陷入迷茫状态而丧失自我,又不至于完全沉浸在“自我”之中而无限膨胀,而是寻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从而确立成才理想和职业理想,并找到达到理想的正确途径,这也需要有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正确认识。

李彬等[28]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盐废水结果表明,污泥中无机成分含量增加,絮体更为紧密,沉降性能变好,膜面污染物的成分为蛋白质、糖类和腐殖酸等。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局和把握未来发展大势,需要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价值导向,这就是思政课程的用武之地。通过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区分科学同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界限,体现出对真理、逻辑、实践检验和人民性价值的追求,有助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科学的理性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意识,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念,作好科学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准备;通过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善恶界限等的追问,有助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更合于人生目的和人生责任,更好地把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更主动地投身社会实践,争当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总之,把“四个正确认识”特别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更能凸显出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本文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2017YZD09)、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优化”(2019-D-01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771/j .cnki .35-1334/D .2019.02.001

作者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 200030)。

〔责任编辑 罗理章〕

标签:;  ;  ;  ;  ;  ;  

论在“课程思政”探索中坚持思政课程核心地位的必要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