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创造力从哪里来——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创造力论文,孩子论文,从哪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实事求是地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总体感觉还明显不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我国教育上的薄弱环节。从未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创新人才纳入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未成年人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级各类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从小抓起,并贯穿教育全过程。调查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创新教育,勇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工作和招生考试制度等环节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
但是必须看到,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只重视知识考试成绩,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代价等。
特别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从检验知识学习的手段演变成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不该有的心理压力,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众多的家长、老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以至高等教育阶段,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固化了。学习的压力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孩子们,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这样的鞭子已经抽到了本该是快乐童年乐园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让三四岁的孩子认字写字、背诵诗歌、学习加减法等,使教育目的明显地偏向“小学化”。在学前班,一些教师采取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用“注入式”、“填鸭式”或死记硬背的方式统治着课堂,使幼儿在学前班坐得多,活动少;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说得多,动手少。从表面上看是向小学过渡,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实际上是
一种短视行为,是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之举。
此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权威绝对化,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方法、思维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定势,只会模仿、记忆和被动接受,压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因此,要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培养成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现”,培养成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需要改变传统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将传统教育强调统一规格人才培养、压抑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过分重视考试和分数、忽视思维训练的现状加以改革,将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加以改变。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民盟前辈陶行知先生曾主张,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应解放创造力,这包括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口、时间和空间,要给他想的自由,做的自由,说的自由,给他以机会、场所和时间。因此,要真正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国家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创新教育入手,切实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快乐、健康、自觉、自愿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要转变一考定终身的理念,不能把学生牢牢拴在分数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能只看分数不看能力,“一俊遮百丑”;要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能理论与实践“两张皮”;要提倡以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在“师生平等”的良好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虚心学习、认真借鉴国外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使中国的教育模式真正与世界接轨。
只有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循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造就更好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战略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