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洪
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27100
【摘 要】目的:临床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的患儿实施弹性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情况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骨折的患儿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的愈合时间。结果:A组患儿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率94.74%(36/38),较比B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92.11%(35/38)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患儿的出血量,住院时间,跟踪骨折愈合愈合周期与B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作为特殊的的群体,发生不稳定尺桡骨骨折后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疗后期的效果较好,但是实施弹性髓内钉治疗较比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手术操作的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对患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动力加压接骨板;不稳定尺桡骨骨折;儿童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由于天性的活泼好动,容易发生意外,其中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是常见的类型,是指桡骨干、尺骨干同时发生骨折。临床其治疗的难度在于对骨折部位的固定,主要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儿童的活动量大,复位后容易再发生骨折错位。临床的治疗方式较多,其中弹性髓内钉,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是常用的方式,对其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未临床患儿的治疗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本资料
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骨折的患儿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8例。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方法
A组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术前对患儿的骨折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X线检查根据患儿的情况采用适宜的弹性髓内钉;麻醉方式实施局部麻醉,根据患儿的骨折位置进行麻醉,效果满意后,通过C臂机的协助保证进针的位置的准确性,进针位置在鹰嘴后下方桡侧,并且注意避开骺板顺尺骨干髓腔穿钉至骨折端;然后采用手法整骨复位,效果满意后,将弹性髓内钉打入患儿骨折远端髓腔,注意髓内钉尾部大约预留5mm早骨皮质的外侧;然后在桡骨的背侧进钉点的位置,沿髓腔内侧纵轴方向打入弹性髓钉至骨折端,复位后将髓钉继续打入近折断至桡骨头下,留5 mm 钉尾埋于皮下。
B组患儿采用动力加压接骨板治疗,患儿手术实施全麻操作,麻醉效果满意后采用切开复位,然后采用动力钢板加压进行固定,采用C臂机对其确认,然后将手术口关闭,实施常规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的愈合时间。
1.4判定标准
优:腕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无疼痛;良:腕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偶有疼痛,对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可:腕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伴有明显疼痛,对日常活动影响较为明显;差:腕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无改善,疼痛情况严重或者出现畸形,对日常活动有严重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治疗相关剂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通过t检验;治疗效果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3讨论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天性活泼好动,意外发生率也较高,其中骨折为常见情况。对于不稳定型的尺桡骨骨折类型的患儿的治疗主要在于固定的情况。本次研究中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对患儿的手腕的活动能力的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并固定的形式,手术的创伤面积大,术中的出血量,对于儿童手术的强度加大,就爱只儿童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差于成年人,术后的感染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对患儿的恢复、预后的时间相对延长,增加痛苦。而弹性髓内钉通过手法复位,无需对骨折处进行手术切开,有效的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且利于患儿的预后;闭合穿钉对患儿的损伤小,手术操作快,大大降低术后疼痛情况;同时弹性髓内钉的钉尾的位置在皮下,骨折预后后方面取出,有效降低集中用力而发生的意外。弹性髓内钉的型号大小可以更具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更好的符合患儿的情况,对骨折部位愈合的塑形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同时弹性髓内钉治疗属于微创,可以更好的对患儿的其他软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骨折的治疗不仅在于将骨折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应考虑骨折解剖结构,对日后的影响等;弹性髓内钉的应用通过不同髓内钉的长度的选择可以更好的适应患儿不同年龄段的需要,复位更加精准且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弹性髓内钉的物理弯曲度较好,产生的张力对于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更好,并且可以更好的控制患儿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避免骨折发生旋转而畸形。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儿童作为特殊的的群体,发生不稳定尺桡骨骨折后采用不同方式的治疗后期的效果较好,但是实施弹性髓内钉治疗较比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手术操作的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对患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声忠.儿童尺桡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8(4):61-62.
[2]赵蕴滔.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的临床治疗效果[J].现代养生,2015,23(11):47-48.
[3]程国芳,王晓伟,强焦焦.弹性髓钉在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97-99.
[4]金垚.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17-118.
[5]谭志锋,黄浩波,李国洪.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案和钢板治疗方案用于尺桡骨双骨折儿童治疗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1(15):130-132.
[6]谭谦.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不稳定双骨折的临床疗效[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95-96.
论文作者:周湘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桡骨论文; 患儿论文; 弹性论文; 手术论文; 儿童论文; 不稳定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