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论文_宁岚

宁岚

(大姚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楚雄6754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分析选择的对象年限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108例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未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时接收的54例患者,观察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接收的5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医院高危药品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成果,值得医院推广。

【关键词】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医院药品管理;实践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312-02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药品安全,医院实施药品管理具有必要性,而高危药品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将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临床工作的质量,对医院未来的发展以及医疗秩序的顺利执行将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干预,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1]。为此,以我院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实践为材料展开分析工作,探索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实际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选择的54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7岁至59岁,平均(46.5±2.7)岁;观察组选择的54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9岁至62岁,平均(47.4±2.1)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高危药品采用医院药品常规管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高危药品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第一,重新构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明确高危药品的目录信息以及分级管理措施,明确医院中高危药品的警示标识;医院的药房、各科室以及药库等实施科学的三级管理,同时明确医院中高危药品不同管理级别的职责、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职责等;医院门诊部以及住院部的药房等区域,需要张贴与高危药品有关的警示标识,并对标识进行养护。此外,还应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实施严格的交接与记录[2]。第二,对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的类别、特点、性质、危险程度、分级管理情况以及警示标识样本等。培训的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两种方法的结合。定期培训主要是针对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需要参加医院的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主要是针对高危药品的采购来组织,即医院采购新型的高危药品时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高危药品的管理要点,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时的安全隐患。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对待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工作,以便提高管理质量[3]。第三,开展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是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患者高危药品使用安全性。建立高危药品管理机制,并安排专人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保存与使用等情况的工作,并且注意及时检查高危药品的库存等信息。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观察患者使用高危药品时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其次,观察患者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满意度,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及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一 观察两组患者使用高危药品时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n)%

3讨论

我国医院高危药品有三角警示标识,但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且统一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因此,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分析高危药品的有效管理方式、保证患者使用安全的方式。药品管理属于医院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强化药品管理工作质量,尤其是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需要工作人员明确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运用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通过重新构建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明确医院各部门和各级别药品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综合培训,并且结合分级管理措施,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全方位落实警示标识管理,保证高危药品管理质量[4]。此外,医院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和患者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要求,加强对警示标识管理的监督,结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不断优化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使其在医院的药品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其管理价值的同时,提高患者使用高危药品治疗的安全性[5]。

本次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可取得较好的管理实践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时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高危药品使用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推广价值。此外,在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危药品警示管理方法,以提高高危药品的警示管理效果,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实现医疗事业更为长远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0):68-69.

[2]苍艳.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7):192.

[3]李凤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79-80.

[4]赵慎谦.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5):182-183.

[5]王薇,刘素兰.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1):105-106.

论文作者:宁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分析论文_宁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