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及院后访视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_潘红兰

潘红兰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3区卒中中心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病情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本科2018年1月—3月接收的1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病情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方面进行回顾。结果:患者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9例顺利出院。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治疗后患者的平均GC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前后比较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0%。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对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强化,可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94-02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一旦发病,病死率,病残率极高[1],我院自2017年卒中中心成立,科内大力实施介入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方面进行整理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颅内动脉瘤患者10例,患者的入院评估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全麻生效后,医生对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导管插入,使用DSA检查明确动脉瘤情况,包括位置、大小,头端进入到动脉瘤腔时送入微导管到AI腔内,做栓塞处理,第二次血管造影显示IA栓塞致密性完好。

1.3病情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3.1 急性期观察与护理

(1)基本护理

病室限制探陪人数,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引起颅内出血,控制患者头痛评分<2分,床头抬高30度来降低颅内压。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进食不容易的患者可以用鼻饲溜质来干预,让其能够摄入必要的营养。

(2)观察病情及并发症

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头痛程度、意识状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年老体弱,长期吸烟的患者要注意呼吸道的管理,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给与吸氧,做好雾化,保证痰液稀释,教会有效咳嗽的方法,协助翻身拍背q2h,昏迷患者分泌物较多,床边备好吸引器。

(3)患者心理变化的护理

患者介入治疗前头痛明显,容易烦躁,情绪激动,对疾病非常的害怕。护理的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述病情出现的原由,对之后病情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预防等内容要详细的说明,这种方式可以增添患者治疗的信心。

1.3.2手术前的观察与护理

手术前要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确定有没有手术禁忌等。术前夜,创造安静的环境,观察患者的情绪及入睡时间,保证患者充足睡眠,昏迷患者满足患者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术前知识宣教,做好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用物准备,如:腹带,垫单等。术前6h禁食禁饮,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术前用药,与介入室护士做好交接,填写好介入手术护理交接单。

1.3.3手术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对患者进行安置需要医生在其他人协助下进行,将卧位放平,使用置头圈将头部和四肢固定好,头部在过程中不能出现晃动,同时抢救会用到的药物要备好。尿管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后置导,要注意的是尿管最好不要在术前插导,因为这样会导致血压不稳定进而有出血现象发生。还要做好吸氧、高压注射器连接以及造影剂速度这些工作。在手术中患者出现了各种身体状态反应要密切关注,不断进行汇报,时刻做好急救工作。患者注入的造影剂要对其过敏情况以及血压状况进行观察。

1.3.4手术之后的观察以及护理

(1)心理护理

要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防止出现医疗纠纷事件。定期给患者讲解和病情有关的知识,适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没有后顾之忧,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2)观察与护理

①基础的观察和护理 谨防并发症出现。术中要对病人的出血情况密切观察,尽量降低穿刺次数,对穿刺的按压时间点尽量延长。术后24h密切观察对病人身体状况。

②对术测下肢进行观察 穿刺后肢体温度、颜色等变化要密切观察,如遇搏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皮肤温度下降、肢体麻木等情况要及时汇报医生进行解决。同时要对敷料渗血的状况进行观察,包括是否有出血以及血肿等现象出现,明确无渗血12h后去除加压包扎。

③预防脑血管痉挛 观察术后12~24h内是否出现头晕、呕吐、暂时性意识障碍等脑血管痉挛情况,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参照血压的变化对用药量做出调整,以确保血压稳定(120~130/80~90mmHg是正常血压范围)。

④谨防脑梗死 如患者有意识不清、呕吐或者其他神经系统缺失等症状,要立刻向医生汇报,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病情,之后协助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实施抗凝、抗脑水肿等方法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3)饮食护理

为提高身体抵抗力及术后尽快恢复,应叮嘱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和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1.3.5患者出院后的访视

在患者出院后7天,一个月、半年内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以让其体会到医疗人员的关心和重视,让医院的关爱传递到每一个家庭中。要注重患者的多方面需求,依靠网络系统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和患者的家属经常沟通病情,让他们得到专业的治疗意见。

2.结果

10例患者均经过介入栓塞术的治疗,9例患者均已全部出院,且恢复较好,头痛等症状的平均消失时间为(7.8±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1.8±2.8)d。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梗塞,通过动脉溶栓治疗,并发症均完全消失;2例患者出现血管痉挛症状,经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扩容疗法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治疗后患者的平均GCS评分为(14.0±1.4)分,较治疗前的(9.9±1.3)分明显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满意者6例,比较满意者4例,无不满意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0%(10/10)。

3.讨论

今后医学会不断的采用微创治疗,在医学界IA介入治疗术会得到大力的推广。通过动脉然后将弹簧圈放入到IA体内,致密了动脉瘤栓塞,这是IA介入治疗术的核心,它可以防止IA破裂造成的出血[2-4]。动脉瘤介入手术期及院后访视,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必须要重视,患者的入院信息要做好评测,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让患者积极对治疗进行配合。在手术后要不断鼓励患者,让他们有极大的信心恢复,因为患者手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现象发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干预,减轻不良反应,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出现,院后做好患者的访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

【参考文献】

[1]麦兰桂,冯苑珍,钟艳嫦,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52-454.

[2]田敏.颅内动脉瘤病人15例围介入治疗期护理体会[J].中医药结合杂志,2015,20(12):1529-1530.

[3]侯纪莲.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7-19.

[4]郭海明,刘雪群.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7(4):130-132.

[5]凌娜.规范化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1):492-493.

论文作者:潘红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浅谈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及院后访视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_潘红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