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互联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风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策划/执行 张成龙 “互联网+”风来了,怎么飞 风真的来了!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因为它每天都在真切地发生——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通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其所产生的震波巨大,已经使许多传统行业对于互联网的态度从最初的质疑、抗拒和博弈,转变为接受、渴望和拥抱。 但是,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使尽浑身解数给传统行业灌下的“商业鸡汤”,终究没有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给力。“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这一席话过后,资本市场至今仍在兴奋之中。 此外,“互联网+”还首次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3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向外界透露,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具体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以达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并通过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的目的,而被明确点名提到的“制造、农业、物流、能源、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提前“起飞”。 企业家的呼喊、专家的论道、风投的急切、股市的热捧、媒体的分析和民众的讨论夹杂在一起,制造出一个巨大的风口。“互联网+”被寄予厚望:不仅是未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利器,还被认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方向,甚至是中国在“工业4.0”时代弯道超车欧美日韩的“唯一机会”……总之,“互联网+”似乎让中国经济充满了新的想象力。 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风来了,怎么飞? 什么是“互联网+”? 关于“互联网+”是有官方解释的,而第一个“翻”出它,并将它发到了微博上的人,是小米公司的董事长雷军。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提交的《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对于“互联网+”给出的名词解释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具体来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雷军说,他把这些表述读了很多遍,因为希望搞清楚从政策层面上看,究竟什么是“互联网+”?这种提法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两会过后‘互联网+’火了,这个词三年前在圈子里就提了,现在好多人都在争这个词的发明权呢。”在一个以“互联网+中国经济”为主题的研讨会上,记者见到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他告诉记者,“估计接下来对于‘互联网+’的内涵还会有一轮挖掘。” 在“圈子”里,“互联网+”讲得最早最多的,非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莫属。早在2013年,马化腾就开始在各种场合下倡导“互联网+”。 “互联网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改造自己。互联网已经成为所有行业新的‘工具’和‘生产力’。”马化腾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提交的建议便是把“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听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马化腾非常振奋,他认为已经有很多传统行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了改变,而接下来会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个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还能促进大众就业和创业,同时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极大方便人民生活。 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网络经济与知识管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总理及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确实没想到,今年的两会李总理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互联网+’这个比较前卫的词,我们的领导人值得点赞,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确实已经进入主流了,而且很主流。”他认为,最高决策层提出“互联网+”,也是对国际一些产业发展方向的回应,比如说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希望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德国提出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 在吕本富看来,“互联网+”会形成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是要通过这个行动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中国经济,和新常态相呼应。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告诉记者:“‘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而只有‘在线’才可以实现数据的沉淀、积累、挖掘和使用,在线化、数据化之后,才可以通过大数据反过来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 怎么“+”? 当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一天成交额超过570亿,而全国主要零售商去年关店数增加了470%:当余额宝一年时间就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当从来不用信用卡的大妈们也学会了在超市用支付宝付款:当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而通信运营商开始告别高增长;当百度超越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平台…… 很多传统行业都得了一种叫“互联网焦虑症”的病,他们对未来充满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如果互联网侵袭到自己的行业里,就像它已经颠覆了零售、改变了金融、刺激了交通、影响了文化、颤抖了媒体那样,我该怎么办?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加上互联网? “过去我能明显感受到两种观点的交锋,一些人对于互联网很焦躁、很着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骗人的。但现在,大家已经变得比较客观和理智,有几个方面已经有了共识。首先,大家都认可所有的用户都跟互联网有关,传统行业一定考虑产品如何在线上进行销售;第二,大家都觉得要把自己的产业链打开,不是简单地平移到互联网上,而是看哪个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降低成本和汇聚人气:第三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找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创新点,比如汽车电子接入互联网,在线提供服务。大家开始慢慢看到新的商业模式和更大的格局。”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讯飞属于“互联网+”的“工具”提供方,传统行业可以把讯飞的语音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嵌入到自己的产品中,让自己的产品变得“能听会说”。 刘庆峰举了玩具产业的例子。他说产业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我们说了很多年的事情,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只赚那一点儿辛苦钱。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渐渐消退,东南亚的制造业成本更低。受此影响再加上金融危机,中国玩具制造业遭遇寒冬,大批的玩具厂商倒闭,后来很多玩具厂商开始开发智能化、网络化的新产品,比如能听会说的娃娃,产品在欧洲非常受欢迎,这样就摆脱了和东南亚进行低端而残酷的价格竞争的窘境。 当然,这个“+”也需要一个逐渐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兼CEO于杨告诉记者:“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在互联网上进行更高效、更精准广告宣传;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比如电商将零售渠道从线下移到线上;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比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家居等;四则是当下正在进行的运营的互联网化,使得企业全面转向数字化和网络化。” 于杨透露,易观去年曾经帮助上百家传统企业做互联网化,实践中的教训很多,非常有体会。 他认为,“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时候容易出现三个误区:一是过度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时候,更多的是去改变传统行业的“低效点”,诸如供应链、客户服务、营销、协同通路……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很多企业盲目地去照搬小米的模式,其实最后都是走不下去的,就是因为忽视了行业本质,没有真正把互联网与行业本质结合起来”。 二是“+”号的两端是两张皮,只是简单做个形式,比如在互联网做营销、投广告、卖商品,认为就是互联网化了。“互联网+”的本质是用互联网工具逐步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企业的互联网化一定会经过营销、渠道、产品走到运营,运营的互联网化完成之后意味着“互联网XX”的完成,这需要对组织、团队进行彻底改造。 三是数据价值没有挖掘。于杨表示,“企业在互联网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本来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企业科学决策的支撑,但是企业还是延续过去的决策体系,还是采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决策方法,而不是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决策。” 不仅要“加”还要“乘”? 去年年底,60岁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的互联网医疗项目获得了37亿元的投资,这创下了国内该产业的融资额之最。尽管互联网创业被视为是80后、90后的天下,但是作为50后的刘积仁认为年龄不是问题,观念才是。“‘互联网+’一定会从‘+’变成‘×’。”刘积仁说,两个行业做乘法一定会比加法产生更多的价值。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积仁看好互联网与医疗行业做出的乘法。他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间,最大的变化是基础设施的变化,包括电力、交通、物流等,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基础设施”,它会使得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技术平台和商业空间都发生巨大变化。 “‘互联网+’可能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加’,‘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卫生’,这种简单的‘加’只是物理反应,但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化学反应,不是说把两个行业简单贴在一起就完事了,一定要对原来各种要素进行重组。”吕本富说。 “过去‘互联网+基金’就真的只是做加法,只是在网上多了一个基金的销售渠道,基金本身还是用传统方式来开发、运营、管理。但是,‘互联网+’不仅要‘加’还要‘乘’,需要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的物理叠加。”博时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汪洋告诉记者,他说博时基金和蚂蚁金服合作的中证淘金大数据100指数(下称“淘金100”)就是一款“乘”出来的产品。 淘金100依托蚂蚁金服的大数据平台,基于海量的互联网电商交易大数据,来预期一个行业未来盈利状况,预判一个行业的繁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选取100只股票形成投资组合。 据汪洋介绍,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要选择投资哪只股票时,传统方式要先去公司实地调研,然后分析财报,和“小伙伴们”集体决策,认定有价值后这只股票才能进入公司的基金池,这个过程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但是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几天就可能错过几个亿。 “最近,一家叫Genscape的公司成为了华尔街的新宠,很多PE趋之若鹜,它雇佣了一批摄像员拿热感摄像仪,在美国上空检测石油公司的储油桶里实际还剩多少油,回去把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就能提前预知真正的油耗情况,这样就可以做到早于政府发布的数据数周甚至数月评估经济情况。”汪洋说,这对华尔街来说价值是巨大的。 而阿里巴巴这种超级电商平台产生的数据也有类似的作用,可以成为经济的“气象站”。“蚂蚁金服日处理数据量超过30PB(计算机计量单位,1PB约合4千亿页文本),相当于5000座国家图书馆。我们目前已经能够覆盖30余个行业、1700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大致覆盖了70%的上市公司。另外,蚂蚁金服也会整合内外多个数据源,比如恒生为我们引入统计局相关数据以及资本市场股票的相关数据,甚至通过外部很多金融机构的合作,给我们引入包含类似海关、专利、小额贷款等行业价值分析的因子。”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金融事业部产品经理沈洲告诉记者,未来蚂蚁金服会建立各个行业的景气指数,像气象站一样“预知”的阴晴冷暖。 沈洲给记者举了一个白酒行业指数的例子。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之后,白酒在实体商业中的销售表现首先下滑,但是传导到二级市场要晚很多,所以淘金100的白酒指数先于股票指数三个月就见底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这三个月的意义太大了。 而实际上,淘金100的业绩表现确实非常出色。从2009年12月31日的基日计算,五年的收益率超过572%;2014年全年的收益率超过116%:2015年第一季度的收益率超过41%。据测算,2009年至2014年,淘金100的年化收益率约为54%,远超同期的上证综指、沪深300等大盘走势。 不是神器,是武器 3月12日,全国两会还没有结束,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便发布了《“互联网+”——中国经济新引擎》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也是第一份比较全面深入的关于“互联网+”的产业研究报告,对各个行业“互联网+”的现实与前景进行了分析。 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红冰看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经济性、便利性和性价比越来越高,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被广泛安装在数亿人群和产业中间。在未来5~10年,继传媒、广告、零售业之后,交通、物流、本地生活服务、批发和产业集群、制造业、农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会完成在线化、数据化,出现“互联网+”的热潮。 “比较容易被突破的领域:一是行政垄断比较少、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比如零售、餐饮、物流;二是供需发生转换,供大于求的领域,例如,如果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反转,也会加速其互联网化;三是问题较多、老百姓不满意、信息化水平低的行业,比如城市交通、医疗领域。”高红冰说,“比较难突破的领域是行政垄断壁垒高的行业,比如金融服务、能源(例如汽油零售)和通信。这些领域取决于放松管制的进程。” 资本市场早已激动起来,记者只是粗略查询了一下,就找到了数十份关于“互联网+各个行业”的投资分析报告,里面极尽各种溢美之词,鸡汤浓郁,灿灿收益,宛若可见。从去年年底,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这一波牛市,有互联网概念的股票涨了10倍以上的比比皆是。 “还是要警惕‘互联网+’的泡沫化,我们现在经过前期的爆发期和导入期,加上总理提出‘互联网+’,已经有点儿进入‘互联网+’的狂热时期,狂热时期容易产生泡沫,风投疯狂在往互联网相关产业进行投资,泥沙俱下。”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记者,“特别是地方政府会进入‘互联网+’,我希望地方政府搞明白‘互联网+’不是想加就能加的,应该把精力放在‘互联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搞错了,不要把‘互联网+’就理解成为招商引资方面的事情。” 于杨认为,从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到今天的互联网,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有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最先采用先进“武器”的企业取得了好的效果之后,很多人会去追逐,认为是工具本身具有神奇的作用,于是大家从不重视这些先进武器到开始纷纷全面布置,但也会片面夸大工具的作用,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并不是武器。 “现在,互联网正处在一个从不重视到放在神坛之上的过程,很多人觉得互联网就是‘核武器’,可以无往而不胜。这种情况下,确实会有一些泡沫,但还是良性的泡沫。虽然,泡沫会产生一些冗余,但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效率还是在提升的。比如,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就是这样,虽然好多企业倒闭,但是提升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建设,后面美国互联网的发展要感谢那次泡沫的。同样,这次‘互联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留下深远的影响。但短期看,企业还是要注意,不要自己忽悠自己。”于杨说。 总之,无论是市场驱动,还是国策驱动,互联网再也不只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在琢磨的事情,也是一场全民迎接“新世界”的运动。或许有一天你会突然意识到,没有人再去讨论什么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已经把它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你已无从发现。 从0到1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要远大于从1到10,虽然后者看起来要比前者变化得更多,但是从0到1才是创新的本质,其中蕴藏的机会也更多。可能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正在一个从0到1的过程里面,这个变化看似非常的微小,但是却在预示着后面从1到N的方向。 社会的改变并不是匀速的,并不是每一代人都能看到历史,很多人穷其一生在历史书里都占不到一页纸,但今天这个时代,因为互联网,一定会是未来历史书里浓墨重彩的一个章节,就像曾经的大航海和曾经的文艺复兴。所以,我们很幸运,我们生活在这个大时代。 “互联网+”撬动新一轮创业潮 从餐饮到洗衣、从家政到医疗、从打车到美甲,似乎在一夜之间,几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最近几年,围绕互联网的模式在传统领域中进行创业,似乎成了很多创业者的首选目标。2015年,“创客”“互联网+”等新词热词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很多互联网似乎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利用互联网思维在传统产业中“大干一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的“互联网+”其实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产业”,也即全产业互联网。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模式的不断更新,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被“互联网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加号,很可能会成为撬动新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的重要杠杆。 传统产业加速互联网化 “每个行业中其实都蕴含着‘互联网+’的机会。”唱吧CEO陈华对记者表示,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都可能面临互联网的冲击和洗礼。 “中国的互联网不仅催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企业,未来还可能在众多的细分领域中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陈华表示,谈及互联网,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消费互联网,即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互联网类型,实际上产业互联网的空间不容小觑。 在陈华看来,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并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只不过消费互联网侧重于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而产业互联网则侧重于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产业的运作效率。 “对于很多深处传统产业中的公司而言,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传统模式进行经营,将很难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要么用互联网的方式‘革自己的命’,要么等着‘被别人利用互联网把自己革命’。”婴盟科技创始人陈清华说。 据了解,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开始涉足传统产业。在医疗、母婴、教育、金融等领域,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甚至正在颠覆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365翻译的创始人,刘禹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将互联网的理念贯穿到产品的每个细节中。翻译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在很多人看来很难有大变化。但365翻译却将“众包”这个全新的模式运用到了这个传统产业中。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和技术,过去一个翻译公司至少要花1个月才能完成几十万字资料的翻译工作,而现在只需几天就能搞定。这就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翻译服务业进行的升级改造。”刘禹说。 近期较为火爆的爱大厨更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改变了很多人对于餐饮O2O的看法。通过爱大厨App,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的厨师上门制作菜品的服务。这种完全互联网化的餐饮O2O服务模式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爱大厨首创的厨师上门服务模式,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为厨师提供了更多收益空间和工作方式的转变。”爱大厨CEO薛皎认为,“互联网正在快速、有效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于很多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 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互联网创业者而言,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陈华对产品和创业之间的关系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哪种领域的创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陈华认为,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真正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如果用户潜在的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再好的理念和模式也都是空谈。 据悉,作为一款免费的社交K歌手机应用,唱吧在苹果App Store上线仅5天,其用户量就跃升至中国区总榜第一名,此后“唱吧”也一直高居各类手机应用榜单的前列。目前唱吧的用户量已突破2亿,且甚至比同类应用的第二名多出十几倍。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因为对于互联网上的用户而言,大多数都是在用‘脚’给产品投票,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些产品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只要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好或功能不能满足其需求,用户很快就会流失掉。”陈华说。 在母婴用品市场引起轰动的婴萌milking配奶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对于很多刚刚升级为爸爸妈妈的80后、90后夫妻而言,婴儿的奶粉喂养一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不同品牌、不同段数的奶粉,对粉、水的比例、水温等要求都不同,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给婴儿的健康带来影响。而设计师出身的陈清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 在陈清华的带领下,婴萌科技专门建立了一个市场上常见奶粉品牌的数据库,并通过技术手段与其研发的智能配奶机共享,用户只需通过App扫描所买奶粉的条形码,配奶机就可知道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款奶粉、哪个段数、冲泡要求的温度是多少。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或机器上的简单操作,机器就会根据奶粉和宝宝的信息,冲泡出一杯温度、浓度都适宜的奶粉。该产品原型机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众多年轻宝爸宝妈的追捧。在众筹平台上,这款智能配奶机在短短45天里就筹集了324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 薛皎也表示,在“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之下,未来一段时间,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融合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互联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产品要能够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并通过有效的途径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创业之路没那么简单 产业互联网、智能硬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一个个新兴的词汇早已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漫天飞舞”。各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蓄势待发,创业浪潮风起云涌,一群群创业者似乎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喧嚣的创业浪潮之下,创业似乎成了技术专家或大学毕业生的必然选择。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业者仍需冷静思考并谨慎前行,因为创业远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很多创业者都在涌入互联网领域创业。然而,创业者在涉足互联网创业的早期阶段,不仅需要关注互联网的内容、产品及服务,更要兼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崔瑜表示,“由于多数创业者手中的资源有限,所以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创业者只有做好统筹兼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对于创业者而言,还应将资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现在的创业者在利用互联网模式进军传统产业的过程中,也不应盲目高估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关键是要结合所在的领域将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出来。”薛皎表示。 “创业绝非易事,是需要条件的。相对而言那些拥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且拥有大公司相关工作经验的创业者,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商业的本质是利益的最大化,创业不是儿戏,应该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情。”许单单说。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互联网+” “互联网+”是传统行业的换代升级,比如互联网与传统广告融合,出现了“百度”;互联网与传统集市融合,出现了“淘宝”;互联网与传统百货卖场融合,出现了“京东”;互联网与传统银行融合,出现了“支付宝”;互联网与传统的安保服务融合,出现了“360”;互联网与传统的红娘融合,出现了“世纪佳缘”…… 如今,“互联网+”的概念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时被重点提起,跃升为国际博鳌亚洲论坛和《新闻联播》的主角,甚至已成为现今股市红火的“引子”,“互联网+”的概念股今年来一直表现活跃,股价也是狂飙。 “互联网+”究竟是什么?“互联网+”,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进行融合创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李克强总理曾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如今,“互联网+”模式已慢慢在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以及生活方式。 “互联网+”模式,又称“传统模式的升华版”,是传统行业的一种创新,一种质的升华,同时也为各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机会,就在于“互联网+”创新模式下,企业能通过互联网将服务和产品传播得更广、更快,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咨询,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互联网+”模式也带来了大量的跨界、混业及新兴公司,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尤其是,民众能通过互联网解决很多日常繁杂问题,如在家就能缴纳水电煤气费,在家就能理财,再也不用排队,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挑战,就在于“互联网+”模式的到来,也造就了大量的各行业竞争对手。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调查显示,2014年,受“互联网+”模式的影响,22.3%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明显降低”,1/4的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向。最为典型的例子,因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规模的迅速壮大,其高于存款的收益及拥有较强的流动性,使得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分流,甚至理财产品资金也“遭殃”,传统银行业备受冲击,不得不进行改革,如从业务体系上谋变,以最终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实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互联网+”是一种趋势,适应它,并驾驭它,推出能“得用户”的新服务,才能“得天下”! 如今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互联网+”的身影,从淘宝购物,到在线缴纳水费、电费,手机充值;从查询公交地图,到在线订购机票,甚至出门打车随叫随到;再到在线教育,名师在线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学习;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到各种投资理财产品,让财富实现快速增值……在生活中,“互联网+”已无处不在: 1.互联网+缴费 各种网上缴费渠道的开通,如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理财通、付费通等,都为民众提供了一站式日常生活缴费服务。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家轻松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房产税、宽带费、有线电视费、手机话费、交通违章费、公交卡充值等,不用再去排队等候。甚至利用“互联网+”,民众还可以在线随意订餐、订购牛奶、订购水果等,且能享受到更大的购物优惠。 2.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与传统城市交通融合,即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交通运输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及移动互联网的高效匹配,将人和各种交通工具,包括航空、铁路、出租车、商务租车、商务专车和公共交通等各信息源进行连接,让民众学会智慧出行,就比如滴滴打车,通过语音叫车,轻松叫车,支付也便捷;在线订购火车票、飞机票、轮船票等,这些“互联网+交通”的服务模式都大大方便了民众出行。 3.互联网+金融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模式一直备受青睐,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金融机构、众筹等。嘉丰瑞德的理财师表示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投资人与借贷人、投资人与金融机构、投资人与理财品种直接连接起来,最终达成投资双方共赢的局面。就拿近些年火热的P2P网贷来说,P2P平台是将借款人和投资人直接连接,在这过程中,借款人能快速获得贷款资金,投资人又能享受到高额的贷款利息,彼此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与此同时,一批年收益10%左右的宜盛宝之类的P2P固定收益类产品,因其高收益、更高安全性也备受投资者欢迎。“互联网+金融”模式,让更多的企业和民众享受到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企业能实现快速融资,民众能让财富快速增值。 4.互联网+教育 传统的教育行业也有了创新,民众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上课学习,名师在线通过视频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职业教育、IT培训、英语培训、留学教育等。相比传统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用户在各种终端和网络环境下,能随时随地接入学习,比如VIPABC,真人外教一对一等等。 5.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为载体,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进行提前挂号、专家预约、医疗缴费、检查报告查询等,再也不用去医院排长队。嘉丰瑞德的理财师表示:“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推出,大大缩减了民众的就医时间,同时就医效率也进一步获得提升。最常见的,民众可以通过微信,刷医院二维码,即可随时提前挂号,预约专家,甚至可以随时咨询。 “互联网+”模式,已全面渗透金融、交通、零售、旅游、教育、娱乐、医疗等领域,将线上和线下全面打通,重构传统产业链和价值链,改变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关注身边的“互联网+”,也许就可以找到大牛股! “互联网+”不是筐 不要什么都往里装 自从年初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来,一股“互联网+”的风潮便席卷了包括医疗、教育、汽车、家居在内的多个传统行业,给企业和个人都注入了“兴奋剂”。 5月7日,总理更是实地走访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互联网创业“打气”,当前互联网创业的热度已然很高,总理此行不亚于一剂“强心剂”,更加带火了“互联网+”等系列概念。 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固然是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理性对待、认真思考。实际上,要实施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还需要考虑诸多隐患问题。“‘互联网+’行动计划主要存在法律、安全、信用等三方面的风险。”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不论是企业,还是创业者都需要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要在互联网的热潮中迷失方向。 互联网到底可以“+”什么? 目前来看,“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医疗、汽车行业的结合已小有成果,比如以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线上问诊系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车联网的技术也日臻成熟。但有一些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却并没有得到期待的成果。 此前曾出现过互联网与光伏业的试水结合案例,当时有消息传出,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项目投融资的P2B和B2B平台——天联网即将上线,这是互联网与光伏电站结合的创新案例,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天联网的负责人,但对方表示网站尚未上线并不方便接受采访。半年之后,记者再次拨通了对方联系人的电话,对方却表示自己已经离职,对于天联网并未透露只言片语,记者查阅其官网时,也发现其官网域名已经作废,在百度搜索中也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关这家天联网的消息。 如此看来,天联网在“互联网+光伏”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些许难题。实际上,目前“互联网+光伏”的案例并不多,即使有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也和天联网一样,面临诸多问题。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界大佬彭小峰在辞去赛维LDK董事长职务之后,就以“互联网+光伏”的绿能宝理财产品高调回归,但业内人士均认为,在当前行业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困境难以突破,绿能宝持续高收益的“神话”很难维系,同时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也愈发困难。 赛富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此前就曾表示,“互联网+”不能应用于所有行业。 根据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的数据显示,2014年新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中,“互联网+”新业务的业绩还未能在年报季报中显现。72家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的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业绩增长,25家业绩下滑,还有一些企业业绩亏损。 很显然,在企业践行“互联网+”行动计划时,“量体裁衣”很重要。不同行业的经营环境差异很大,企业不能盲目跟风“互联网+”。 安全隐私最为重要 即使是在适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行业内,要做好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需要面临诸多挑战,而在这其中,安全隐私显得尤为重要。 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副总裁马斌便直指要点。他表示,只看到繁荣而忽视安全的“互联网+”前途十分危险。 扈志亮亦对记者说:“‘互联网+’存在着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互联网产品的背后需要有大数据、云计算体系的支撑,但能较好掌握这些技术的企业不多,发展前期,数据泄露情况或较严重。” 日前发生的用户社保等信息泄露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根据补天漏洞响应平台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围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大量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仅社保类信息安全漏洞统计就达到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 而去年年底发生的铁路12306网站泄露用户信息事件则更广为人知。政府及大型国企的信息防护墙如此不堪一击,我们又如何能够指望小型的互联网公司保护好我们的安全与隐私呢? 春雨医生公关总监徐妍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雨最新上线的客户端将可穿戴设备与其连接到一起,用户可通过自己购买的可穿戴设备,将身体的各种数据上传到春雨医生客户端,再由春雨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对用户进行“体检”。 春雨的设想固然是好的,但是如何保护好这些直接关于用户隐私的数据确是一个大问题。 对此,扈志亮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更有效地保护数据、用户的安全和隐私,一方面,‘互联网+’公司自身应保持诚信,不要将用户的信息进行泄露,同时需提高数据的安全系统建设,防止黑客偷盗用户信息;另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加强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 马斌同时也认为,打造“互联网+”安全产业链免疫系统,除了推进“平台化、标准化、制度化”之外,还要建立行业自律及监督制度。 看来,政府的脚步需要随着时代而加快,不能有鼓励而无监管。 归根结底是创新的较量 除了安全方面的风险,在扈志亮看来,“互联网+”还要做好法律和信用方面的保障。“‘互联网+’是近年才兴起的一个商业形式,一些传统行业法律更新滞后,有些‘互联网+’产品处在法律红线边缘;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发展前期,产品或出现鱼龙混杂现象,使消费者信心有所透支。”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互联网+”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些是做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基础条件,而“克敌制胜”一招还是要加大创新力度。 “公司‘互联网+’产品的有效落地,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4个。其一,该产品的定位是否准确,能否吸引较多消费者;其二,线上线下渠道是否都已打通;其三,产品的实用性,‘互联网+’产品能否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服务;其四,该产品的创新水平如何,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扈志亮详细地向记者分析,“互联网+”产品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在这其中,加大创新是最重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此前曾公开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创新2.0”才是最为核心的东西,“互联网+”谋求和各个行业相加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拉郎配”,而是应该在融合中创新。 而从政府层面来看,创新也无疑是最受推崇的。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时,听到拉勾网介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促进100多万人就业,他随即表示,全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众创空间蓬勃兴起,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让一代“创客”的奋斗形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升级,成为创新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标识。 “互联网+”带热的行业 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带热了“互联网+”这个词,“互联网+”也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战略。 其实,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就对传统行业带来了冲击和变化。时至今日,量变已经带来质变,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升级已经初现端倪。 截至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49亿,普及率已达到47.9%。麦肯锡预计,2013年到2025年间,互联网在中国GDP增长中的贡献可望达到7%到22%。 “互联网+”概念在此时应运而生,突出的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以及升级换代。现阶段,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已经开始深度融合,互联网行业将会消失,任何传统行业和公司都将在互联网的助力下改头换面,成功实现转型,所有公司都将会是互联网公司。 证券分析师林娟预计,“互联网+”有望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力。互联网产业已在深刻影响传统产业,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已在进行当中。 互联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已经对零售、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对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可以关注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找好投资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职业规划往这个方面靠拢,因为这些发展的行业就业机会较多,而其待遇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互联网都带热了哪些行业。 余额宝横空出世杀入传统金融业后,互联网金融风靡。马云曾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那么我们就改变银行!” 曾经有很多保守者视互联网金融为洪水猛兽,网银、二维码支付的安全风险一度被提及,现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规则的建立,以及风控意识的提升,还没用过网银的消费者可以说已经Out了。 阿里金融业用互联网的思维,让金融回归了本质。未来的金融业必将以大数据为依托,从而全面互联网化。 几年前,提起物流行业,人们还觉得这个行业又累又脏,工资还低。可是转眼间,电商的崛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繁荣。物流公司的快递员挣的工资已经羡煞很多白领了,随着顺丰、圆通等民营快递公司的崛起,曾经牛气冲天的邮政公司也不得不开始转型。 不过,目前物流行业的乱象仍然较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时间的沉淀,物流行业崛起的同时,也会有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微信的出现彻底动了传统运营商的奶酪,三大运营商的损失高达几亿元。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通信业的开路收费规则,腾讯也冠上了第四运营商的称号。 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的反击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移动互联网却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这不能不说是一项进步。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互联网是改造者,而非主导者。 专家预计,未来可能不再需要手机号码,人们对电话和短信的依赖也越来越降低。也许有一天,电话将会沦落到和电报一样的命运。 在交通领域,互联网将新的技术和应用引入传统的交通行业中,用互联网特有的创新思维推动交通行业的变革,使其更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也促使传统的交通行业反思和变革。 不管是广告传播还是新闻业,互联网的冲击都如摧枯拉朽之势袭来,传统传媒业盈利模式已经不再。大规模投放广告转变为精准投放,以前的单向传播已经被一对一传播所取代。 百度、谷歌的关键词搜索广告模式独占鳌头,广告精准之程度,对比传统广告业可谓空前。 你如果要结婚,你经常浏览的页面就会弹出婚纱、摄影类广告;如果你已经是个准妈妈了,孕婴用品广告亦会随之出现在你面前,无法躲闪。 新闻业也由寡头垄断走向分散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传统新闻人辞职创办自媒体,媒体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也微利化,很多传统媒体为了生计发愁,纸媒走向穷途末路。传统新闻媒体的话语权也开始衰弱,仅仅几年间,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的深度新闻报道已经走上正轨,影响力堪比传统媒体。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媒业并未没落,没落的只是纸张这种传统介质。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介质,传媒业得以重生,传播效果以及互动性空前。 传统零售业的发达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商业地产,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零售业庞大的现金流也一直是重金之地,地方割据也较为严重。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变得平坦,严重依赖商业地产的传统零售业受到极大挑战。“互联网+”零售业的背景下,电商迅速崛起,商品的价格变得透明。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海量商品进行挑选和比较,信息获取成本较低,并能够享受送货上门服务。 传统的制造业遭遇互联网后将会发生什么?小米手机就是一款典型的用互联网思维做出的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大规模投放广告时代宣告终结,个性化、定制化,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生产者。 现在看病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空前紧张。医生和患者双方都在抱怨体制之弊。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创新力量,医疗行业将会有怎样的巨变呢? 大数据对医患双方都很有好处,医患之间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地域歧视也降低很多。“互联网+”将催生一个全新的医疗市场,一些新的产品和应用将出现,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快捷。 现在,很多级别并不高的医生通过互联网渠道,广而告之,与患者互动良好,已经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名医,为患者解决了不少难题。而反观先前沟通成本极高的传统医疗环境,名医不一定能够看好病,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不再是问题。互联网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通过该平台,任何人想学任何知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人人都可以是老师,人人也都是学生。“学习”这个词被赋予了更深广的含义。互联网也改变着教育行业的价值取向,将单一的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转变为对人个性的全面认可与挖掘。教育不再是原先单向的灌输,而是学习者主动求之的过程,在互动中,是教者和学者共同进步的体验。 “互联网+”其实就是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新提升、改造传统行业。在打破信息不对称性的基础上,“互联网+”对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各行各业都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升级换代。 如此这般,很多创业者也瞄准了“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准备一展身手。然而,能够做到以消费者为重心,发现互联网的本质,对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的投资创业人才算真正找到了赚钱的金钥匙。 大数据+:互联网+的新深度 “互联网”、“+”,一个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与符号的组合,从李克强总理把其嵌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那一刻起,便激荡起神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潮,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股澎湃力量。 亚投行的惊艳所展现出的中国经济的世界凝聚力,“一带一路”的震撼所展现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力与辐射力,无不在诠释着“中国世纪”的新内涵。“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的经济飞起来。”李克强总理对“互联网+”的激情阐释,则从一个人类社会的新空间描绘了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图景。 中国的这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突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现代制造、生产性服务等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也就是说,“互联网+”只是让中国经济飞起来的起点,它的发展还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来生成新动力,打造新深度。 互联网+:连通造就商业变革 2015年的春天,中国在地球仪和网络空间勾勒起两条壮丽的曲线,创造了闪耀全球的“双+”效应。 “一带一路”从东方中国一路向西,穿越海洋,跨过大陆、横贯亚非欧,以高铁、管道、光纤、资本从地缘上重新连通起广袤的数万公里土地,中国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协作,将创造出一个光彩夺目的“中国+”模式。 与此同时,诞生了近半个世纪的互联网络,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实体,正在被中国打造的连通线所刺穿和勾连,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模式。 1969年,美国国防部机构的“阿帕网(ARPAnet)”的诞生,被称为“互联网元年”,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信息时代。自此开始,从门户网站、信息平台、BBS、电子邮箱,到微博、微信;从ADSL、光纤,到蓝牙、Wi-fi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年近五十的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企业与企业、市场与市场、模式与模式等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化连通,让互联网与传统业态碰撞出令人眩目的火花。 互联网与通讯的碰撞,让腾讯的微信实现了与数亿人的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即时情感连通,并且不断向传媒平台、电商支付平台等渠道端延伸,造就了传媒与金融行业的新业态。 互联网与金融的碰撞,让天弘基金迅猛地与占中国人口总数2.3%的3000万客户实现了资金连通,缔造出的余额宝资金规模在短短5个月,就实现了从0元至1000亿元的增量,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破千亿的基金,引爆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与商贸的碰撞,让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电商平台,与5亿注册用户数,实现了每天超过6000万固定访客的交易连通,创造出每天在线商品数量超过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的惊人数据。2014年“双十一”淘宝销售额达571亿元,物流订单2.78亿,业务辐射至217个国家和地区,把“双十一”这个中国的电商营销日,变为全球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 这是互联网的连通力量带给中国与世界的震撼,但这种震撼并没有随着时间而衰减,而是以更加强悍的力量进入了人类的大脑与思维,开始经验、知识、技术等智慧的连通,也从此轰开了中国的“互联网+”时代。 在这个由人类造就的非自然空间,中国的农业、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将不断被推上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推动低端向高端跃升,夕阳向朝阳转型,传统向新兴的再生。 但连通不是目标,它不过是一场改变企业、行业形态或形状的物理反应,中国经济的跃升、转型、再生,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深入细胞与基因进行融合的化学反应,创造出新生命的力量,把“互联网+”推向一个新深度,而能够担负起这个伟大使命的主角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融合创造产业革命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已从昔日的“+互联网”完成了“互联网+”的转变:而助力“+”地位转换的力量,则来自于大数据,来自于信息化的量变向数据化的质变。 “互联网+”的实质是信息化的个体间的物理性连通,而个体与个体的碰撞,则很难从要素的融合上实现化合、分解、置换的化学性新生效应。 “大数据+”则是对“+”入互联网的个体的信息化深化——数据化。 首先,它能够对企业、产业等个体,进行整体结构性、全要素的数据设计,从而打造一个在互联网上融合发展的数据化个体。 其次,它能够以其特有的关联能力,打破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由因果关系建立的传统格局,从微观上透析各要素构成,实现不同个体之间全量要素大纵深的关联、组合、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业态。 这种颠覆人类思维模式的革命,将把“互联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在连通世界的互联网高速路上,无数数据化的传统产业与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与新兴产业,在不断的高速空间转换与碰撞中,进行全结构、全要素的关联,不断地分解、化合、置换组合、融合出一个个生气勃勃的新产业。 从此,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将融合在彼此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将融合成服务业,创建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 这个颠覆未来的目标很美好,却并不遥远,领跑在中国大数据前沿的企业已经叩响了“大数据+”的时代之门。 曾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信用领域革命性应用的金电联行,在以云数据挖掘、云信用计算和云结构服务三大核心技术,破解了缺信息、缺信息造成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这个世界性难题,成功探索出一条全过程、全动态、全量化的大数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路后,开始从大数据+金融、大数据+信用,向大数据+传统工业产业转身。 2015年4月18日,领军我国合成纤维产业技术创新的上市公司——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对外投资进展公告,将公司在纺织行业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源和经验,与金电联行大数据金融与信用创新相结合,以工业化发展为主线,快速实现信息技术、大数据对传统产业的重构,构建纺织行业新生态,从而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装备及系统集成方面走向世界先进水平。 当下,“互联网+”的信息连通平台已经走向成熟,“大数据+”的产业融合趋势也已具备,两者合力,必然会造就互联网时代的新未来。 连通+融合:打造融通世界的“中国+” 人类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用了近100年时间;而从信息时代到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仅仅用了40多年。 “互联网+”的连通所带来的变革,从广度上为大数据+拓展、积累的巨量的个体资源、空间资源、数据资源和智慧资源;而“大数据+”的融合所带来的革命,从深度上延伸了“互联网+”链条,实现了连通的量变向融合的质变的跨越。 “互联网+”无疆界,它将连通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信息化产业,它将成为中国连通并推动世界经济变革的高速路。 “大数据+”无极限,它能关联融合的不仅仅是网络的数据化产业,还将从血缘、地缘、业缘等不同的交际关系中,把“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打造成连通和融合世界的纽带,创建一个改天换地的“中国+”。 “互联网+”中国已走在全球前列 “移动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有了电能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改造自己的行业。”这是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对移动互联网的形象描述。早在2003年,他就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一种能力,意味着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提升。” 2015年两会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先行者,马化腾其实是国内“互联网+”理念的首倡者,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上篇 全行业覆盖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产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典型代表:移动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 马化腾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案。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显然,互联网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不同的体现。在广度上,“互联网+”正在以信息通信业为基点全面应用到了第三产业,形成了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 以互联网+通信为例,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即时通信,而且已经非常成熟,尽管一开始运营商有些不适应,担心会影响既有收入。但阵痛之后,运营商发现互联网端的发展,数据业务的流量已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整个增长更好。运营商最终发现,它们与互联网是鱼和水的关系,而互联网化也将是全球的大势所趋。 而在零售领域,互联网的介入,并没有颠覆掉传统的行业和企业。相反,它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零售模式,同时互联网对供应链的改造,对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都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并满足了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众多零售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涉足,不仅有助于新兴的大数据模式的探索,同时也让这一业态变得更加丰富。 除了第三产业之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互联网+”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如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这些渗透将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将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比如今年两会期间被重点提到的农村电商,它就包括了销售的下行以及农产品的上行两条线路,并最终形成一个闭环。 在深度上,“互联网+”正在从信息传输逐渐渗透到销售、运营和制造等多个产业链环节,并将互联网进一步延伸,通过物联网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和人连接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连接,促进产业链的开放融合,将工业时代的规模生产转向满足个性化长尾需求的新型生产模式。比如目前中国制造领域普遍出现了对“大规模定制”“互联网工厂”等模式的探索,它能带来更多更新的消费需求,并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互联网+”开放平台:促进大众创新创业 典型代表:一类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形成的产业生态,另一类是传统企业通过拥抱互联网打造新的生态平台,以海尔、苏宁等为代表。 在马化腾看来,“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如以微信为代表的‘快速迭代式’”创新模式,迅速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同时通过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推动了“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带来了新产品、新模式与新生态,促进了大众创新创业。 以腾讯开放平台为例,应用总数已达240万款,应用类型有娱乐、生活和教育等方方面面,创业者总数达500万,覆盖全国1~3线城市,合作伙伴总体估值超过2000亿元。 事实上,不仅仅是腾讯,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一批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生态系统,基于这些平台又创造出了新业态,如O2O(线上与线下结合)、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等。 各平台将用户资源和技术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营销,降低了中小微企业与创业者进入市场的门槛,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 对于大众创业的方向,马化腾也表示,“在生态平台上,很多细分领域存在大量创业机会,比如O2O跟传统生活结合方面等等,腾讯不会进入这些细分领域,这是创业者的机会,你只要抓到一个很细节的地方,知道怎么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们的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能够解决一个痛点,就肯定能成功。” “互联网+”公共服务:惠及民生 典型代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政务等。 在马化腾看来,“‘互联网+’整合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将极大地惠及民生。‘互联网+’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进而将公共服务辐射到更多有需求的群体中去,提供跨区域的创新服务,为实现教育和医疗等公共稀缺资源均等化提供全新平台。” 以互联网教育为例,它打破了国内地域限制,并连接了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农村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仅腾讯已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开设腾讯课堂,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每周上课人数约7.3万人,课程总数达三万多门。 另外,“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为民众就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移动化的就诊服务和快捷支付。马化腾告诉记者,“这样的案例还会有很多,但关键的一点是,不管是数据开放、云平台,都涉及一个数据连接的问题,需要把很多信息孤岛能够接入到各自的生态体系,让各自的生态体系里的用户很方便地使用。” 再以互联网公交为例,各地交委都有实时公交的数据,就看通过付费还是合作开放这些数据开放出来。其实现在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的公交车都有实时信息的,比如韩国、日本的移动APP应用里的公交信息,包括地铁、公共汽车信息都是可以接近到秒级的。 在电子政务领域,“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模式可以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例如微信的广州城市服务接口开通了包括医院挂号、违章办理、汽车年检、出入境业务等17项公共服务入口,极大地为民众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据马化腾透露,在广州、深圳和佛山率先成为微信“智慧城市”后,很快武汉和上海也要加入。今后医疗挂号、违章缴费、招考查询、社保缴费,甚至报税都可以在微信上直接完成,诸如户口办理等基础服务也无需多次往返公安办事窗口,手机上就可以一次性完结。 “互联网+”共享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典型代表:以商务专车、拼车、房屋互换、二手交易、家政服务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提倡互利共享,高效对接供需资源,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提供节能环保与资源再利用的创新模式。 马化腾指出:“当前,以商务专车、拼车、房屋互换、二手交易、家政服务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快速发展,例如商务专车服务正在探索通过‘汽车共享’优化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提升服务品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同时,通过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提高了闲置资源利用率、减少空驶率。未来将形成汽车共享、出租车、公共交通等多元融合的移动交通解决方案,大大便利了民众出行,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机会。”事实上,滴滴打车等互联网交通模式的出现,正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这对提高效率、减少排放都有帮助。 同时,即使在涉及民生的医疗领域,借助“互联网+”模式也正在体现出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例如基于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平台的移动医疗模式使得患者在手机上可直接预约挂号、交费、候诊、查询报告等,无须在医院大厅多次排队,有效缩短了就医流程,也大大节省了医院的人力投入。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手机医生问答类APP通过医生在线问诊,远程即可解决患者30%~40%的咨询问题,减少患者去医院就诊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缺。 此外,空气质量监测APP不仅让每个人都能实时了解自己家门口的空气质量情况从而提前做好出行准备。车载智能系统、定制公交等应用的广泛普及对于绿色出行、降低能耗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移动医疗、在线教育、打车软件、智慧停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热点应用。 下篇 “互联网+”的中国机会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对GDP贡献约0.8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底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互联网+”正在大力促进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马化腾看来,正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用户和独特的文化,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意味着中国在移动互联领域有很多创新的空间。 中国“互联网+”走在全球前列 CNNIC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每日使用时长为3.7个小时,比2010年增加了1.1个小时。从使用深度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服务平台,给人们办公、娱乐、购物、学习、看病、理财等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向着更高效率、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进化发展。 以微信为例,据测算,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态系统,2014年微信拉动了952亿的信息消费,相当于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3.4%,带动社会就业1007万人,预计到2015年底,微信带动的信息消费将增长至1428亿元。 即使在农村领域,我国农民网民规模已达1.78亿,50%以上的农民网民通过手机APP进行交流沟通、获取资讯、学习娱乐等。而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的深化应用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优质医疗资源的缺失,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当然这里面还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马化腾认为,中国目前正在改变以往“Copy to China”的模式。“虽然从全球科技来看,美国领先很多,包括互联网的诞生、操作系统、芯片、很多新商业模式都是美国最早诞生。但是中国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因为我们有庞大的用户和独特的文化,还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欧美反而不太具备的。” 马化腾分析指出,“在互联网方面,整个亚洲在内容领域,包括游戏动漫等等都是领先于欧美的;在社交领域方面,包括移动互联网,像微信、Line、韩国的KacaoTalk、美国的Whatsapp这全球四大移动即时通信产品,有三家都在亚洲,只有Whatsapp是美国的。因此可以看到亚洲有很多在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机会。” 在马化腾看来,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怎么跟传统生活结合,亚洲甚至中国其实是走在全球的前面。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大干了两年,美国的谷歌和苹果才开始做ApplePay、谷歌钱包,包括三星也开始做三星钱包,时间上是比中国晚的。不过,马化腾也表示,在很多互联网基础性的、底层的研究方面,中国还是远远不如欧美,所以这方面还是任重道远。 好的现象是,在以前国内不管是BAT三家,原来规模上只有国外企业的十分之一、五分之一,但是现在甚至有的领域超过美国同行。“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的总体收入水平,能够买到全球的资产、人才为你所用。这是我们在未来创新很好的基础。”马化腾说。 打造“互联网+”模式依然存在的问题 尽管“互联网+”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众多机会,但是“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却也面临诸多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个人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知。同时“互联网+”在不同产业中的认知度存在很大差异,“互联网+”模式在商业零售、金融、交通等服务行业有较高的认知度,在工业制造业中也得到部分认同,在传统农业、部分传统制造业中认知度则普遍较低。 此外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心态尚未全面确立,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企业对“互联网+”存在怀疑心态,担心对其现有商业模式造成冲击和颠覆;二是一些企业对“互联网+”抱有观望心态,不相信“互联网+”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和积极作用;三是一些企业虽然有意愿利用“互联网+”提升效率、促进原有商业模式的革新,但由于自身惰性、历史惯性等原因而不愿主动做出改变,不想承担革新原有商业模式带来的成本,不愿放弃固有的企业经营方式和既得利益。” 以智慧医院为例,虽然百度、腾讯都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但是在挂号之外,比如问诊、采药、报销等整个医院链条上的对接还存在很多障碍,有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马化腾举例说,比如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好几家供应商,但要把它改造成具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化的系统,需要很高的成本。“事实上,包括医保、社保、医改、医药分家等机制上的障碍,还会存在很多问题,并不那么容易改变。但是我想各家都在竞争这个领域,应该会促进这个产业的改革。但是现在还是起步期。” 同时,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互联网+”战略推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包括三个层面: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接口的基础设施。以接口为例,新兴行业生产服务标准的滞后和相关接口不统一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屏障,在跨界融合中已遇到了诸多因接口不统一而导致的重复开发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不足将影响“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这一方面涉及信息化成本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信息化需求非常高,但同时信息化成本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而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可为企业数据存储与精准推送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各类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为企业社会化营销提供了新渠道和全新的用户体验。但是,仍然面临挖掘不够的问题,这就涉及立法的问题,比如如何保证在信息孤岛连接后的个人隐私安全等。 马化腾建议:“我们需要研究并出台我国公共数据开放战略,将政府公共信息与数据率先向全社会开放,打破行业信息孤岛,加强信息资源的供给与传播,以提升可用性和利用率,确保社会公众能及时获取和使用公共信息;同时,逐步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和数据开发利用的标准,确保数据的有效使用和相关方权益。” 落地“互联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两个月内,中国电信、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纷纷发布了“互联网+”战略报告,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传统企业高层人士则表示,该如何“互联网+”,还需再观察、再思考。 就在能源、汽车、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公司在努力思索“互联网+”的机遇挑战时,阿里巴巴和腾讯前后脚发布了“互联网+”开放平台战略,试图利用难得的政策窗口,一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消费互联网延伸到产业互联网。 二者都想做传统产业触网的连接器,腾讯是从社交应用入手,阿里则从交易入手。双方还想通过复制消费互联网的开放平台战略,集结新的产业互联网创业者,从而在即将到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 但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认为,目前这波“互联网+”浪潮,真正的弄潮儿将不是BAT,而是传统产业中的大型公司。 “互联网+”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越画越大,它一端连着各种消费场景,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一端连着各种生产场景,提供各种生产服务。未来,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将融会贯通,O2O的实践也会从服务业企业,深入到工业制造企业。 但只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和自下而上的企业实践做到无缝连接、良性互动,“互联网+”才能从时髦概念和美好愿景,变成推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滚滚洪流。 “互联网+”加什么?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基本上已达到人手一部手机,移动宽带用户数也超过6.4亿,网速最快的4G用户已经达到1.62亿,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12.5%。 2009年中国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95.1M,8Mbps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比也接近半数。在这样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功重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创造了自成体系的数字世界,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微信为例,有报告指出,2014年,微信拉动了952亿元的信息消费,相当于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3.4%,带动社会就业1007万人。预计到2015年底,微信带动的信息消费将增长至1428亿元。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为契机,中国互联网产业也从自成一体的产业形态,加速向外延拓展,这既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得益于政府的战略推动——把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延伸到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 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告诉记者,经历了一个长达20年的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期之后,整个社会越过了拐点,“当连接不再是障碍的时候,就会给其他应用和服务搭建平台,提供无限可能”。 “两会”授权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的注释》对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明确定义:“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这一定义的关键词是生产要素配置、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更多地反映了消费者驱动的形态。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渗透各个行业,更大的互联网浪潮已经酝酿成熟。 一场数字革命正呼之欲出。麦肯锡预计数字显示,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个至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贡献7%到22%的中国GDP增长。 企业路径分合 从产品卖出为终点,到产品卖出为起点,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高管认为,这是传统公司互联网化的核心要义,即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 轮胎制造商米其林的实践可管中窥豹。米其林从去年开始向用户提供了一项基于产业物联网的全新服务。米其林在其用户的卡车轮胎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传到云服务器上,米其林的专家会分析这些数据,并为客户提供建议及驾驶培训。这项服务帮助其卡车用户每百公里减少油耗2.5升。 不过,尽管传统企业都认同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但不同公司因其行业特性和现实境况,策略也不尽相同。 当增长瓶颈来临时,家电巨人海尔认定转型是唯一出路,并在2012年底开始实施网络化战略,目标是把海尔从产品制造企业,转变成制造创业家的平台型企业,这意味着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彻底再造。 处于互联网边缘,又是典型的B2B商业模式的华为则更为谨慎。华为在战略上选择了从B2B向B2C延伸,布局手机业务,希望打通“端管云”平台布局,但在多次组织、业务、管理转型的关键时刻,华为的思路相当统一——坚持硬件厂商定位,既借力互联网思维,又保持自我。同时,华为不接受因转型而带来的亏损。 与前二者相比,矿业巨头力拓位处行业上游,远离终端消费者,它的关注重点是安全和效率。力拓用“‘互联网+’远程运营监控+生产自动化”的“未来矿山”项目成功做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优。但是,尽管做到了安全和智能,成本仍是力拓的重要挑战。 还有一些公司一端连着终端消费者,一端连着大规模工业生产。宝马、福特的案例十分典型,它们将传统的汽车改造为智能驾驶汽车,并不是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而是为了提供更具附加值的服务,进而给自己的产品带来更高的黏性。 在这场被互联网推动的社会转型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想通吃整个产业链,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平台模式,在硬件和服务上敞开怀抱和所有创业者、合作伙伴合作。 马化腾在腾讯“互联网+”峰会上说,传统行业可以把“互联网+”看作继蒸汽动力和电力之后的一种信息新能源,用好这种新能源,就能极大提升自身价值。而腾讯,要做连接电力和传统产业的连接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痛点都会产生创业机会。” 微信和手机QQ加起来有近10亿用户,腾讯希望以此为平台服务传统企业,让它们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跑在腾讯的平台上。腾讯还希望做产业互联网的创业孵化器,把产业互联网的蛋糕做得更大。 对传统企业而言,这些互联网巨头究竟是门口的野蛮人,还是互补的合作者,并非每个人都已经心中有数。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要让线上线下都满意,传统和新兴都和谐。”一位市长在腾讯“互联网+”大会上总结说。 政府任重道远 一位创业者目前正骑虎难下,他想做一款寻找身边最近公共卫生间的APP。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卫生间数据并不开放给普通创业者,他也没有实力亲自采集数据,这款APP如果上马,用户体验估计很差,但放弃又实在可惜。 这是政府在倡导“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所面对的尴尬。创业者需要的基础数据掌握在政府手里,但政府向企业开放公共数据的尺度和标准是什么,目前并无定论。 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受此困扰,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互联网公司人士一致认为,政府目前的数据公开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数据是企业获得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机会。但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中的数据不成体系,且部门壁垒森严,存在数据打通难、数据开放不足等问题。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告诉记者,政府资源开放目前没有形成合力。以“城市之眼”公共摄像头为例,几乎所有城市在城市智能化的过程中都开放了公共摄像头资源,但公共摄像头资源隶属政府不同部门,最终开放的结果是形成一张张小网,无法相互打通形成一张大网。开放不足阻碍创新,过度开放则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这是政府面对的难题,但不解决这个难题,“互联网+”和万众创业就难以落地。 除了更多的开放,政府还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上持续发力。 近期举行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徐子沛描述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说,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云计算则是盘活数据资产的根本途径,落实“互联网+”,首当其冲就是普及云计算基础设施。 李克强总理在5月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机拥有国,但网速在世界仅排名80多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 李总理强调,下一步须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促进提速降费,这既可改善人民生活,又能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为“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 政府的另一个难题在于把握为与不为的边界。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称,“在市场低效和无效的地方,需要政府当仁不让冲到前面。” 比如,车联网市场的未来,就有赖于政府的统筹协调。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苹果、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都加入了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占位中。但这并非真正的车联网,未来的车联网,需要超越目前的车内互联,还要做到车和车互联,车和道路上的人、自行车、路灯、摄像头互联,最终形成一张有效有序的万物互联的车联网。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维告诉记者,车内互联的智能汽车是车联网的起点,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数据交换能力是终点。 从去年开始,高通、中兴等通信厂商又开始联合汽车厂商研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这个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汽车公路充电,即在公路下方部署充电链路和通信网络,做到边开车边充电。这一技术亦有可能成为车联网图景的一个分支。 一条车联网产业链,由设备感知、网络传输、信息平台、上层应用四个层次构成,涉及汽车厂商、运营商、底层数据采集设备商、软件厂商、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云计算公司、动态数据分析商等。 陈维认为,车联网的每个环节都在快速完成迭代创新,还有更多未知的新进入者在不断入局,但打通这些环节,实现一个城市的车联网和一个国家的车联网图景,需要政府统筹战略,开放和协调资源,“这个阶段会很长”。 在其他行业,方向、动力和挑战与之类似。与工业时代截然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不是规模与集中,而是开放与合作。 资料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2015.15 孙冰 《中国名牌》2015.8 宋首屹 《投资与理财》2015.11 嘉丰瑞德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11 栾相科 《理财/市场版》2015.5 陈予燕 《经理人》2015.5 田京海 《商学院》2015.4 屈丽丽 《财经》2015.14 谢丽容风口上的“Internet+”_互联网+论文
风口上的“Internet+”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