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论文_陈志兵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论文_陈志兵

淮安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 淮安 223002

摘要:在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线路直接与用户相连接,因此是整个电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配电线路极容易产生运行故障的发生,严重者会导致电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检修措施,以确保供电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推进电力系统更加完善。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检修措施

1、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分析

1.1接地故障问题

电路接地故障可分为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两种。工作接地是为了维护用电装置及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进行接地。保护接地则是为了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保护而接地,避免因间接触电导致电器设备发生损坏。这两种接地方式都具有特定功能,但都容易在工作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故障,例如,当线路的某一处绝缘点被破坏,或是直接与大地形成接地时,如在电路中存有电流或过电压情况的发生,会给电器设备带来损坏,严重者会造成人员伤害。同时,三相不平衡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影响电力系统的因素有很多,但正常性不平衡的情况大多是因为三相云件、线路参数或负荷不对称。由于三相负荷的因素是不一定的,所以供电点的三相电压和电流极易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损耗线路。不仅如此,其对供电点上的电动机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危害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如果三相不平衡超过了配电网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1.2短路故障问题

短路故障在线路运行中较为常见,短路故障会使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危险和隐患,严重者还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在电力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的操作不当也会引发线路短路故障的发生,比如绝缘工作不到位导致金属芯外露,在使用中由于导线发生移动,会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1.3线路超负荷运行问题

在配电线路电能传输过程中,电线规格不同,其电流荷载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且每种规格的电线都有其相应的安全限度,如果线路的电流荷载量超出了安全限度范围,会导致线路超负荷运行,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故障。

1.4雷击故障分析

我国部分地区处于雷电多方地区,在电雷多发地区,电力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雷击,从而引发雷击故障。该故障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旦出现雷击故障,将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会影响到电力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2.1设备老旧

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10kV配电线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会对其配电线路进行长时间的使用,忽视了相关设备的正常荷载与理论年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此一来,普遍存在着配电线路设备老化、陈旧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对其进行更换,那么极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短路或者是其他安全事故,为线路运行埋下隐患。

2.2管理落后

10kV配电线路因其运行过程中所凸显出的技术性、系统性的特点,所以其检修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一套完善、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目前缺乏统一的检修管理制度,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以及具体岗位人员的权责未能得到制度层面的明晰,所以管理的细节性要求很难落到实处,这增加了该类型线路故障防范与处理工作风险。

2.3恶劣天气

实践表明,外部天气的变化会对10kV配电线路运行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是现阶段人力所不能规避的。具体来说,在一些极端恶劣的天气状况之下,配电线路会发生摇摆、形变甚至于损毁,如果未能在前期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固定,那将会为故障防范带来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对该类型配电线路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各种盗窃电线、破坏配电线路、损毁电力设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配电线路规划、设计以及建造价值的实现。

3、常见电力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3.1接地故障的检修分析

工作人员对接地故障进行检修,首要工作便是测量电路,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检测明确电路接地问题的具体情况,所检测的数据主要有绝缘电阻。一旦所测出的电阻远远小于预定电阻值,便需要进行必要的二次测量,以此确定电阻值,避免出现误差。例如电路线路分支较多的情况下,检测工作人员则需要严格按照开关的分布情况,对线路采用分区、分段方式进行检修。值得注意的是线路复杂的区域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检修。

3.2短路故障检修超负荷故障对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造成电路出现短路故障,具有多种原因。为此,检修人员则需要结合具体的短路故障原因,之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此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测定短路故障的具体位置,工具主要有万用表以及灯泡,不同的工具具有明确的用处,例如灯牌用于照明电路中;其他电路则用万用表检测。故障点的判断主要是通过电阻。待到电路故障点明确之后,则需要结合故障情况,进行针对性检修,以此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电力配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故障除上述两种之外,超负荷电路故障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要想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则需要在架设电路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作为运输电路。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掌握电力的运输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电流不会超过电线的承载量。

3.3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安装措施

从现状来看,针对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普遍会采取加装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的方法,进一步达到快速判断线路故障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过程中,有必要结合配网实际运行状况,对配电网线路当中分段安装的智能断路器位置、定值设置、智能寻址仪、故障指示器充分明确。例如基于10kV配网线路杆上开关安装位置选择,便需要在选择正确的智能寻址仪及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配电网的具体情况,才能确保开关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故障不越级,确保配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此外,为了防范雷击故障的出现,一方面有必要改善绝缘提升爬电比距,例如将原来的针式绝缘子改成棒式绝缘子;另一方面,通过避雷器或带间隙的新式绝缘子将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对地释放。

3.4强化配电线路防雷维护

针对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有关主体在前期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防雷维护处理,从而将后期自然因素对于配电线路运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多年的电力实践证明,在前期采用新型的瓷横担代替传统的角钢横担,可以极大地促进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提升,因而应当推广这一新型的模式。需要注意的是,瓷横担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打破传统三角形架空线路的安装模式,即有关人员需要通过增加导线间的距离,并确保其大于一米,从而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打下基础。除此之外,针对一些雷雨天气多发的区域,有关人员可以适当提升瓷横担的额定电压数值,从而有效应对多发的雷电,从源头处提升配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电线路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在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一定的运行故障,影响电能的正常输送,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线路故障的预判及控制,及时采取必要的检修方法与措施,从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范铮华,云水媛.高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检修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8):110.

[2]陈孝恩.10kV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05):176-177.

论文作者:陈志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及检修措施分析论文_陈志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