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教学策略论文_黄祎

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教学策略论文_黄祎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8)

摘要:兴趣是影响学习的一大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本文就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一定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策略


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绵长,深邃丰富,而语文教学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感情。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而兴趣作为学习的催化剂,把它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加以好好利用,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掌握一些技巧,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在语文的天地里翱翔。

一、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欲望

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他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去奋斗,想要做成这件事,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1]一堂死气沉沉的课堂通常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面。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事例都证明了爱上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组织一堂幽默有趣的教学活动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欲望化成动力,从而充分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由外因转变成为内因。

(二)提高专注力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那么在老师讲解与阅读相关的内容时他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同时他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也会大大提高,受其他影响学习的几率则会下降。

(三)保持学习热情

语文学习就像铁杵一样,需要耐心地慢慢打磨,同时也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课文的背诵、课后题的难以完成都会阻碍学生学习,但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并且不断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而去克服遇到的困难。[2]世界上著名的作品比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狂人日记》都是作者首先产生兴趣,并呕心沥血、夜以继日才完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

二、影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因素

根据广泛的资料查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学校环境方面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学校,因此,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古时候的孟母三迁也证实了这一点。[3]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如果学校对语文这门学科不加以重视,没有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打折扣。反之,学校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举办相关的活动或者开设类似课程,比如国学、书香文化月等,效果将是不同的。

(二)教师自身方面

1.师生关系

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一共有三种: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教师过于严厉或过于冷漠放纵都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彼此互不尊重,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4]

2.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些教师仍然具有落后的教学观,上课时只会把知识进行满堂灌,照本宣科,不在意学生的内心感受;太注重功利性,整天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停地给学生施加压力,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看法。

(三)家长方面

笔者认为,除了学校之外,家庭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第二大因素。比如一些父母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上心,不重视,不认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学校布置的任务也是草草了事。父母敷衍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并不重要的观念。

(四)学生方面

学生的年龄、心智等其他方面都不完善,往往不如成年人,因此往往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需要老师的引导;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在学习上略显吃力。

三、激发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学校要重视语文这门学科,整体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比如充分利用楼道设置一些名言警句、标语,设立图书角,放置一些书籍让学生借阅阅读;也可以多开展一些关于语文的活动,比如朗诵比赛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方面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深入学生,让他们对老师敞开心扉,了解他们的想法,营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敬畏心理,逐渐爱上老师,也会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逐渐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5]

3.提高自身语文修养

要想教好学生的语文,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教师往往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会自然地受老师影响,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身上的魅力往往能够吸引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粉笔字、朗诵、普通话等);深入钻研语文教材,和作者、编者进行对话,灵活驾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比如计算机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快乐。[6]

4.合理利用评价用语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肯定,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声赞扬往往能让学生充满自豪和自信,得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减少惩罚和批评,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7]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基础,但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语文现象无处不在,因此,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书本知识,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发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比如在教授完一篇新课文时,及时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搜集相关的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处处留意身边的语文知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6.传授学习方法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教授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这样能令学习事倍功半。学生学起来容易,自然也会提高他的积极性。[8]

参考文献

[1]杜威著.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

[2]谢文英.浅谈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08).

[3][4]朱龙.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因素[D].青海:海西,2006.

[5][6][7]姚明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45-46.

[8]程莉.注重策略,让小学语文自学之花绽放[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52.

得分:86

点评: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充分,缺乏具体事例的说明,内容不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应继续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评价人:胡美林

查重率:14%



论文作者:黄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教学策略论文_黄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