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华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门诊中药房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 通过大鼠与小鼠灌服参苓益胃胶囊供试液,并以大鼠慢性胃炎作为病理模型,观察参苓益胃胶囊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鼠大剂量灌胃法研究其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性改善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的病理指标,增强小鼠肠蠕动功能,提示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
【关键词】参苓益胃胶囊;药效学;急性毒性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28-02
参苓益胃胶囊主要由党参、茯苓、陈皮、海螵蛸、生姜、白术、枳壳、延胡索等组成,具有健脾理气、制酸止痛以及消痰利水等作用[1]。为进一步开发推广参苓益胃胶囊,本实验研究其药效学及急性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实验材料
1.1药物与试剂阳性药胃
胃康灵胶囊(国药准字183Z912,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供试液为参苓益胃胶囊。
1.2 动物
健康KM种小鼠,体重18~20g,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体重150~180g,雌雄各半。均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方法与结果
2.1 大鼠慢性胃炎实验
2.1.1动物造模方案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与造模组(60只)。前30d内每5d用50% 乙醇对其灌胃1次,剂量为10ml /kg,饮用水是10mmol/L的去氧胆酸钠溶液。在第31~60d内每7天灌胃1次,剂量、与饮用水同前30d。在第61~90d内则不给予药物,饮用水分别为30%乙醇溶液和10mmol/L的去氧胆酸钠溶液,每3d切换。而空白组的饮用水为自来水,不含有乙醇或去氧胆酸溶液。
2.1.2实验方法
按照慢性胃炎进行造模,经90d造模成功。将60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验组(高、中、低3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参苓益胃胶囊进行灌胃;阳性组给予胃康灵胶囊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采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灌胃1次/d,连续给药30d。
在第91天禁食不禁水1d,随后取各组大鼠动脉血约2mL,在3000r/min下离心20min,分别取血清,测量血清中胃泌素的含量(pg/mL)。
断头处死大鼠,立刻剖腹,取全胃,采用去离子水清洗其表面血污,干燥。将胃置于培养皿中,剖开,收集胃液,翻转胃壁,4mL去离子水浸洗,将胃液与清洗液合并,移入5m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放置4℃冰箱备用。取1mL胃稀释液,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0.01mol/LNaOH 进行滴定,直到胃液出现红色,30s内不褪色,则为滴定终点,计算胃液酸度(mmol/L)。采用Mett毛细玻管法测定胃蛋白酶[2]。
2.1.3实验结果
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显著下降,参苓益胃胶囊可使大鼠胃液酸度显著回升,高剂量组大鼠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回升,详情见表1。
2.2 小鼠肠蠕动实验
2.2.1 实验方法
取KM小鼠50只,按表3分组给药,实验前1d禁食不禁水,1d后分别给各组小鼠进行灌胃(0.5mL生理盐水含200mL/L墨汁),20min后拉颈处死,剖取全部小肠,摆直,平铺于湿润的玻璃板上,测定墨汁在小肠内移动距离。
2.2.2 实验结果
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增加小鼠肠蠕动模型中墨汁移动的距离,促进胃肠蠕动,详情见表2。
表2 小鼠肠蠕动模型给药和墨汁推进情况比较
注:与空白组比较,*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急性毒性研究
3.1 实验方法
取上述KM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和研究组。禁食12h后,研究组按0.2g/mL胶囊内容物和25mL/kg水溶液灌胃,3次/d,每次间隔4h;空白组按25mL/kg水溶液灌胃,并灌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均给药1d。观察小鼠行为和7内死亡情况。
3.2 实验结果
正常饲养7d内,两组均未见小鼠出现异常行为和死亡。处死后,其主要内脏器均未发现异常,小鼠最大给药量为15g/ kg,表明参苓益胃胶囊的安全性较好。
4.讨论
药理研究证实,参苓益胃胶中党参、延胡索、陈皮以及枳壳具有抑杀幽门螺杆菌作用;枳壳、砂仁、陈皮可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消化道内积气排出;延胡索、海螵蛸、茯苓可抑制胃酸分泌[3]。本实验表明,参苓益胃胶囊可显著性改善慢性胃炎模型大鼠相应的病理指标,促进小鼠的肠蠕动,具有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未发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陈秀霞,骆瑞珍,张超等.参苓胃消胶囊改善乳腺癌化疗期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4,(1) : 138.
[2] 刘骏,张凡,姜展等.参苓益胃胶囊药效学及急性毒性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7): 522.
[3] 刘斌,刘柏林.参苓益胃胶囊药效学及毒理学的基础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339- 340.
表1 大鼠慢性胃炎模型多项指标比较
注:与模型组比较,*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论文作者:何景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胶囊论文; 小鼠论文; 大鼠论文; 毒性论文; 胃液论文; 模型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