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前,做好这些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麦播种之前,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整地保墒、备足底肥、选好种子及种子处理等工作,为明年的小麦高产夯实基础。
整地要精细
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深 就是在原有基础上逐年加深耕作层,要求深度一般为20~27厘米,不宜一次耕得太深,以免翻出大量生土。实践证明,深耕的作用是有后效的,所以一般麦田可3年深耕1次,其余2年进行浅耕,深度16~20厘米即可。
细 “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小麦幼芽顶土能力较弱,如坷垃较大较多,易造成缺苗断垄,冬季也易因麦根透风而遭受冻害。所以耕地后必须把土块耙碎、耙细,保证没有明暗坷垃,才能保证麦苗正常生长。
透 就是要求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把麦田整得均匀一致,有利于小麦均衡生长。
平 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复平,做畦后细平,使耕层深浅一致,才能保证浇水均匀,用水经济,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
实 就是表土细碎,下无架空,做到上虚下实。对过于疏松的麦田,应进行播前镇压。
底肥要施够
“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三追不如一底”,这些农谚反映了冬小麦底肥的重要性。施足小麦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提高小麦抗寒性,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同时,底肥对小麦中期稳长、成穗和防止后期早衰也有良好作用。
施足底肥不仅是数量要足,更要注重各种养分的平衡,做到配方施肥。底肥的具体用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底肥一般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尿素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或草木灰50~75公斤。如果是盐碱地上种小麦就不宜施用氯化钾,需改施硫酸钾或硝酸钾。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优质农家肥作为底肥的麦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改为在生长期追施;对于晚茬麦或者底肥不足的麦田,播种时每亩可用5公斤硫酸铵或2.5公斤尿素作为种肥。
底肥施用量较大时,应全层施用;底肥施用量较少时,应集中施用,条施或穴施。磷肥最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
底墒要充足
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水分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浇足底墒水,不仅能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能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般认为,沙土地含水量若小于15%,两合土含水量小于17%,黏土地含水量小于20%,都应浇足底墒水后播种。可在耕地前浇水,有条件的最好在耕地整平后浇底墒水,一般每亩浇水50~60立方米。在没有浇底墒水的地区,一方面要多保蓄秋雨,防旱蓄墒;一方面要快收快耕、随耕随耙、抢墒播种,尽量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品种要适宜
种子是高产、优质、高效的内因。及时更新和更换良种,实行品种合理布局和搭配,搞好区域化种植,良种良法配套都对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定要选购当地种子主管部门审定通过、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不可盲目听信广告。购种时务必索取发票等凭证,放在妥善处保管。
种子要处理
选种 用筛选的方法,选出充实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生命力强,出苗快,分蘖早,根系发达,麦苗茁壮。
晒种 播前晒种2~3天,可促进种子后熟,使出苗快而整齐。
拌种 药剂拌种对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效果良好。可用75%辛硫磷乳油1公斤兑水150公斤,拌麦种150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缺磷的麦田可结合药剂拌种加磷酸二氢钾2公斤,拌1000公斤麦种,有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的作用。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